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任天堂卖纸箱疯了吗?解析《Labo》上市三理由:纸比机器更有温度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任地狱卖起纸箱了?长期以来,许多玩家都常认为任天堂是个怪公司,常常硬要搞创新做死,当年全世界都在抛弃映像管电视,拥抱HD液晶时代时,还有人想出拿着遥控器对着映像管玩的Wiii;

时间回到现代,正当全球都在疯AR与VR等新的虚拟实境技术之时,天堂也鸟都不鸟,宣布了纸箱手做游戏《Labo》。Labo一推出后就吸引大量目光,引发极度两极的讨论。

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让电玩的乐趣再次回归的初衷-童年的回忆、大人与小孩一的一起同乐;另一派的人则认为游戏只徒有噱头,一定是没内容很快就腻的快餐游戏,更甚者还有人抨击花几千块买纸箱完的根本是盘子。

在这边胖丁就先不评论这个商业点子到底好不好,反倒是要来说说,为什么任天堂想做「Labo」,我认为这其实是任社在对思考现在商业化游戏文化后做出的重大反省,游戏文化给玩家留下了什么?这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回想:

1. 山积的周边

玩过Wii游乐器的玩家可能会印象深刻,为了要与朋友玩《Wii Sport》,拿着主机附赠的一只把手根本不够,大多数玩家相信都有有3~4只Wii控制器;为了玩射击游戏《林克的十字弓》,还需要购买一支放置的枪管。还不单单只有Wii,以前的跳舞机到比较近代的吉他英雄,没有特殊的周边,不是不能玩就是游戏体验非常糟糕。

但问题来了,昔日的游戏周边,现在安在哉?

除了Xbox手把能用在电脑上以外,其他的应该都积灰了,出奇的游戏创新常常伴随着电子垃圾的强迫推销,为了玩而购买无用的周边,这种花钱买垃圾的消费压力已经压迫玩家太久了。而纸箱出身的《Labo》自然就是大大降低了这些疑虑,当长期游戏不完时,纸箱还可以拿去回收,有哪天突然想玩时,官网提供的纸箱档案更可以找纸箱自己裁。

未来我们还会需要买周边吗?这点我们无法推论,但肯定的是,任天堂会叫你...自己做一个。

2. 冰冷的科技产品

任天堂一直不是追逐产品高科技的厂商,从以前的GameBoy到NDS、Wii时期,往往都是属于该时代较落后的产品,早期任天堂GameBoy设计师横田君平就有一套哲学,「成熟技术的水平思考」,他认为为了让电玩更好玩更有乐趣,去发展未知技术(如在前几年发展VR)是本末倒置的,要利用当代最成熟的技术去发挥,从游戏乐趣本身下手才是对的。

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当索尼与微软纷纷在E3上面发表又酷又炫的科技产品时,任天堂却好像还在「卖玩具」,

当全世界都在做VR与高画质游戏时,谁能想到他们还在办公室里玩泥巴、织毛线:

宫本茂:「3号应聘者,请问您从事过什么职业?」

应征者:「说来惭愧,我是个木匠,最近生意难做,只能卖卖废纸箱子。」

宫本茂:「哦,明天来上班吧。」

先不论这段子是真是假,但任天堂一直以来都不爱雇用游戏专业人士,反而有着手工艺技能的人往往成为游戏的制作人,为了重现《纸片马力欧》《毛线耀西》《黏土卡比》里面可爱的手工感,游戏制作人还真的特地去拜访毛线与黏土厂商,用逐格动画的方式捕捉真实的材质光影宫本茂带了不少制作人整天玩泥巴。为什么任天堂坚持「卖玩具」与「手工感」的游戏,我想是他们更在意游戏的「温度」,机器是冰冷的,但手工制品是温暖的。

回过头来看Labo现在做的事情,用纸箱拼装电玩套件是多么疯狂的事情,但看到日本不断开设的《Labo亲子体验营》你就知道,任天堂可不想让孩子玩什么科技产品,电视游乐器的科技,对他们来说,从来都只是传达乐趣的媒介

让他们动动手自己玩玩具,就跟游戏制作人整天在办公室玩泥巴一样,毕竟只有自己先觉得快乐,才能说服玩家这是幸福的。

▼为了做《毛线耀西》,任天堂甚至做了逐格动画

3. 对游戏设计的漠不关心

小孩总是充满好奇心的,追着爸妈不断问着一句「为什么这样子」时,大人往往只会冷静地回答,「这没什么好问的,你长大就知道了」。讽刺的是,当初这些充满好奇心的小孩长大后,拿着摇杆按按钮,对着那台冰冷的游戏主机与电视时,他们的好奇心似乎已经被消磨光了:

为什么电视能跑出游戏画面,我到底是怎么玩到游戏的,也许有一刻那好奇又冒出芽来,但那从大人那边学来的的态度方式又将他拔走「这有什么好问的呢?不就是有一群厉害的工程师。」

Labo也是一个这样神秘的东西,纸箱钢琴是怎么能发出声音的?任天堂就不藏私地告诉你,原来是Switch的右手Joycon控制器有着IR红外线感应器,可以透过纸箱内的反射纸,感应到钢琴按键的高低,甚直能感应上方调音螺丝的砖块大小,给予不同的音色。

纸箱机器人背包是怎么感应人体动作到游戏里的?原来是背包里有四个向量等化器,分别对应左右手脚,只要IR感应器侦测四个部位白杆的高低,游戏软体就能判断你的手脚位置,借此知道你是出拳还是蹲下。

从手做游戏周边到控制原理,这是少数玩家最亲密接触游戏设计的一次。在游戏中,玩家甚至能自己设计控制器的运作逻辑,外媒《The Verge》就认为这是在引导让孩童启发对学程式语言的兴趣,但胖丁认为这样的说法有些穿凿附会,设计游戏的过程本身就是个极有趣的游戏,只是如今电玩界太过于被动,都只将完成品丢出,玩家只是一昧的「接受者」。

看着《Mario Maker》与《Minecraft》游戏内五花八门的玩家创作内容就可见一班,有相当多玩家都十分享受创作的过程,那么为什么不让玩家自己创造自己的游戏呢?

在Labo影片中还有太多展示的创意还没推出,打鼓用的脚踏板、照相机等等,都有可能对应到未来的任何一个游戏。以后我们玩游戏还是坐在电视前拿着摇杆吗?未来会怎么样没有人知道。

任天堂概念有些人喜欢、有些人不喜欢,但无庸质疑的是,在Labo上市之后一定会让一群人,连走在路边看到破烂纸箱,都会觉得无比兴奋幸福。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