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调查|今夜,我们再聊断电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本报记者

黄 直 法学院2015级本科生

邓佳琪 信息管理系2016级本科生

王卓远 中国语言文学系2016级本科生

余静寒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级本科生

谭晨昕 社会学系2014级本科生


“接宿管中心通知,即日起各寝室插座电源随熄灯时间供电,请同学们提前做好准备。”2016年12月8日下午3点左右,这段话出现在28楼、32楼、35楼的公告板上。

 

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王诗婕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有些不知所措,“预感生活不会幸福了”。这意味着宿舍以后晚上不仅熄灯,插座也会断电,而她已经习惯了现在“熄灯但不断电”的生活。

 

几个小时后,通知又被抹去,取而代之的是五个大字——“插座不断电”。



当日的公告板

 


从1984到2017

● ● ●

 

王诗婕说,她白天的学习工作依赖于电脑和手机,但教学楼里插座的分布情况不足以满足她随时随地的充电需求,目前最理想的方案就是在晚上给电脑和手机充满电。“充电宝毕竟只能应急,现在离了电脑没法学习,离了手机感觉和世界脱节,曾经试过一次晚上电没充满,白天过得特别焦虑。”

 

看到朋友圈里“吐槽”后,信息管理系2014级本科生程陶(化名)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还有楼‘熄灯不断电’”。他住在38楼,除了期末季和周末,每晚11点准时熄灯断电已经成了习惯。

 

但有的时候,为了赶课程作业、做学生工作,程陶也不得不选择挑灯夜战“刷夜”完成事情。因为宿舍没电不能用电脑,同时也会打扰舍友休息,系楼、社团办公室、校外餐厅……这些地方都留下过他刷夜的身影。

 



北大宿舍的熄灯制度是从1984年开始的。时任校长丁石孙曾说,过去不熄灯的时候很多同学到11、12点还不睡觉,听收音机、洗衣服,影响其他同学休息,“搞得大家不得安宁”。

 

“我知道这件事很敏感,北大学生自由惯了,突然让他们改变作息时间,恐怕会引起不满。”为慎重起见,丁石孙派人找来学生,开了两次座谈会,“座谈会开了,多数学生支持熄灯”。熄灯制度从此沿用至今,期间也进行过调整。

 

作为休息、学习与交流的场所,宿舍实行熄灯制度的初衷是为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绝大多数同学拥有正常的作息。2015级本科生刘姝雯肯定了这一利处,她认为这样可以督促大家早点休息,帮助大家形成一个较好的生物钟。

 

现行的《北京大学学生宿舍管理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学生宿舍执行晚间熄灯制度,本科生楼23:00熄灯,硕士生楼24:00熄灯,熄灯后严禁使用蜡烛等明火照明。考试期间、假期的熄灯时间另行安排。”此外,博士生宿舍不熄灯。而如41楼、46楼等本硕博混住的宿舍楼,经过学生协商讨论,通过楼委会传达意见,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设定熄灯制度。

 

2000年左右宿舍楼改造时,33楼为本、硕、博混住,当时将“不熄灯”作为临时过渡办法。“有学生形容宿舍内‘夜晚如同白昼一样’,失眠非常严重。”公寓服务中心副主任段利久介绍,他们为此也遇到过不少麻烦事。45乙楼在2013年因供电系统出现问题曾有七日未熄灯,当时也引发了诸多讨论。

 

几年来,同学们对于开设“通宵自习室”的讨论也一直没停。段利久说,学校虽有能力、有条件开设通宵自习室,但也应从教育与管理理念上倡导健康生活,不鼓励熬夜。

 

目前,作为新楼的29楼、31楼每层都拥有用作学生活动的公共活动室,虽然更多地被同学们用作了通宵自习室。但由于学校扩招导致的房源紧张,更多楼宇内的活动室被改为了寝室。

 


熄灯不断电?

  ●

 

2015年以来,几栋新修建的宿舍楼相继投入使用,“熄灯不断电”的制度开始在这些楼里实行。

 

事实上,最初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同学们使用空气净化器和加湿器。当时,新楼落成后,有同学觉得楼里空气“味道大”。后来,因为大家已经形成了习惯,也没有出现大的反对意见,这一制度得到了保留。

 

王诗婕的充电需求因此得到了满足。充电、可以在宿舍刷夜——不断电的好处被同学们纷纷提及。信息管理系2016级本科生邵卫也同意这一说法:“早上起床时电脑没电会很不方便,不熬夜对我来说又不太可能,现在的制度能够满足我的要求。”

 

但光华管理学院2016级的本科生小杨(化名)直言,11点以后熄灯不断电的制度与学校的初衷背道而驰。“许多同学打开瓦数亮度均很大的台灯后,足以超过正常开灯的亮度。有了亮度,就有了干其他事情的前提,于是相互交流吵闹、噪音和光亮令人难以入睡。”

 

28楼楼长赵葆青也反映,“光断照明不断插座跟没断实际上一样,同学都不睡觉”。她表示,女生问题相对较少,而男生有时会熬夜用电脑打游戏,断电制度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对断电意见比较大的也都是男寝”。

 

这些讨论在“熄灯断电”的通知发出后纷纷浮出水面。

 

当天下午,未名BBS上,题为“为什么从今天开始不仅熄灯而且要断电了?”的帖子被顶上了“十大”。留言里,同学们纷纷要求得到一个“说法”。



未名BBS上的讨论

 

但很快,事件发生了反转。学生会权益部在联系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在未名BBS上回复称消息为“误传”,学校各部门并没有发布相关通知。

 

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王婉婷对戏剧化的发展质疑道,“首先,这断电来得莫名其妙,不断电也来得莫名其妙。其次,按照权益部的说法,断电系误传。但32号楼、44号楼等都有断电通知,这种缺乏解释的误传并不合常理”。

 

目前,熄灯和用电事宜是由公寓服务中心根据《北京大学学生宿舍管理规定》结合学期末和节假日的多年熄灯惯例,拟定本学期熄灯办法,报总务部审批。执行中,部分楼宇不受楼长控制,而是动力中心的配电室的工作人员通过用电“集控系统”设定完成。

 

总务部部长张西峰解释,这一“乌龙”是由于公寓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向动力中心售电室的工作人员在沟通上的误会导致的。同学们在网上反映后,已经立马叫停。

 

通常,学校后勤部门会通过书面形式向楼长发布相应通知,而此次事件并没有部门的相关指令。他强调,以后涉及到学生重大利益的决策,一定会慎重,加强对一线员工的管理。

 

断电与否,讨论不休

 ● 

 

然而,事件引发的“断电与否”的讨论并未就此停止。

 

小杨认为,宿舍断电引发的“群体反对”只是一定程度上的表象,只有利益被损害的群体发声了,而支持现行插座断电制度的同学们只是保持了沉默,并未发声。她是事后唯一一位向权益部写信表达了观点的同学。

 

而对像程陶一样住在“熄灯断电”的宿舍楼的同学来说,他们更多的诧异在于“原来还有宿舍楼晚上可以不断电?”接着,“全校都应不断电”和“全校都应断电”的观点出现,并且开始了交锋。

 

在宿舍楼之间,新楼在建设时实现了灯与插座的独立控制,而老楼则是插座与灯的线路一体化,无法实现只熄灯不断电。张西峰说,这是“熄灯断电”和“熄灯不断电”制度产生的原因。

 

如果要对老楼的电路进行改造,较大的施工量会带来许多影响,宿舍房间内的施工也可能会造成人身及财物安全的隐患,只有等老楼里住着的学生毕业后再进行改造,才能将影响降到最低。

 

段利久同样表示,学校一直在对线路设备进行完善和调整,同学们也需要平稳的过渡,“虽然资金没有问题,但现有设施要改造需要时间和条件。”

 

“现有的熄灯断电制度是历史遗留问题,有情可原,但并不是不去解决的理由。现在的空调都是单线,这意味着当年为了安空调做了线路改造,再做一次又何妨?如果学校一定要熄灯,那就一视同仁。”程陶对这一答复并不满意。

 

而对刷夜问题来说,张西峰对同学们的的刷夜需求表示了理解。多年的工作中,这方面的异议一直存在,他表示,学校会重视安全问题,毕竟学生在外刷夜存在隐患。

 

段利久也称,“女同学被骚扰的也有,男同学因为其他纠纷造成伤害的也有,但根本原因不是熄灯断电,而是个体在作息安排上的不合理与安全事项上的不注意”。他认为,选择刷夜的毕竟是少数学生。

 

为了复习考试,不少同学有过一整晚不睡觉的经历,邵卫也是其中的一员。除了上火、头疼,他形容第二天的感觉像“灵魂和肉体脱离了,做什么事情都不能集中注意”。他想改变这种作息习惯。但他也认为,生活习惯本身和限电制度关系不大,“因为好的作息习惯是由自己决定的,外部的制度很难影响自己。”

 

去年11月开始,24小时营业的“全家”便利店成为了“刷夜”地点的新选择,每晚8、9点几乎“座无虚席”。凌晨2:30,店内仍有十数名同学继续敲击着键盘,或是在稿纸上演算,不时抿一口咖啡提提精神。学校附近的餐厅更是日复一日地灯火通明。

 

现在,本学期的期末季将要结束。从去年的12月26日起,宿舍已改为通宵供电,并将持续到今年2月19日。

 

“未来如果宿舍楼熄灯断电制度发生变化,改变制度之前一定会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进行相应的调研工作。也希望同学们勇敢发声,帮助我们寻找到最有利于大家的、并体现大多数同学意志的方案。”张西峰说。

 

本文程陶、小杨系化名

图1、图3来源于网络,其余图片来源于本报记者

微信编辑|黄家明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