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消费金融将是银行零售信贷的侧重点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原文标题:消费金融银行信贷业务升级进行时


文/陈凯  ·《零售银行》


从目前国内消费产业不断升级和新中产人群不断扩大的趋势来看,未来消费金融领域,将很大程度上成为银行零售信贷的主要侧重渠道。


利率市场化周期基本完成以后,不论是国有大型银行还是区域中小银行,在近几年都面临一个基本的利差窘境:市场无风险收益率开始逐步下行、优质企业贷款利率开始逐步下行(实际上优质企业也往往不缺乏融资渠道),而相对不那么优质的企业,在融资风险上的敞露可能性则决定了银行往往开始有行业、有选择性的借贷。这样的结果就是银行存贷利差开始逐步缩小,进而导致利润增速变缓


因此,银行业迫切需要找到更多的利润增收途径。不论是在过去两年比较火的直销银行模式、银行投融资服务模式,还是银行纷纷入股成立消费金融公司,抑或是通过设立子公司进行理财事业部整合和投贷联动等创新举措,其本质,都是银行对此前以信贷、同业、理财等简单产品模式进行的一种多元化探索。


那么,最合适银行的利润增收途径是什么呢?


从目前国内消费产业不断升级和新中产人群不断扩大的趋势来看,未来消费金融领域,将很大程度上成为银行零售信贷的主要侧重渠道,并且依托于不同的零售信贷行业和风险控制因素,来进行具体标准值的设定。对于银行而言,消费金融的盛行,带来的是一个具有更为稳健消费需求、信贷需求的场景化行业。


结构化的传统信贷模式


从目前很多传统银行的消费类贷款业务(如汽车按揭、装修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分期业务等)来看,很多情况下仍然是银行传统信贷流程中的一种产品分支,在信贷审核的依据上,往往更注重传统银行的信贷审批流程,因此在审批入口、渠道、效率和风控因素的控制上都比较结构化。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消费类贷款,更多是以机构合作的方式来表现的。银行通过具体的消费产业和公司合作,以B端机构切入的方式,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消费信贷服务。从整个产品的渠道和体验流程看,银行的消费金融产品需要用户提供一些更为复杂的信贷审批材料,并且银行的风控标准是优中选优,很多不具备资产、收入、可预期经济来源的客户可能就被这个信贷审批系统阻挡在外。


因此,传统的消费类贷款模式,受限于其审批入口、渠道、效率和风控等因素,在用户体验及服务效率上都表现的不够理想。而这种结构化的模式,在目前互联网金融兴起之后就面临更大的发展困境。


不断繁荣的消费金融市场


与此相反,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消费分期平台在第三方支付的渗透下,以互联网上的消费和支付数据,来确定用户可以预期的未来收入和支出,并且结合其他互联网信用数据,和很多线上的消费分期场景直接结合(如购物分期支付、购车分期付款、线上手机移动端互联网信用贷款等)。这些互联网金融公司将前端的入口展示和用户需求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更低的时间、精力、成本以及更高的场景化结合程度,去帮助他们完成某项具体的消费金融服务。


当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线上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始将资产端的发展重点从B端的非标资产,转移到了C端的个人消费金融或者是部分有细分产业作为依托的供应链金融。而且,不论是银行、消费金融公司、P2P还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如蚂蚁、京东等),目前都在大力拓展C端的消费金融市场。


这不仅是因为去年央行5次的降息降准,理财端市场的吸引力开始逐步下降;也因为C端的消费市场,更为常态化和稳健化,对经济周期的抗御能力也相对更强。而且,C端市场可以自主制定更为弹性的利率价差,在符合每个层次的利率和风险定价的匹配情况下,可以实现较大的盈利空间。


依据很多平台自身的大数据风控,或者是信用评价体系来拟定的风险利率来说,一个C端用户的消费分期产品,综合算下来年化利率可以达到10%,甚至20%以上。而且,对于很多消费分期产品而言,本身产品单价不是很高,因此即便在年化消费分期利率上承担较高的利率,采用分期的形式,也并不会过于透支用户当前的现金流能力。


举例来说,申请某P2P平台的信用贷10万元,期限为12个月,据其官网显示,总共应还12.255773万元。照此计算,综合费率超20%。事实上,互联网金融平台给出的理财端的收益率本来就高,并且没有银行的规模优势,为了盈利,还要收取手续费,计算下来,综合成本大多在20%左右,蚂蚁借呗利率会根据客户个人资质来评定,绝大多数客户日利率在万四至万五水平,很优质客户可以达到万三水平,但算下来年化利率依然超过10%。对于后利率市场化的银行而言,这样的弹性化利率和更少资本占用,更多利率空间的零售信贷业务是十分必要的。


消费金融促进银行良性发展


消费金融持续稳定发展的趋势不可动摇,作为新兴起的业务领域,相关内容并不完善,有着极大的挖掘潜力,不同于大额贷款的风险性,消费金融对银行中长期盈利有着良好的前景。


1、消费金融市场为银行立足未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业务支撑和可能性


对于银行而言,在银行业模式千篇一律缺乏有效特色的情况下,以零售业务(包括零售贷款、消费分期、理财、卡、电子银行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消费金融业务,是中长期必须着力发展的战略性业务。由于存在更高的利率浮动水平和更为细分的零售业务投融资服务需求,消费金融业务在定价和资本管理体系上都有更多的可能性。


传统的项目制批发业务在后利率市场化时代,必然会面临贷款利率下滑、竞争成本抬升的趋势,而零售类的消费金融业务可以提供贷款利率收益更高,差异化更为明显的效果,助力商业银行渡过内忧外患的时期。


2、发展消费金融类业务,是银行兼具更高利率空间和更少资本占用的最佳方式


从银行内涵式发展和资本节约的理念上看,零售业务占用的银行风险资本相对较小。过去,银行对于对零售业务的不注重,导致了资本消耗过快,而补充资本又需要对资本结构和管理架构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因此,银行如果能够更多地发展消费金融类业务,特别是零售类的贷款业务,将会为银行获得更高的利率空间和更少的资本占用。


3、零售业务体系,有助于完善现有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体系


举例来说,一笔3000万的贷款,一旦贷款主体违约,其造成的损失将是巨大的。而如果是将3000万的零售信贷分给3000人,每人1万元(这1万元可以是日常的短期周转性贷款,也可以是分期付款类产品),那么这些违约风险在大数法则上(大数法则又称"大数定律"或"平均法则"。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在随机现象的大量重复中往往出现几乎必然的规律,即大数法则。此法则的意义是:风险单位数量愈多,实际损失的结果会愈接近从无限单位数量得出的预期损失可能的结果。)是能够更好控制的。零售业务可以通过更为科学的利率和风险定价水平,来降低信贷和其他金融服务的风险。


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在目前银行不良资产承压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除了少数有稳定还款保障和抵押、担保征信来源的大型项目以外,其他对公业务贷款将不得不面临有序的行业性退出,特别是在实体产业整体经济不景气,在成本高企、销售不旺以及产业性的转移和升级趋势下,如何既能稳定保障银行的规模性发展指标和资本节约,以及不良率和安全性等系数的正常,就成为了银行发力消费金融市场的一个重大发展机遇。


从我国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数据来看,未来几年内,每年居民的消费信贷规模都将保持在20%左右的增速,预计2020年可以达到十万亿级别。从占比情况来看,居民消费信贷又在全国银行业的信贷规模中仅20%;而从消费信贷与居民实际消费支出的比重来看,我国今年来呈现增长趋势,但是目前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段距离。


对于银行,特别是具有一定零售业务基础的,在零售客户产品和渠道体系上建设比较完善的股份制银行而言,未来完全可以依托于自身业务的互联网化,通过更多场景化、数据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金融产品来提高银行的利润创造能力。




零壹

“2016年度十大新金融书籍”投票中…



2017年1月10日,首届零壹财经年会将在北京举行,这将是零壹财经成立三年来最重大的一次盛会。本次零壹财经年会,将首次公布“新金融致敬书籍,向那些影响了新金融成长的经典书籍致敬;同时发布“2016年度十大新金融书籍”,展现过去一年新金融领域最受好评的十本书籍。


那么,哪些书籍,会被评为“2016年度十大新金融书籍”呢?


快来投票吧,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原文链接投票即可!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