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王跃思研究员访谈系列之四——灰霾的预警预报及对灰霾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院刊》:2017年1月17日,,要求各省市气象部门不再对霾进行预报预警。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王跃思:。看到国家灰霾这么严重,两部门都想多做一些贡献,所以争相开展灰霾预警预报,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如果同一个时间、地点,两部门给出两个不同的预报结果,民众就会疑惑,这是不应该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先停下来一家的预报业务,协商好,由谁报、如何报,是否联合报,而后尽快重启。,要求其所辖省级、市级气象部门暂停霾预报预警工作的决定。

那么霾到底应该由谁来预警预报,,作为“科技国家队”和这一事件的第三方,有责任、有义务向民众做些解释。,我认为应在两部门会商的基础上,霾事件预报由气象部门主导,霾强度预警由环保部门主导,两家协商,成立一个空气污染预报预警中心,各自发挥特长,向公众发布一个准确的预报预警结果。

(1)霾预报。首先,,“霾”是气象名词,环保部门早期没有“霾”这个词。其次,在目前污染排放源和排放强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霾是由气象条件决定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一地点的排放强度已经摆在那里,那么如果今天没有风就会出现霾,如果今天有风,霾就会消散。在这种情况下,环保部门与气象部门谁能报的准?答案很显然是气象部门。

我们此前已经谈到了治霾的“一长一短”策略,在这里可以再次借用“一长一短”的说法来做一解释。长期来讲,使霾消散是要靠环保部门主抓,减少排放源,降低污染;短期来讲,这一污染区域今天会不会有霾,要靠气象部门依据有没有风、有没有雨雪等来向民众预报。

那么环保部门在哪个领域预报更具权威性呢?PM2.5浓度水平预报。环保部门在全国有几百个PM2.5观测点,。所以各有各的优势,协同起来,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共同做好污染预报工作。

(2)霾预警。环境污染的红色、黄色、橙色预警,我认为应该由环保部门主导发布。当然,气象条件的影响情况如何,需要气象部门的支持。所以,建议环保部门与气象部门成立会商中心,通过会商,联动起来,形成全国统一的两部门会商与发布机制。如此,则可避免两部门各报各的,避免时而出现两个数字,避免造成误解与误导。北京以及京津冀地区,在这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好,可以推广到全国。

“相关部门会商,主导部门出口”这将是未来管理的趋势。,加上第三方科学家,大家合作起来,本着对公众负责任的态度,对国家负责任的态度,多担当,少指责,联动会商,我相信一定可以把霾预报预警做到国家放心、群众满意。

最后,关于最终的呈现形式,鉴于民众习惯,所以最好还是以《天气预报》的形式播出,,都可以在节目中讲出来吗,、环保部、。



《院刊》1943年美国洛杉矶、1952年英国伦敦,都经历了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均用了30—50年才治理好。您讲到我国遭受霾污染地区的治理可能需要10—20年时间治理好,民众总希望有个盼头,有了盼头至少可以减少灰霾来袭时的坏情绪。所以希望您能从科学的角度对我国今后的治霾时间表,再做一些解释。


王跃思:我们如果做得好,2030年是可以解决的,至少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是可以解决的。今年是2017年,还有13年。

2030年是我国碳排放管理和污染治理的拐点,预计到2030年中国中东部地区的污染将达到公众可接受的水平。“可接受的水平”是什么概念呢?将接近于当前欧美的状况。PM2.5将保持在30—40微克/立方米的水平,不会再有300—400甚至500以上爆表的情况发生。

中国要想可持续发展,要想实现世界领先,要想实现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那么工业发展是不能止步的。老百姓也不会同意通过明显降低自身的生活水平来消除灰霾,所以必须在发展中谋求治理,而不是要停下脚步来治理。我们屡次提到的钢铁、水泥、玻璃行业,将需要3—5年,甚至8—10年的时间进行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升级。那么以当前的步伐在发展中治理,我们预计2030年可以实现消除灰霾的目标。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王跃思  ,博士生导师。 1961 年出生于北京,理学博士,大气化学专业。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Atmospheric Research杂志副主编,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咨询专家,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文章节选自,“我国大气灰霾污染现状、治理对策建议与未来展望——王跃思研究员访谈”.《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年第3期,219-227页。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