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知味·乔柚柚与徐冒冒】超越现实 古已有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最近一段小视频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得非常火爆。视频里,孩子们在一个体育馆里围坐,忽然从场地中无中生有地钻出一条硕大的鲸鱼来,劈波斩浪栩栩如生,堪称视觉奇观。

        据说这段视频的发布者是一家名为Magic Leap的公司,展示的是“AR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的最新成果。所谓“AR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技术,能够把原本在现实世界里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难以体验到的视觉等感官信息,通过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

        其实这种超越现实的体验古已有之。


        
约莫在公元1425-1428年间,画家马萨乔在佛罗伦萨的一座小教堂里绘制了一墙湿壁画。题材是当时流行的“三位一体”,画面里圣母和圣约翰站在受难的十字架下,作为供养人的一位商人和他的妻子跪在门外,但技法上却运用了艺术领域一项前所未有的重大发现——透视法。

        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里写到:“尽管希腊人通晓短缩法,希腊化时期的画家精于造成景深的错觉感,但是连他们也不知道物体在离开我们远去时体积看起来缩小是遵循什么数学法则。”而马萨乔的这幅湿壁画正是第一批按照那些数学规则所画的作品之一。贡布里希评价马萨乔必定是非凡的天才,因为他死的时候还不到二十八岁,可是已经对绘画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他进一步说,马萨乔的改革不仅仅都在于透视法的技术手段,然而透视手段本身刚出现时必定相当惊人。


        
贡布里希描述了这样一幅场景:这墙壁画揭幕时好像是在墙上凿了一个洞,通过洞口人们可以窥视到里面的一座新型葬仪礼拜堂。他进一步评论,面对这种景象,将近六百年前的佛罗伦萨人该是多么惊愕。但是被这座新建筑框入其中的人物形象简单而宏伟,大概更使他们震惊。马萨乔通过透视性的框架安放人物,使观者觉得几乎能触及他们,这就使他们和他们的寓意跟观者更为接近。最后贡布里希指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看来,艺术中的新方法和新发现本身从来不是最终目标,他们总是使用那些方法和发现,使题材的含义进一步贴近我们的心灵。”

        对早已习惯透视法的我们来说,贡布里希的结论变得可疑——使用透视法,真能使题材含义进一步贴近人们的心灵吗?

        不妨举一例略作说明。

        在北京宣武门内有一座南堂,由利玛窦于1605年创建,1650年经汤若望扩建。1775年,南堂毁于火灾,为此乾隆皇帝赐银一万两,命令照原貌加高加大重建。可以想见,重建后的南堂在陈设布置上必定采用已在西方成为惯例的透视法。


        五年后的1780年,正值乾隆七十寿诞,李氏朝鲜王朝派出庆寿使团。使团中有一位朴趾源,从北京回国后撰写了一部记录来华观感的游记《热河日记》。在书中“洋画”一节,朴趾源记述了自己参观南堂时的感受。

        他说“今天主堂中,墙壁藻井之间,所画云气人物,有非心智思虑所可测度,亦非言语文字所可形容。”饶是如此,朴趾源还是写到南堂“左右壁上,云气堆积……远而望之,则绵邈深邃,杳无穷际”,至于云气中出没的神鬼“忽令近者远而浅者深,隐者显而蔽者露,各各离立,皆有凭空御风之势”。对于透视法,这位被后人誉为朝鲜半岛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的朴趾源,显然是陌生的,他对这种视觉奇观的解释只有一句话:“盖云气相隔而使之也。”

        最有意思的是在“洋画”一节最后,朴趾源叙述到“仰视藻井,则无数婴儿跳荡彩云间,累累悬空而下,肌肤温然,手腕胫节肥若缘绞,骤令观者莫不惊号错愕,仰首张手以承其隳落也。”

        我想无论古今,东海西海,人们心理攸同。面对同样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视频里的孩子、看视频的我们、二百多年前的朴趾源、将近六百年前的佛罗伦萨人,心理上的震撼惊愕是一样的。

        假使那些见证马萨乔湿壁画揭幕的佛罗伦萨人能领略“AR技术”,心理上的震撼也不会有本质上的变化。但作为后继者的我们,震撼惊愕后渐成习惯,于是又不断有新的追求。从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到堪称里程碑的3D版《阿凡达》,假以时日,“AR技术”或许会超越电影,直接介入我们的生活。

        只是技术的急遽演进让一切都变得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人们恐怕不会再像《火车进站》的第一批观众吓得起身逃窜,更不会像朴趾源笔下的观者“仰首张手以承其隳落”。在这个意义上,老子《道德经》早已做出了判断:“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原文刊登于2016年10月8日北京晚报 知味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