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谁看
语境亦关键
断章又粗心
越跑越偏见
佛祖创讲佛法,给谁看?给谁听?
知道这个,就知佛祖讲话语境,易解佛法真意。
非给佛看,佛已用不上不来渡。
给六道有情众生及罗汉|辟支佛|菩萨看,佛法也给他们听。
即佛法给没成佛者使用。
知道了佛法给谁用,便会了解佛祖讲话语境——佛语境。
佛语境不是佛与佛之间对话语境,佛与佛无你我之分,无需对话。
佛语境是指佛用众生语言对它们讲法,用它们了解之世界比喻三界外。
佛语境建立在众生感知及经验范围内,尽可能用各种办法让他们听懂听明白。但语言有局限性,很难完整明白描述众生难以体验处——三界外。再加上众生生活经验不同,感知所在世界能力不同,理解力不同,根性不同,对同一经书中佛法理解也不同,语言文字能力所限,也会读经读出歧义。
有种业障不仅对学佛法有障碍,对工作学习也有障碍,这种业障很多人都有,就是无记业,记忆出现问题,记不住某些方面事。如网友品咖啡来见我,我对他说些话,他回北京再写出来,有些地方就记不准了,我的原话差一两个字,意思就不同了。他的无记业使他转述他人话时,会在一些地方错忆或失忆。我即便在他语境下,在他感知范围内说话,他所收信息,也会因无记业阻碍,丢失一些。
对于人类来讲,中佛语境,就是人语境,可就这个人语境,因语言本身缺陷和人各种业障,同一句话,同一个字,就有不同理解,产生各种歧义。
佛语境是佛借众生语言,依众生环境说法。里有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话讲给没成佛者听,所以“凡所有相”,是指没成佛者在贪嗔痴慢疑五毒牵引下所作所为|所见|所感知那个世界之相。
贪嗔痴慢疑如同哈哈镜,将世界本来面目变形,再通过感官传递给你,并不是真实世界,即真相。狗感官与人不同,它所见所知世界就是它的“凡所有相”,海里一些动物没眼睛没鼻子,它们所感知世界与狗不同,与人不同,它们所感知世界就是它们的“凡所有相”。以人为例,感官有要求,而且这种要求无止境,有违天道,这种有违天道之要求便是贪,进而引出嗔|痴|慢|疑四种毒。感官要求需要通过贪嗔痴慢疑指引行为来实现,贪嗔痴慢疑是感官工具。
通过贪嗔痴慢疑所了解“凡所有相”,扭曲变形,不是真相,是因为贪嗔痴慢疑按自己感官需要,创造了自认为正确之“凡所有相”。这种“凡所有相”,皆是心造,这个心是什么心?是贪嗔痴慢疑五心。陷于五毒之心所造“凡所有相”那种相中生活,决定了怎样轮回,是做人还是做畜生,是做天人还是做饿鬼,是做天神还是下地狱。
众生通过感官自造了自己世界即“凡所有相”,这个自己所认为“凡所有相”不真实,不真实,那就是虚妄了。用不识字者也能理解话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可这么解释:凡是贪念指引你做那些事,了解那个世界,对你没好处,会把你拖入业力链中轮回,饱受轮回苦。
修行就是破掉感官工具贪嗔痴慢疑所创那个“凡所有相”,跳出来,跳到真相中,这个真相就是三界外,即实相。有关实相一词,两千多年来,一直被误解,我在解时已说过,这里再重复一次,佛祖所说实相一词,意思是真相。多啰嗦一句,只怕再被误读,乱生歧义。
另外,中关于“心”字,翻译成汉语后,在同一部经书里,同一段内,同一句话中,意思都不同。以为例,同一个“心”字,有时指贪嗔痴慢疑五毒之心|之邪见邪念,有时指本心佛心等等。
鸠摩罗什所译中有“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是佛祖本意,所以我以佛祖本意说“过去心不可有,现在心不可有,未来心不可有”。梵文版,也就是鸠摩罗什和玄奘等人所看原版现在印度还有。玄奘所译本来也是“过去心不可有,现在心不可有,未来心不可有”,但也被篡改为“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玄奘所译没篡改本中国没有,至少三个国家有,这三个国家是:日本|朝鲜|韩国,里面都有“过去心不可有,现在心不可有,未来心不可有”,古代日本朝鲜,文化落后中国,只是崇拜学习,理解不到不对是他们自身原因,但不会怀个人目的篡改。
印度有梵文古本,日本|朝鲜|韩国有玄奘译经原本,我提供线索,想看自己找,我修了路,脚长在行人自己身上,有了路,但路要自己走,这也是实证之一部分。
有关贝叶经不是楞严经一事,前边早已详细解答,想用贝叶经就是楞严经,进而证明楞严经是真经,此办法不行,贝叶经内容是巴利文,会巴利文者无一说贝叶经是楞严经。不看我详细解答网友有关贝叶经答案,一进贴子还那贝叶经做证据,就有些粗心了,当然你可用其它证据证明楞严经是真。
关于楞严经真伪,我提个建议,古今有些高僧大德认为是真,你就认定是真,还有一些古今高僧大德学者著述论证是假,你也要看,各方观点看了之后,再判断真伪,更符合实证精神。同时,也要从那些高僧大德著述中,看他们语言是否平和,是否平静如水,且不说贪痴疑,若激烈有嗔慢之意,那就是空有高僧大德之名。修成菩萨菩萨罗汉那些高僧大德,也有无明之处,何况徒有虚名者。
说楞严经真伪,一些人便拿宣化上人护楞严发誓为例,宣化上人也写过质疑楞严文章,你们就算不信,看一看,总比不看好。宣化护楞严发誓时,没有成佛,是一心向佛,诚心诚意修行之阿修罗,所以他爱放狠话,慢念嗔念重,临终一刻成佛,他最终果位无人知晓,今年才由我说出。
未成佛但修行不错,因偶尔无明说那些过头话,无明话,很容易误导一些人。身份地位越高,名声越大,越易产生慢心放不下面子,很难否定自己,何况有些也不知自己有错。
今天这个内容本来不用写,但很多人读经,不考虑语境,不考虑翻译后产生之歧义,不考虑古今文字表达意义有没有变化,这些问题再加上有时断章取义,就越跑越远。
------------十号路人 2010-06-21 11:15:30----at page 52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