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感控新证据】CLABSI的克星:抗菌封管液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编者:北京学人民医院   梁俊卿

导 语


 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一周后,管腔内生物被膜是导致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重要原因,抗菌封管液可注入导管以预防细菌定植及生物被膜形成,进而达到预防血流感染的目的。美国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Central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美国医疗机构流行病学学会(The Society for Healthcare Epidemiology of America,SHEA)、美国传染病学会(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IDSA)均推荐使用抗菌液封管作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途径之一。

抗菌封管液的种类

       抗菌封管液(antimicrobial lock solution)分为两种:


1.抗生素封管液(antibiotic lock solution):指封管液中含有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人类抗感染的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多肽类抗生素等;


2.非抗生素类抗菌封管液(nonantibiotic antimicrobial lock solution):指含有效抗菌成分的防腐剂,不适宜全身用药,如乙醇、甲双二嗪、枸橼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等[1,2]。抗菌封管液可用于治疗和预防CLABSI。 

抗菌液封管的效果

生物被膜(biofilm)是指细菌粘附于接触表面,分泌基质、纤维蛋白、脂质蛋白等,将其自身包绕其中而形成的大量细菌聚集膜样物。细菌生物被膜造成临床慢性难治性感染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物被膜内的细菌对抗生素极不敏感,具有极强的耐药性;

②生物被膜内的游离菌脱离释放后,造成感染的急性发作或反复发生;

③生物被膜不但能使细菌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还能引起对人体有害的变态反应[3]

     生物被膜常形成于导管管腔内表面,若能阻止生物被膜的形成则对CLABSI的预防有益。通过将含有抗菌成分的溶液注入中心血管导管中,并封管一段时间,抗生素通过浓度梯度渗透入导管壁上生物膜内达到杀菌效果,因此可预防微生物定植及由此引发的感染,降低死亡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一项关于抗菌封管液用于预防新生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meta分析[4]显示抗菌封管液可在新生儿群体中有效预防CLABSI,但对抗菌素溶液封管时间、剂量及是否导致耐药性没有进一步推荐意见。Ioannis M.等对抗菌封管液与肝素溶液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meta分析,评估抗菌封管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发现应用抗菌封管液,CLABSI发生风险降低了69%[5]

抗菌封管液的使用

        抗菌封管液对预防CLABSI有效,当长期使用中心血管通路装置的患者、有多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史的患者、高风险人群及CLABSI发生率极高的医疗机构中,且使用其他降低CLABSI发生方法无效时,需使用抗菌封管液。


         抗菌封管液可降低血流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但可能存在毒性或导致不良事件[6] 。广泛应用含抗菌成分的封管液存在引起细菌耐药的风险,有研究报道应用庆大霉素封管的透析患者发生了耐庆大霉素细菌引起的血流感染。一项体外实验表明浓度大于28%的乙醇封管液可能与中心静脉导管的血浆蛋白沉积有关,有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7],另外导管材质对乙醇的耐受不同,乙醇封管液可能导致聚氨酯材料的中心导管的损坏和破裂。


        使用抗菌封管液时要注意,使用结束后需抽吸弃去,抗菌封管液可能导致全身毒性,庆大霉素有耳毒性,高剂量的枸橼酸盐曾出现致死性心律失常的报道[6],乙醇封管液引起面赤、眩晕及晕厥,并具有肝毒性[8]。若封管液进入血液,可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故抗菌封管液需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后谨慎使用以确保安全。

抗菌封管液的特性

 抗菌封管液为可用于治疗和预防CLABSI,理想的封管液应具有以下特性:

1.抗菌范围应该包括常见病原体以及特殊病原体;

2.渗透或破坏生物被膜的能力。该特性在治疗中尤其重要,抗菌封管液中添加离子螯合剂成分,如枸橼酸盐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可具有破坏生物被膜完整性的作用。

3.与抗凝剂的相容性。

4.稳定性好,适用于长时间留置。

5.低毒性、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6.不易诱导细菌耐药性发生。尽管抽吸弃去抗菌封管液降低了抗菌药物的暴露,但使用不易导致细菌耐药的药物十分重要。

7.成本效益高。大规模用于预防感染时,某些药物(如利奈唑胺达托霉素)的成本高昂。对于采用费用高的成分进行封管时,应仔细衡量综合效果,使成本效益最大化[1]

参考文献

[1]Justo J A, Bookstaver P B. Antibiotic lock therapy: review of technique and logistical challenges. Infec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2013, 7: 343-363.

[2]Infusion nursing society. Infusion Therapy Standards of Practice(2016).Journal of Infusion.S77.

[3] 彭青, 钱元恕. 细菌生物被膜及其相关感染的研究进展[J].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 4(2): 126-128.

[4]Taylor JE, Tan K, Lai NM, McDonald SJ. Antibiotic lock for the prevention of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in neonate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5, Issue 6. Art. No.: CD010336. DOI: 10.1002/14651858.CD010336.pub2.

[5]Zacharioudakis, I.M., et al., Antimicrobial lock solutions as a method to prevent 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Clin Infect Dis, 2014. 59(12): p. 1741-9.

[6]Niyyar, V.D. and C.E. Lok, Pros and cons of catheter lock solutions. Curr Opin Nephrol Hypertens, 2013. 22(6): p. 669-74.

[7]Schilcher, G., et al., Ethanol causes protein precipitation--new safety issues for catheter locking techniques. PLoS One, 2013. 8(12): p. e84869.

[8]Mermel LA, Alang N. Advers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ethanol catheter lock solu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14. [Epub ahead of print]


文章来源:中卫护研院


编辑:潘颖     审校:吴红曼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