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都是父母之爱,中日韩电视剧里的有什么不同?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请回答1988》:“除了这个,爸还能有什么梦想啊”


导演申源浩不仅还原了1988年的首尔市道峰区双门洞居住的五家人的生活,还将亲子之间的温情、邻里之间的善意讲述到最朴实最理想的状态。《请回答1988》中的这种理想主义是很难被人察觉的,它剥离了一般韩剧光鲜亮丽的包装,沉淀出人情最无华的部分,温情和煽情囫囵在一团,让观众全盘皆收。


哪怕现实生活中亲子关系有多糟糕,邻里之情有多冷漠,夫妻之间有多虚伪,我们依然愿意吃《请回答1988》这一套,因为它讲述的是1988那个年代,那个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借以缅怀一些消逝。


往往讲述亲情的影视剧让人很难客观地评述。五家人,五种截然不同的家庭形态和相处模式。在家总是被父母忽略的成德善;不善于与父母交流沟通的隐忍少年金正焕;乖巧懂事、尽力照顾好单亲妈妈和妹妹的学生会会长成善宇;围棋天才但是内心孤独,和沉默寡言的父亲一同生活的崔泽;调皮搞怪、但常常被因工作忙碌的父母所忽视而闹过离家出走的柳东龙……形形色色的少男少女,形形色色的父亲母亲,剧中的每一个人个性鲜明,每家有着每家的问题,但能够鲜明的感受到,韩国那种孩子对父母长辈的那种从小习得的尊重,在意识到对父母造成伤害的时候及时地道歉。这是一部充满着爱意与善意的家庭剧。



在看剧的时候,我时常感到羞愧,反思着自己生活中对于父母的种种“恶行”。在东方文化之中,家国的观念很长一段时间大过了个人价值的实现。家族本身的存在就是站立在个体的对立面。在如今全球化的时代,对于个人价值实现的关照越来越被强化,新一代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也对这样一种家族式的约束进行着反抗。父母与孩子不得不寻找一种更加适用于新环境的相处模式。但是在这样一种由于时代所造就的人情关系的变革之中,《请回答1988》对于那样一个时代亲情的呈现,能够帮助如今的年轻人理解父母一些“古旧”的思想。


比如在德善问她的父亲梦想是什么时,德善的爸爸说:“爸这会儿的梦想啊,就是我家宝拉,我家德善,我家余晖,没有病痛,健健康康的。”德善纠正他爸爸说,这是他三个小孩子的梦想,不是爸爸自己的梦想。德善爸爸有点茫然,“这就是爸的梦想啊,三个孩子都健健康康的,没有病痛,除了这个,爸还能有什么梦想啊,没有了,就这个。”


“除了这个,爸还能有什么梦想啊”,这一刻,你是否能够理解,那些过去你所想要挣脱的你所认为的“为你好”的“束缚”了。这些,是东方人所与生俱来的爱的方式呐!


《请回答1988》所能传达的,就是这样一种没有对错的传统的父母爱。


《小别离》: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小别离》的背景设在了当今的北京,三个家庭,三个阶层,三个孩子都处于初中升高中的阶段。与《请回答1988》相比,《小别离》中的孩子们,要面对更为繁重的课业和残酷的竞争环境,且三个小孩都为独生子女,剧中的父母也是中国当下典型的父母形象,将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到一个小孩身上,这就有了“小别离”这样一个题目,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与父母的一场别离。


纪伯伦有一首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不属于你。”这一首诗在方朵朵和他的爸爸妈妈以及爷爷奶奶都在场的饭桌上被念出来,方朵朵的妈妈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掩面流泪。如今中国的父母面临着和方朵朵妈妈一样的焦虑,那就是学会放手,学会接受这一种别离。


我在谈论《请回答1988》的时候,提到过如今,父母与孩子不得不寻找一种更加适用于新环境的相处模式。2016年暑期档的《小别离》可以说是对于年初《请回答1988》的以个很好的承接。《小别离》在立意、格局以及剧本上都很难超越《请回答1988》,但是它的确在探讨新时代下,中国各个阶层对于小孩的教育与亲子关系的相处模式。它反映了父母辈一方面受传统东方文化的影响与接受国外新型亲子模式的冲击下的挣扎,另一方面也借由青春叛逆期这样一个特殊的阶段,反映了现代中国孩童可以具备的强烈的自觉独立意识。



《小别离》无法像《请回答1988》那样成为经典之作,但它的确反映了一些中国教育的问题和困境,它的现实性带动了整个社会关于亲子关系、孩童教育的探讨和反思。不过这两部电视部剧有一个共性,就是温情,有着通过具体事件的反映,讲述着让人泪如雨下的温情。这或许对于在乎家庭、重视亲情的人发挥着一个点醒和助推的作用,让这一部分人明白,如何更好地与父母、子女相处,如何去换位思考,去理解对方的难处以维系好整个家庭的运转。而对于那些本身有着家庭缺陷的观众,除了徒增羡慕和遗憾,好像也没有其他的帮助。


纠葛于家庭关系的敏感的人们,可以看看是枝裕和


《比海更深》是日本导演是枝裕和今年的作品,沿袭了他过往一贯平淡如水、几乎没有剧情的风格。有人说是枝裕和是一个“全家福”式的导演。的确,他将家庭关系用极为日常的细节剖析的鞭辟入里。纠葛于家庭关系的敏感的人们,可以看看是枝裕和的作品。相较于前文提到的两部家庭剧,是枝裕和更为现实而赤裸。他的作品里,温情不是全部,挣扎才是。


对照是枝裕和的《如父如子》(2013年)和《比海更深》(2016年)这两部电影,可以发现一些关于父母认同感的有趣现象。


《如父如子》中的一位父亲野野宫良多,优秀出众,他6岁的孩子庆多在父亲强大权威性的笼罩下,乖巧懂事,努力地学钢琴,想要博得父亲的喜爱。孩子庆多深爱着父亲良多,想要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而努力着。而父亲良多在得知6年前护士调换了孩子的真相后,明白庆多不是他的小孩,发出了“果然是这样”的反应。“果然是因为你不是我的亲生孩子,你不像我,你没有天赋,你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抵达和我一样的高度。”良多大概是这样想的吧,他坚信着血缘传承的力量。


《比海更深》是一部几乎没有剧情的电影。与《如父如子》相反的是,这里面的父亲篠田良多与野野宫良多相比,则显得糟糕极了。他是一个不得志的潦倒侦探,沉迷于,年轻时写过一本得过奖的小说,中年后与妻子离婚,郁郁不得志,为着房租水电费赡养费发愁。所有人都告诉良多的孩子,“不要成为你爸爸那样的人”,孩子的母亲也小心翼翼地拒绝让孩子与父亲过多接触。学校里的中学生在面对耍小聪明的良多,则忿忿地说,“我长大绝对不要变成你这种大人。”良多毫不客气地回应他,“你觉得毫不客气就能成为理想中的大人,那就大错特错了。”


现实的人生之中,这两种情况大抵很是常见吧,优秀的父母和想要成为父母那样的大人、却不那么优秀的孩子;糟糕的父母和撂下狠话“我绝对不要像你一样”的小孩,到头来愤怒的小孩却不知不觉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就像《如父如子》中,良多的老父亲说,“血缘就是这样,即便分开生活也会像的。”



是枝裕和愿意拍这些日常的隐忍。如果说《请回答1988》传递了父母是与孩子一同成长的观点,《小别离》教会了父母如何接受孩子的成长与如何放手和告别,那么是枝裕和要压抑的多。他没有教会观众任何方法去处理、甚至是改善家庭关系。他诉说着一个家庭都会经历的分离、矛盾、死亡与崩裂,他让我们接受,无条件地接受这一切。接受父母亲的不完美,接受每一个人的孤独的事实,接受令人抓狂的“相似”和轮回,接受一段父母情之中,不可避免的遗憾。


是枝裕和几乎所有的作品,讲的都是平淡无奇的生活,有成长的孩童,有或潦倒或成功的中年人,有刚刚结合或已经溃散的婚姻,有年迈体衰的老人。他们步履不停地往前走,理解与释怀总是慢了一拍。


就像我们各自平淡无奇又遗憾满满的人生。




小而强大 · 就做不同

这可能是最有青年人味道的社群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