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续命还是自杀——浅谈清末改革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提醒:最新版微信添加了公众号置顶功能,只要打开“察网”公众号并点击右上角图标,点击“置顶公共号”,就可以将察网置顶。这样,无论何时更新,您将更容易找到我们。

摘 要

回望历史,清末改革中清政府内部占主导地位的是洋务派官僚,他们与外国密切联系,这些人往往更多希望自己能够对清政府取而代之。因此清末新政的内容普遍对清政府不利,确实是有内部人想架空清政府,最终打倒清政府,这个意义上来说,清末新政对清政府是很不利的。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期间采取了很多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一般来说都导致了对清政府不好的结果。比如说,废除科举制度,其实就是把对清政府最忠诚一批人,即受到旧式教育的知识分子的出路堵塞了,编练新军等等也是类似情况。所以人们可能会感到疑惑,为什么原本打算挽救清王朝实际上都成了斩杀清王朝的刀子,是否是清政府有意为之,?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多角度的来看。

清政府内部是分为很多集团的,像其最高的核心领导集团,也就是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满洲贵族集团,。同样的一部分先汉族官僚今天我们称之为守旧派,。但问题是,这两个集团已经没有多少影响力。在八国联军以后,这个集团的力量已经十分衰弱。清政府内部占主导地位的是与外国密切联系的新官僚,也就是洋务派官僚。这些人往往更多的是希望自己能够对清政府取而代之。因此清末新政的内容普遍对清政府不利,确实是有内部人想架空清政府,最终打倒清政府。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清末新政对清政府不利的确是有意为之的意思。特别是在慈禧太后死后,更是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这股势力了。相应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清末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实际是对清政府刻意的一种破坏。

但是传统的观点,也就是说清政府搞所谓的清末新政是一场自救运动也并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清政府内部的最高统治者为什么也赞成搞什么新政呢?难道他们是傻瓜吗?显然不是,我们应该看到当时他们所处的局面是什么样的,他们如果要是不搞清末新政会怎么样。在当时,也就是八国联军以后,清政府很大程度上已经丧失合法性。如果要是不通过搞清末新政,一样也是已经难以维持了。特别是就是内部而言,八国联军以后,其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和外国侵略者联系密切的洋务派占了绝对性的优势,而这些人是主张新政的。虽然这些人对清政府的忠诚度不高,很多人还有取而代之之意。但是至少在慈禧太后活着的情况下,勉强尚可驾驭。所以清末新政,在一定程度上说也可以看成是清政府内部权力在实际力量对比变化的情况下的一种再分配,是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清政府最高统治者对于洋务派官僚的一种退却和让步来换取他们支持的做法。因为清政府本身就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很多派别的。和外国侵略者密切联系的那些所谓的洋务派虽然有取而代之之意,但是这种做法同样也会有一定的风险,所以他们如果是能够通过和平的手段夺取清政府的大部分权力,他们也未尝不会作出某种程度的让步以保存清政府外壳下的继续统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说清政府是自救也是没有错的。

另外,就整个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长达十年的时间。他们具体的做法不同时期内的效果可能也是不同的。在以前的时候说过,清政府与沙俄的关系相对比较好的,因为在八国联军之后沙俄极力要求不改变慈禧太后为中心的统治地位。在1901年清末新政刚刚开始的那个时候,清政府的背后还有一个沙俄的支持,主要的改革也是模仿沙俄的路子。虽然采取的很多具体措施诸如增加捐税以筹办新政的做法,确实对于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有一定的破坏,但是更多的还是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面临赔款压力和舆论压力不得不为之,也没有什么太激进的措施。总体上来看,这个时期应该说对于清政府统治还是利大于弊的。可是日俄战争爆发以后,俄国在中国的势力急剧衰减。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的大国俄罗斯被日本打败的事实让人们感觉到似乎君主专制时代已经过去了,甚至俄国自己也爆发了革命。所以本来可以有个俄罗斯作为盾牌的亚洲那些君主纷纷都难以维持了。按列宁的话说,就是俄国的革命引发了亚洲的觉醒。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感到清政府已经穷途末路了。所以取代清政府,或换一个牌子的想法即使在清政府内部也占了主导地位。诸如像废除科举制等等激进的措施,以及所谓的预备立宪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出台的。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一种无奈的退却,因为清政府的统治已经进一步丧失合法性难以为继了,只能靠破坏自己的统治基础以饮鸩止渴。而到了1908年,慈禧太后这个最后的能够驾驭中国局势的人走向死亡,实际上清政府就已经完全变成一个空壳。而新上台的人又采取了一系列昏招,诸如皇族内阁,削弱袁世凯的权力等等进一步加快了清政府的灭亡。不过,这一阶段的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与其说是自杀性的,某种程度上说更是已经丧失了统治基础下无奈的选择。其实,他们即使不采取这些昏招也是难以维持了,因为清政府已经没有根基存在了。

我们如果要是具备一种世界的视野,历史的视野的话,就会发现,这种自毁根基的改革并不是一种个别现象,恰恰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像法国的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就认为法国大革命以及一切意义上的革命都不是在旧制度统治达到昌盛的情况下爆发的,恰恰是旧统治阶级已经作出一系列让步和改革的情况下爆发的。但是,他其实也并没有说到历史的实质上去。因为旧统治集团这种让步也并不是他们心甘情愿的,而是由于时代的发展而不得不然,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退却。,往往一方后退就会兵败如山倒。所以,旧统治集团末年的改革往往是革命的导火线。这不光是说旧统治集团想自杀的原因。当然确实是有一部分就统治集团内部的人本来就想取而代之,更多的是他们如果要是坚持传统的方法已经难以维持了。即革命的爆发往往是人民无法照旧生活下去,而且旧的统治集团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情况下。,像我们传说中牧野之战时出现了倒戈相向的局面,实际上这种情况在战争中几乎是不存在的,像我们看比较原始的文献《克殷》也能看出来,,这种情况就非常普遍了。往往一方显出颓势,他的手下迅速就会出现叛离,统治就土崩瓦解。从辛亥革命到现在的,之所以那么快就能够成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其所指向的对象只是政府这个牌子以及最高的几个统治者,而并没有指向原来掌握实权的集团。

总之,清政府搞得这个清末新政既有想续命的一面,也有想自杀的一面。对于清政府内部的不同人是不同的,对于清政府搞的十年新政的不同时期也是不同的。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但我们应该承认,。某种意义上说,。

【鹿野 察网专栏作家】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精彩尽在察网中国:www.cwzg.cn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