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由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举办的《2030未来学校蓝皮书》案例征集说明会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9层新维学习空间站顺利举办。
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国际合作办公室总监汤伟介绍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和“2030未来学校”项目。“2030未来学校”项目是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设立的,旨在研究21世纪未来教育的可能性与新形式,特别是从技术与教育融合的角度分析教育模式与教育改革。本项目在全球范围内邀请了众多知名学者参与研究讨论,将推进20篇左右学术论文的产出和《2030未来学校蓝皮书》的发布。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国际合作项目专员马瑄蔚介绍了目前项目的进展,并提到《2030未来学校蓝皮书》预计在2017年8月以中英双语的形式面向全球发布。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国际合作办公室总监 汤伟
对于该项目案例征集对企业的意义,汤伟指出,在高校从研究角度对未来学校进行探索与预测的同时,很多企业也正对现有的教育进行革新。通过此次案例征集合作,一线学校的成功案例将得到更多的研究和推广,是产学研创新合作通往未来教育的桥梁。
如果你也对“2030未来学校”项目感兴趣,长按下方二维码下载案例征集表格。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简介
2015年,北京市教委启动“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该计划目标建设20个左右的高精尖中心。北京大学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清华大学未来芯片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等13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获得首批认定。
、市属高校和国际创新资源等多方力量进行有效整合,建立国内与国外创新资源深度融合、科研与应用相互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央属院校与市属院校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的核心任务是面向北京市基础教育领域师生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研发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创新移动互联时代的教育公共服务模式。中心的研究工作将推进北京教育公共服务从数字化转型到智能化,助力构建北京(世界城市)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支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教育梦实现。
中心的具体目标是建设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师生可实际获得的教育服务超市,打造世界顶级城市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搭建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平台,凝聚世界一流人才,形成国际一流教育公共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创新基地;建设教育公共服务设计与孵化合作网络,培育汇聚教育系统内外的服务,建成广义教育供给的“统一战线”。
中心的核心要面向每一位学习者,实现“全学习过程数据的采集;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建模;学科优势的发现与增强;学习问题的诊断与改进”。为此要研究学习者学科能力与认知模型及其可视化,以表达学习者的个性化特征和需求;要研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教育智能技术,构建以学习科学为基础的数据分析模型,以实现根据学习者个性需求进行适应性的推荐;要研究学习资源生成与服务汇聚技术,以实现优质资源大规模地语义化组织、主题化汇聚以及进化式生成,构建可推理与计算的社会性知识空间,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的双师服务;同时还要开展智能教育服务平台融合于教育主流业务的模式与方法研究,探索新的教育业务形态、治理方式和应用解决方案。
附件:
2030未来学校案例征集说明
一、2030未来学校项目介绍
2030未来学校项目是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设立的,旨在研究21世纪未来教育的可能性与新形式,特别是从技术与教育融合的角度分析教育模式与教育改革。本项目在全球范围内邀请了众多知名学者参与研究讨论,将推进20篇左右学术论文的产出和《2030未来学校蓝皮书》的发布。《2030未来学校蓝皮书》预计以中英双语的形式在2017年8月面向全球发布。
二、案例收集目的
在高校从研究角度对未来学校进行探索与预测的同时,很多学校、组织、和企业也正对现有的教育进行革新。我们认为这些成功的案例值得重视和推广。《2030未来学校蓝皮书》就是这样的一个机会,它会:
1、集合中小学和幼儿园、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智力资源,充实2030未来学校理论研究框架;
2、丰富《2030未来学校蓝皮书》内容,使读者更加生动形象的了解2030未来学校的相关内容。
三、2030未来学校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方面:
未来学校的环境
未来学校的课程
未来学校的教学
未来学校的学习
未来学校的评估
未来学校的管理
未来学校的数字化教师
未来学校的组织形式
四、案例录用奖励
1、可实名收录于《2030未来学校蓝皮书》中;
2、 可免费参加后续2030未来学校研讨会或相关学术会议;
3、 可在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官网上发布案例内容。
五、案例提交格式和内容
内容须涵盖但不仅限于:
时间
地点
参与主体
实施背景
适用范围
所用工具和方法
产生效果和意义
提交格式应以Word文档形式提交(图文结合,图像清晰),字数不少于1000字。还可提交5-10分钟的视频为补充材料,格式为MP4。所有材料可与Word文档一起生成压缩文件,命名为姓名+单位+主题+2030未来学校,如“高小未+北师大附中+教学+2030未来学校”。请保证所有素材无版权争议。
六、录用标准
1、符合2030未来学校项目的主题
2、采用学校、教师的口吻,结合使用情境来描写案例
3、语言通顺,内容详实,逻辑清晰
七、报名要求
1、2017年1月15日前报名并递交表格(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案例征集表格)至企业服务部邮箱qiyefuwubu@z-mtb.com
2、2017年1月20日前提交案例。
八、联系方式
单位: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联系人:
企业服务部 李晶(82538877、18611026876)
业态发展研究办公室 张春光、何晓琳(82538902、18610180654、1580141616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