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稻盛和夫:极度专注后的“神秘”经历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在灵感降临之前,一般需要一段极其专注的过程,这个过程甚至在旁人眼里极其地枯燥,而在当事人眼里可能是 “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作者:

来源:中欧商业评论(ceibs-cbr)

稻盛和夫在他自传性质的《干法》一书中,提到一些工作中的“神秘”经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话题。那些他称为“神的启示”的瞬间,是真实的。把成功归结于自身的努力、超常的能力往往都是可以理解的,而稻盛和夫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归于“神启”,值得玩味。


“镁橄榄石粉末非常松脆,无法成型。像做面条一样,需要有黏性的材料,过去都是添加黏土,但黏土总含有杂质。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黏性的问题,我每天思考、实验、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那天,我一边想着这个难解的黏性问题,一边走进实验室,突然,我被某个容器绊了一下,差点跌倒,下意识一看脚下,鞋上沾上了实验用的松香树脂。‘谁把松香搁在这个地方!’正当我叫喊道,就在那一瞬间,‘就是它!’一个念头从我脑子里闪过。”


类似山穷水尽疑无路,突然间,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事情,在稻盛身上发生过多次,只是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的场景下呈现。稻盛说:“看到我那样拼命地工作,那样苦苦思索,神都看不过去了,神可怜我,赋予了我智慧。我想事情只能这样来解释。”

极度专注之后

几乎已写入全球所有教科书的《牛顿与苹果》的故事,源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著作。1666年夏天,24岁的牛顿在苹果树下乘凉并且冥思苦想着某个问题。一个苹果“啪”的落在他脑门上,于是牛顿就发现了万有引力。伏尔泰说,这是从牛顿的侄女凯瑟琳·巴顿·康顿伊特那里听来的。


德国数学家高斯认为:“苹果的故事简直太荒唐了。不管苹果是否落下来,人们怎么能够相信,会在加速或者减速的方式下发现万有引力呢?毫无疑问,这只是一个传言。比如说:有一个愚蠢或令人讨厌的人来找牛顿,问他是如何产生这伟大的发现的,牛顿想尽快赶走他,于是就说,苹果掉在我鼻子上。于是这愚蠢的家伙满足地离开了。”


在北京龙泉寺监寺贤健法师看来,牛顿在苹果落下前处于一种类似“定”的状态,一种理性思维的极度专注状态,当这种状态突然被无干的事件打断,理性思维构建的障碍瓦解后,关于这件事的智慧就产生了,“有一点点像开悟,但只是就他思索的这件事而言。”


数学家高斯认为苹果砸中牛顿的故事太荒唐,则是出于理性的思维。他反对人们将伟大的发现归结为一种运气,贬低了同样作为科学家的自己。其实,高斯本人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他曾经为了证明一个定理花了四年时间,毫无结果,有一天,答案却如闪电般从天而降。他对四年辛苦和唾手可得之间的联系,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

基于专注力的神游

爱因斯坦曾说过:“直觉式思维是神圣的天赋,理性思维是忠实的仆人。但我们的社会却尊重仆人而轻视天赋。”问题是,灵感的迸发往往都紧接着极艰苦、枯燥到几乎要将大脑烧毁的专注之后。


还有类似的事情。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花费了十年的时间也没有在杂乱无章的元素之间找到规律,无计可施的他迷上独自把玩标着各类元素的纸牌游戏,摆开,收起,再摆开……1869年的一天,这些纸牌突然呈现出一种有规律的序列。他如遭电击,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列出了元素周期表。


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神游也许会妨碍我们对当前任务的及时关注,但在某些时候,它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的重大问题。”在他看来,“开放性意识为创造性突破和不期而遇的顿悟奠定了基础,处于开放性意识状态,会使得我们既不唱反调,不愤世嫉俗,也不妄下结论,而是完全接纳脑海中浮现出的一切想法。”

它的前提是:

首先是专注力导向,我们在所有类型的输入信息当中进行搜索和分析;


其次是对具体创造性问题的选择性注意;


最后是开放性意识,展开自由联想直至解决方法浮出水面,然后专注于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在灵感降临之前,一般需要一段极其专注的过程,这个过程甚至在旁人眼里极其地枯燥,而在当事人眼里可能是另一种心理状态——死磕, “痛并快乐着”的过程,使得事情并不太枯燥。

另一种解释:吸引力法则

希克斯夫妇则试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专注,以及专注之后的“神迹”。在他们看来,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它吸引而来,所谓吸引力法则。


我们认为的实体,在一些物理学家们看来,分析到最后,基本粒子无非是一小段不停抖动的能量弦线,本身并无实体,而是振动。我们所能看到的世界或许只是由振动组成的结构化的剧情,如同由数字组成的电影。


在希克斯夫妇的理论中,人的心念或者意识也是一种能量的振动。他们认为,当一个人专注一个想法时,就激活了自己的思维振动,而这一个振动被激活后,其他与之匹配的想法会纷至沓来。“这使你对这个想法的专注变得更加容易,你再将焦点放在这个激活了的振动上,它就成了信念——一个长时间持续的想法……你专注于此,继而激活了它的振动,由此导致吸引力法则给你带来更多与之类似的想法,以及更多的实物”。最终“你的感觉将会被现实验证,你的愿望将在现实中实现。”

认知神经科学家安·特里斯曼也认为,我们对专注力的运用决定了我们所看到的东西。


其实在很多人的生活中,也有类似稻盛和夫们的体验,一些不期而至的愿望实现,似乎是冥冥之中已准备好的礼物。或者如王家卫的电影台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稻盛和夫对工作近乎虔诚的态度、疯魔般的专注,在他看来,逆转了他“向下”的人生轨迹,开启了成功的良性循环。很多人都知道稻盛和夫是把工作当修行的,但问题是,绝大多数人仍然认为工作仅仅是工作,并不会像稻盛那样发自内心地认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

真正的意义在追问的过程

尽管稻盛和夫不遗余力地推广他对工作的看法,很多企业家也对他顶礼膜拜,加入他的“盛和塾”来获得某种力量,但稻盛的成功其实很难复制的。


一方面,人在特定的时空中,有偶然兼必然的运气;另一方面,当企业家试图复制另一个人的成功时,则已经走向了事情的反面。


实际上,稻盛和夫管理过至少三个大型的企业组织,他的团队里并没有出现第二个稻盛和夫式的人物能让企业能一直光彩熠熠。


其实,真正难得的是稻盛和夫一直在追问“工作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工作?”。对于工作本身的好奇心,试图找到关于“工作”二字的终极答案,才是稻盛和夫排除一切心理干扰、专注到极致的原因。当一个人开始计较结果,预先评判得失的时候,就无法按稻盛所言纯洁地享受过程了,也就无法做到真正的专注。


真正的意义是追问的过程,而非答案,答案无异于一碗鸡汤,而稻盛和夫几十年来卓有成效的“干法”本身,对于其他企业家们而言,极有可能仅仅成为一种可以在想象中给予自己安慰的成功学概念。


稻盛和夫对工作类似的开悟式体验只是属于稻盛和夫自己的。真诚地追问一件事的终极答案,总能使自己专注于斯,进而不计枯燥与辛劳,愉快地使10000小时法则生效,达到某种“境界”而已。

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