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我与孩子相处如兄弟,你呢?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父与子,

常被人说成是一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关系,

父一方面是子的根,又是子成长的阻碍;

子是父的延伸,。

很多母亲也对家庭中的父子关系头痛不已。

其实,

古今中外已经有很多人给了我答案和榜样。

2月25日,央视播出的《朗读者》中,“童话大王”郑渊洁邀请85岁的父亲郑洪升一同上台,朗读自己写的《父与子》。


图:郑渊洁与父亲


父亲问郑渊洁《童话大王》能写到什么时候,他说,父母只要在,就一直写,而父亲则回答:只要你一直写,我和你妈就一直活下去……


让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皮皮鲁和鲁西西、舒克和贝塔、大灰狼罗克……“童话大王”郑渊洁笔下的角色们曾陪伴一代少年儿童的成长。


但学生时代的他却并非“乖孩子”,还曾被老师开除。此后他的父亲郑洪升便在家教导他。父亲的言传身教,让郑渊洁从小对文字和看书产生了向往之心。

父篇

我是一只羊。我活到了应该当父亲的年龄。

世界真奇妙,到了这个年龄,我的思维里就产生了一种激情,还伴随着身体里的一股原始冲动。这大概就是生命得以延续的接力棒。

我渴望当父亲。渴望让生命中的一个单元通过我继续。

在我们这儿,不是你是什么就得生什么,而是逢什么年生什么。比如去年,不管你是羊还是兔还是马,生的孩子都是狗。狗的爸爸妈妈也不一定是狗,可能是兔子。

今年生的孩子都将是猪。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头小猪成为我的儿子。这是我们的缘份。不管他是什么,我都爱他,他的血管里流着我的血。尽管我是羊,他是猪。

我们这儿有的爸爸可不这样,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就拿我的邻居牛来说吧,他的儿子是一条蛇,他怎么看儿子怎么不顺眼,整天对儿子吹胡子瞪眼。

我问他为什么虐待亲生儿子,他说他的儿子应该是只虎,起码也得是头牛。他的儿子真不幸,摊上了这样的爸爸。

做父亲的对待孩子只能干一件事:爱。


我的儿子是一头小猪,这就足够了。

我不羡慕别人的猛虎儿子,也不嫉妒人家的千里马儿子,这个世界上绝了哪种生命形式都会导致地球毁灭。狮子和蚂蚁一样伟大。我斗胆说一句话,你看人类在地球上横不横?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看,小草和人类一样重要。

不明白这个道理,就不是合格的爸爸。

我是羊,我生了一头小猪,我感到幸福和惬意。如果在这个世界上,羊只能生羊,马只能生马,那该成什么样子了?

我爱我的小猪儿子。如果他是鸡或是蛇或是兔或是老鼠,我一样爱他,一样让他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为我是他爸爸。


子篇

我是一头小猪,我爸爸是一只羊。

从我出生那天起,我就发现爸爸和我不一样。后来,我还发现别的孩子的爸爸和我爸爸也不一样。

就拿邻居那头小猪来说吧,她爸爸是一只猛虎。再说隔壁的小兔,他爸爸是一匹骏马。相比之下,我的爸爸显得弱小不起眼。可我最爱我爸爸。我觉得爸爸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有的爸爸虽然是老虎,但他不是男子汉。我见过一只老鼠爸爸,那可真算得上是一个地道的男子汉。



什么是男子汉?我觉得,他首先应该全身心地爱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

打骂孩子的爸爸都不是男子汉,是懦夫;他还不嫌弃孩子,不管孩子是什么,他都爱孩子。孩子是你生的,如果你不满意,就打自己。打孩子算什么?又不是孩子非要让你把他生出来的。

我的爸爸虽然是一只羊,但他是一个男子汉,他知道怎么爱我。我要让他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爸爸。


我有时偷偷想,假如我的爸爸是老鼠或是鸡或是蛇呢?我一准照样爱他照样自豪——因为我是他儿子



德国漫画《父与子》的家教智慧

德国著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创作的世界名著《父与子》,深受全世界读者的欢迎。这本男女老幼都适读的漫画,不仅给大家带来了欢笑,而且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育儿启示。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几则《父与子》的小故事,一起来学学家庭教育中的智慧。

家教智慧:


父亲帮儿子写作业,结果错字百出,老师登门拜访惩罚。


以前看尹建莉老师的文章,说她也曾替女儿写过作业。个人觉得,对于那种抄写几十遍甚至百遍的作业,替孩子写也未尝不可,但前提是孩子已经学会了这个知识点。不想孩子做学校的“离谱作业”,家长要跟老师做好沟通,同时注意不要误导孩子。


家教智慧:


儿子与父亲下棋,结果一不小心赢了父亲,父亲生气地打儿子的屁股。


孩子都是喜欢赢的,尤其是凭着自己的实力赢了父母,更是能增强孩子的自信。父母适当地创造机会让孩子赢,同时设置难度,让孩子体会克服困难之后的胜利。这也算是挫折教育的一种。



家教智慧:


儿子与同学打架,回家告诉父亲,父亲带着儿子找对方理论,结果两个父亲掐起来了,孩子却和好如初。


孩子之间有矛盾都是很正常的事。尤其是孩子上学之后,与小朋友的接触就更多了。虽然家长们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但在孩子的世界里是没有仇恨的。教孩子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教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不要像孩子一样吵架,但要像孩子一样和好。




家教智慧:


父亲与儿子要做一个蛋糕送给母亲,但却忘了放葡萄干,儿子灵机一动,想到用射击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平时多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从易到难,先从孩子的穿衣吃饭做起。相信孩子在学会自立的同时,也能有不少创意举动帮助父母更好地完成劳动。



中国古代著名父与子


皇家父子

宋徽宗、宋钦宗和宋高宗


俗话说:“老鼠养儿钻地洞”,这句俗语在宋徽宗父子三人身上真正地体现了出来。当金军来犯,徽宗居然传位给太子钦宗,自己逃之夭夭了;钦宗低三下四的到金营求和,为了表现诚意,遣散各地援军,;高宗则躲在江南,不敢回故都汴梁,宗泽无奈地三呼“渡河”后,活活被气死。


明太祖和明成祖


朱元璋与朱棣都深知“天命去留,人心向背,皆决于此,甚可畏也,安敢安逸”的道理。朱元璋从乞丐到开国皇帝,这等雄才大略非一般人所能比拟,其平定四方割据势力、推翻元朝统治,在历代开国皇帝中属于佼佼者。成祖朱棣自从建文帝手中夺取帝位后,迁都北京、五伐蒙古、南灭越南,又派郑和下西洋彰显国威、派人深入东北建立卫所、组织修编《永乐大典》,与朱元璋相比不相上下。


文学父子

司马谈和司马迁


司马谈是司马迁的父亲,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论道于黄子”,又曾为文“论六家之要旨”,无疑给司马迁后来为先秦诸子作传予以良好的启示,而且对司马迁的思想、人格和治学态度也有必然的影响。司马迁随父迁往长安后,师从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中年以后又师从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奠定了坚实的学问基础,对他后来写《史记》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龚自珍和龚半伦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他是诗坛翘楚、学界菁英,更是著名的爱国人士,为官一生坚持原则、一心为民,始终没有与庸俗官僚同流合污。他的《已亥杂诗》,家喻户晓,有口皆碑。儿子龚半伦竟然走向历史的反面,成为一个可耻的,将八国联军引向圆明园,开门揖盗,引狼入室,将世界园林付之一炬。

(以上内容来源:光明微教育)


家,教育的起点


其实,这些“父与子”的故事,折射的正是中国传统的家文化。


家,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家里,有我们的亲人,有我们的旧物,更充满了各种回忆。从家庭到家族、到国家,中国人以“家”为纽带,安身立命、构建社会、管理国家、治理天下,世代传承。



“我们今天如果看到一个孩子,讲话得体,彬彬有礼,对人、对事、对生命都有份尊重,这样的孩子,我们往往称赞他很有家教。”



“家庭与家学,常常可以带给孩子们很大的帮助,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给他们一些合理的指导,培养合理的人生观,孩子成才的机会往往就比较高。”


因此,

家是教育的起点。人在步入学堂、踏入社会之前,最先接触的便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性格、为人。

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请从家教开始。



以上微课程由著名国学学者刘芝庆教授主讲,更多家文化视频课程,请登录国学院网:guoxueyuan.com。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