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想北平》中与语言的痛苦搏斗的老舍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把说不出来的爱说出来

                      ——老舍在《想北平》中的抒情方式

对北平的爱说不出来,但还是写成了《想北平》,这是老舍在和语言的痛苦做斗争。

与其他写北京(北平)的作家不同,老舍是土生土长的北平人,他对北平的认识,不是过客的视角,而是长期生活于此的人的视角。老舍写北平,实际就是写自己童年少年的生活。所以,他写北平亲切感极强,感情也最为浓烈。

我们不妨将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与《想北平》做一下对比。从题目就可以看出,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一个重点在秋,一个重点在北平。应当承认,两个人都爱北平,两篇文章都是上来就直接抒情,表达对各自写作对象的爱。但两人的爱是不同的,郁达夫写北平古城是因为北平古城符合它对秋的感受,也就是借北平来写秋,进而写自己在秋中的悲凉感;而老舍不同,他写北平是因为北平是他的家,不管春夏秋冬,他都只爱北平。所以,他上来就感叹北平太博大了。

与其说感叹北平之博大,不如说感叹北平给他的感受太丰富,这是一段“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这段历史与这块地方又怎么可能一句话说清楚,又怎么可能找一个什么事物能代表呢?老舍在文中说,“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因此,老舍写北平,已经远远不止写北平这座城市,而是借写北平写自己过去的生活,换言之,写自己在北平的精神成长。当一个人怀念自己过去的生活时,一定会面临语言的痛苦;因为过去的生活太丰富,语言有时无法恰切地传递出自己的情感。

也正因为如此,《想北平》前三段几乎都是直接抒情,只表达了一个意思:我爱北平,可我说不出来。

不得不说,这样写是冒险的。因为直接抒情固然最为直接强烈,但如果用不好,文章就容易变成喊口号。可是老舍先生就是这样写了。本文写于1936年,老舍人到中年,对人生已有许多感触,而此时华北正日益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曾经生活在北平的老舍想到家乡即将遭受日寇铁蹄践踏,不觉内心悲凉,想起过去的生活自是感慨万千。想要一句两句说清楚过去生活的感受很难,但又特别想说,于是只能直接抒情,表达他对北平的爱。

当然,老舍毕竟是大作家,哪怕前三段都是在直接抒情,他也在力图让直接抒情能够更具体可感。这就是在与语言的痛苦作战。

在第一段,作者并没有上来就直接抒情以表达对北平的爱,而是写了自己对北平的感受——北平太大了,用这种感受来写对北平的爱。为什么要把北平写得那么大呢?当然,北平作为古都确实很博大,但更重要的因为这里是“我”生活过的地方。也许可以让“我”把名胜古迹说一遍,也许可以让“我”把过去生活的特点概括一下,但这又怎么可能完全涵盖北平呢?“我”认为的“大”,是所有经历的各种丰富生活的总和。

写了“大”这种感受,作者开始直接抒情:“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强调了“说不出的爱”后,作者用各种手法进一步渲染他的爱。

比如比喻:“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老舍此处用一种行为或体验直接写“我”的爱,这种感受是读者能够体会的,不需要用什么暗示性的话。然后作者继续类比:“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总之,就是用各种可以想见的体验使读者理解“我”的“说不出”的爱。然后告诉读者“我”为何说不出:“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因为,我与北平全身心融合,我真心地爱着北平。我曾在这里生活过,这里的各个地方都有我生活过的影子,而我到任何地方也都有北平的影响。这就是“爱”说不出来的第一个原因。

我们可以明显感到作家在与“语言的痛苦”作斗争:首先指出自己的爱说不出,然后用比喻类比使得读者理解“说不出的爱”是何种体验,接着指出“为何说不出”,感同身受加理性认知,读者对作者此时的深切爱意就可以产生共鸣。

但作者此时还不满足,他觉得他对北平的“说不出的爱”还是要说一说。于是在下一段,他力图用各种方式进一步渲染他的爱。

作者先表达了一个美好的愿望:“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他想把这种爱表达出来,但是马上他就否定了自己:“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也就是说“我”对北平的爱不是语言能够表达的,它是一种直观的全身心的感受。前文的“说不出”的原因是北平与我的心灵黏合很难表述,这里交待了第二个原因,这种爱是形象而非理性,很难用理性语言说清楚。

但即使说不清楚,作者还要力图表达自己的情感,否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

这就是作者写作之匠心之所在。他太爱北平了,但他无法表达对北平的爱,而无法表达对北平的爱,他又觉得对不起北平。第三段最后一句“可是我说不出来!”将强烈的爱又无法表达的矛盾写到极致,反而使我们对作者的深挚情意有着极强的共鸣。老舍用一种极为冒险(大段直接抒情)又极为精巧(用不同手段诠释直接抒情)的方式充分表达了他的爱。

此时,作者对北平的爱的表达已经非常强烈,按照行文规律,此时必须让情绪舒缓一下。并且,如果只说北平可爱,而不说北平如何可爱、作者为何热爱北平,这篇文章的抒情性还是要打折扣的——我们可以感受作者对北平的深沉强烈的爱,却不见得真正理解这份爱。

于是,下文具体写了北平如何可爱。

先写北平的城市氛围安静闲适;再写城市布局的匀调,在人为中显出自然;然后写北平的草花、菜果,也是接近自然的:北平是个宜居的城市,北平的生活就是安静闲适、接近自然,对一个颠沛流离的贫寒人来说,过去的这段日子可以给他足够的慰藉,这也是他热爱北平的原因。

回想着过去的生活,作者的感情又一次自然而然达到高潮,于是又一次直接抒情:“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前文说过,老舍与其他人对北平的感情是不一样的。比如郁达夫,他爱的是北平的秋,他借写北平的秋表达对繁盛事物衰落的惋伤;他也爱北平,但他笔下的北平是伤感的。其他人也爱北平,但都没有老舍的感受。老舍对北平的爱是对自己过去生活的爱,所以读老舍的这部作品,虽文中也有“快要落泪”这样的话,但我们却并不感到伤感,反而感到亲切。因为他写的是非常熟悉的早年的生活方式与人情世故,这里有他最独特也最真切的爱之体验。

为了把这种体验写出来,老舍所用的抒写方式也非常独特。前三段反复写自己爱北平却说不出来,然后围绕着这个“说不出来”,具体描述、阐释原因并且强化自己的纠结,其目的就是给读者一种强烈的共鸣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北平的爱。然后再用四段写北平具体可爱之处——闲适安静贴近自然的生活,使得读者对作者的内心有更切的理解并加深体验。最后再次直接抒情,一句“真想念北平啊”表达情感很直接,也同样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老舍就是这样把不能说出的爱给说出来了,在和语言的痛苦搏斗中,老舍暂时取得了胜利。如果没有与北平的心灵黏合,没有极高的抒情水准,老舍这场语言的痛苦,是无法缓解的。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