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历史】明清使者眼中的“皇都”形象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欢迎扫描本文纸刊二维码。

HTML全新上线,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



对于来说,北京作为“中华体系”的中心“皇都”形象化,主要从与明朝建立了“册封与朝贡关系”开始。建国后主动加入以明朝为中心的中华体系,与明朝追求同质的文化与政治理念,在这一情况下,北京是天子居住的天都,起到强烈的向心力作用。而到清代,北京的权威仍然存在,但是对于怀揣“尊王攘夷之心”的人来说,其权威并不在文化意识的基础上,而是在权威基础上建立的,故其形象与明代不同。故此,本文考察使臣眼中皇都形象的演变,讨论明清时期在中朝关系中北京地位的变化。


一、明代“天香”的“文物之都”


“育于仁义之教礼乐之化”的他们而言,最大的欲望就是在中华之中心“观光”制度、礼乐、文物、衣冠等上国文化的精髓。天子的皇都是“四方皆走集,万物聚英精”,让使臣感到“观光心有得,遇景眼增明”之地,他们“幸覩中华盛,却愧遐方生”。此所说的“观光”并非游览之意,其来源于《周易》中“观国之光”,指观览国之盛德光辉”。


不过,对使臣来说,虽然赴明使行应为“与贤士大夫揖让周旋,于以考制度礼乐之盛,覩文物衣冠之懿”的机会,但是由于明朝严格的门禁政策,观光之地也相当有限。而且,到明末,使臣不仅受到门禁,而且目睹到理想中的皇都风气与现实之间越来越大的差距。16世纪末,来京的赵宪和许葑更是辛辣的评价明朝官员的腐败以及学风不正。在访问国子监时,赵宪(1544-1592)评为“果知中朝之人不也”,葑(1551-1588)也云“士”。而到明朝灭亡之时,这些问题都未能改善甚至越演越烈。崇祯十年六月初一日(仁祖十五年,1637),最后赴明朝使行的金堉(1580-1658),回国复命时向国王报曰:“朝士之贪风日甚,宦官之骄横莫制。内贼蜂起,虽无窟穴,而聚散无常,已为心腹之疾。 


但归根结底,不论使臣在京受到多么严格的政策,看到腐败的明朝社会,他们心中的皇都北京都是中华文明的中心,这一点是无法撼动的。在“夷狄”的威胁下,这样的意识更加强烈和深刻。清入关以后,文人心中不断对比明代的皇都与清朝的皇都,“明朝旧都”逐渐成为一种历史记忆。


二、清初“旧国古都”


清朝入关以后,依旧与延续着明朝时的册封与朝贡关系,但此时,北京在人心目中的地位却无法与明代相比。原有“尊明事大”与“尊王攘夷”思想,而16世纪末壬辰倭乱时,明朝出兵援救,人怀着明朝对的“再造之恩”。然而,清朝与的“册封与朝贡关系”是通过皇太极两次征伐后建立的。故此,明人心中反清情感油然而生,这也影响到使臣对“皇都”北京的认同。


由此,这一时期,使臣感到“幽都旺气尽风景不如昔倏忽三百载往事空抚迹”,且将北京看为“夷狄”的都城,十分不情愿来到这里,尽管来到北京也想尽早离开,并且常常唤起对明朝的记忆康熙五年(显宗七年,1666),南龙翼(1628-1692)以谢恩兼陈奏副使身份赴清,在北京时哀叹“经长安之旧街兮,追往迹而杳茫,华何变而为夷兮,海何变而为桑”又云“繄我皇朝功德彰兮,云胡日夕遽覆隍兮,衣冠文物一梦忙兮”,且被“夷狄”代所占的北京让他感觉“心郁结兮魂飞扬”。康熙七年(显宗九年,1668),崔锡鼎(1646-1715担任冬至书状官,在北京亲眼目睹了人人都穿胡服,剃辫发等衣冠而变易久”且“华夷久混俗难分情景,皇都已变为“文物而扫除尽旧国故都


以遵从明代衣冠和文物的文人来说,朴世堂的看法是最为普遍的。由此,对于使臣而言燕京到底伤心地,再不是中华的皇都。


三、清中后期的“皇都,今皇帝所都”


18世纪前期,随着两国关系的稳定,清朝对在京的使臣放松了门禁,使臣在京活动逐渐增大,目睹了清朝北京盛世的面貌。到18世纪后期,使臣感受到清朝统治下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社会景象,此前“文物而扫除尽”的“旧国故都”印象被逐渐打破,并将北京再度看成为“皇都”。这种认识的转变基于“胡运”不仅百年不亡,甚至还实现盛世的现状。除清朝不衰而盛外,清朝皇帝推崇“崇文之治”,重视国子监和孔庙,这一做法使士人认为“虽胡虏薙发之类,亦能拱手鞠躬而趍,岂非吾夫子道大德尊”。其意味着由于清皇帝的崇文之治”,“大圣”孔子的道大德尊感化“夷狄”使臣眼中的北京从哀伤的旧国故都逐渐转变成为富有魅力的皇都


需要注意的是,19世纪文人依旧认为有清朝为“夷狄”王朝,自己是中华正统的继承者,而进一步加强其“小中华”意识。他们常常一方面提到北京的皇都面貌,另一方面也提到仍然存在的“夷风”。虽然清朝遵从中华的道统两百年,在其基础上发展盛世,但是“天下男子剃发胡服,而女服犹全”等夷,在已与中华不异的来看,其中华之路还很遥远。所以,北京对于人来说是个特殊之地,是“盛世”(二百年……不废)、“中华趋向”(圣帝明王之治尚未泯)、“夷俗”(剃发)并存的空间,也是按“小中华”的标准衡量认同清朝的空间。


原载《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有删减。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历史学院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