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观点 | 陶杰:贵族危机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英中两国扩大贸易,为了要保住退欧之后的经济地位。


向中国出售的商品不多,核发电厂涉及安全问题,首相梅翠珊上台,加密之后重新推出,花碌碌的银纸堆上眼前,英国人不可能不要。


因为除了核电厂,其它向中国人输出的货实在无多。最大的商品就是教育。中国人近年迷恋英国的寄宿学校,认定将子女送往漂白三数年,将来可以直升牛津剑桥,由英国文化一手培养成贵族。

此一幻想当然美好,但没有想到英中两国的文化土壤根本不同。英国寄宿学校不可能为中国的上市公司主席和民企强人,培养出一个黄皮肤的贵族。

理由很简单:只有国内行君主立宪,才有真正的贵族制度。

人家有上议院,有大法官,中国则早已将地主贵族斗争枪毙,自己将贵族的土壤由春秋战国开始刨光毁尽。这层基因断掉了,将孩子交给英国教,无论怎样漂白,也教不出一个贵族来。

况且读英国寄宿学校,中国学生的比例一定要设上限。

中国人很奇怪,独自流放,一个人在海外孤伶伶的讲乡愁,言行举止都很乖而胆小。少数的中国小童进入一家寄宿学校,融合和同化过程容易,因为势孤力单。

所谓「去到罗马、照着罗马人的行为做」,所以上一代的美国卫斯理女子学院,,今日重看黑白纪录片,言谈举止有贵妇般的风仪。

因为那时在卫斯理学院的中国女学生,连同宋家姊妹,伸出一只手掌还数目有余。

中国人一多了就会聚拢,也就是大陆普通话说的「抱团」。

几个人叽哩呱啦说普通话,即使身穿寄宿学校的校服,也不会融入英国寄宿学校的文化。人家是民主社会,你既然人数多,每年二月非要去附近的中国餐馆吃一顿咕噜肉云吞汤庆祝农历新年,不是问题。

加上阁下的父母是送钱来交学费的财主,寄宿学校的校长和教师,自然也不便反对。

但是中国学生人数多,农历新年、中秋、国庆都聚众欢庆,乡愁由集体亢奋取代,就形成一条唐人街。很简单的道理:纽约华盛顿西雅图的唐人街,一百年来就窝着一批不懂英文的老太太和老公公。

没精打采,衣着贫寒,在超级市场买菜,顺手拿一份免费简体字汉文报纸。

他们领的是美国护照,他们当然没有犯法,也是一等良民,但只是永远不是美国人。

不做美国人不好吗?这就回到将子女送寄宿学校的原意了。

你想小孩学做黄皮肤的威廉王子,不也是想他学做一个小英国人吗?

问题是中国的社会文化土壤,父母如果是强人暴富,小孩在寄宿学校再浸淫,回到北京探亲,父母一定会教导他,现在吐气扬眉的是炎黄子孙,中国人应该在西方建立「话语权」。

小孩听了心领神会,告诉父母:我们在寄宿学校,每年农历新年,不但发起吃中菜,几十个华人留学生还会在学校的榄球场舞龙舞狮,我们穿一身唐装表演功夫,这算不算建立中华话语权?

大陆父母开心夸奖:好孩子,你真爱国,这就对了。

当这段会话结束时,那个有钱家长忘记了送小孩去英国读寄宿学校的原意:若带着中国功夫、舞狮包饺子、庆贺农历新年的文化习俗进驻寄宿学校,并发扬光大坚持身份,那么请问这几十万元人民币一年的学费是否值得呢?

还是中国家长想对英国的寄宿学校展开反殖民?

如果有此意图,那么英国的伊顿、哈劳、Tonbridge等历史名校不是傻瓜,寄宿学校是帝国主义探险和军人的摇篮,又岂会收了你的学费,出卖文化灵魂?

这就触及问题的核心:到底中国的小孩有多大程度,适合读英国的寄宿学校?

首先,体育是榄球、曲棍球、独木舟,不接受跆拳道和武术。就算学功夫,一些寄宿学校只接纳日本的空手道,不开班蔡李佛和咏春。

至于音乐,对不起,皇家音乐学院只接纳钢琴、小提琴,如果是女校,学竖琴也可。这几种乐器会培养少年人高贵优雅的气质。不是学弹琵琶、拉二胡,这些中国乐器当然也非常可敬,但高山流水,属于远东另一个世界。

如果有一天,英国的名牌寄宿学校的音乐科也教授二胡和洋琴,你问一句内心:会不会让小孩报名入读?这就是许多家长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心理矛盾。

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吐气扬眉,花钱的是大爷,而且隐隐然觉得与平起平坐,、经济、文化规则,包括海牙国际法庭的领海裁决。

另一方面,他们午夜梦回,其实很自卑,还是对西方那一套所谓贵族文化及其文明标准,不断的流口水。

英国寄宿学校也面临萎缩的问题:一百年前,帝国疆土遍布海外,香港、马来西亚、缅甸的英国行政官,都可以用当地土著交税的储备,当做将子女送回祖国受教育的津贴。

六十年代之后,殖民地一一放弃,但二百年来英国的寄宿学校随着帝国的膨胀已经有上千家。幸好七八十年代英美在中东有油田和矿产,派出大量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坐享高薪,其它的银行家也遍布海外,这些英侨可以送子女回祖家寄宿。

但是近十年来,中东和非洲的能源合约一一落在中国之手。英国寄宿学校面临第二次的收生市场危机。

地球一体化此消彼长,确实能占据大量学额的,取代英国的海外技术专家,就只有一带一路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暴富。

他们不是或,对西方文化尚有倾慕之心,于是寄宿的学额,无可避免,会由这些人的下一代占据。

但寄宿学校又如何坚持英国的文化原则,不以「文化多元」平等向「顾客永远是对的」的中国财主让步?

英国的寄宿学校未来二十年,还会不会仍保留从前「烈火战车」时代的高尚气质?这就要看梅翠珊政府的时代定力了。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世界,洗牌是正常的,但每一个世界公民都要尽一分力,确保洗牌的结果,绝对不是劣币驱逐良币,烂牌取代好牌。



— End —


欢迎扫码关注  动中修行公众号

ID: Meditation-in-Action


长按二维码 识别关注

原创投稿  推荐分享 商务合作

请发送邮件:2331165069@qq.com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