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看体制如何“格”杀人才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在中国,选拔人才的“格”太多了,许许多多的人才出不来,都是被各种各样的“格”给扼杀了。

        先扯远一点,就说诺贝尔奖吧。且不说诺贝尔奖是不是文学的最高标尺,但其评奖机制的先进性是我们无与伦比的。我们的文学奖等各类奖项都要单位选送,填各种各样的纸质表格,准备各种各样的材料,还要进入电子系统填各种数据,层层申报,然后等待评比结果。刚这些材料、数据就足以把你搞晕,简直要交给专业搞团队、搞网站的人才能把这些事搞定。所以许多人宁愿放弃。

     不但申报的人头痛,评奖的人也头痛。我听几位鲁迅文学奖评委介绍过当评委的苦楚:面对一摞一摞的厚厚的书、材料,要在短短的几十天时间内全部看完、做笔记、写意见,那感觉,真的有如太监被逼着吃肉。

     如果这些作品在评奖之前就有足够的影响,评委们又何必吃这样的亏呢?连鲁奖评委都没看过你的作品,那谁又看过你的作品?莫非获奖就是写作和评奖的目的?

但诺奖绝对不是这样,根本不需要你填任何表格,完全可以综合作品自然产生的影响得出结论。因而甚至直到决定授予你奖项了,你还不知道。比中彩票还意外,彩票毕竟还要自己先花两块钱买,而诺奖完全不需要你投入一分钱。评奖机构会根据你的作品在社会上的影响,会根据你的作品的质量,进行一番评比,不考虑任何关系。

        诺贝尔奖还很有胸怀,这么巨额的奖金,这个世界上居然有拒绝的。萨特就是一个,他的理由是,拒绝来自官方的任何奖励。诺贝尔奖是官方的,所以他拒绝。



         诺贝尔奖并不因此感到自己失了面子,并没有因此改变评奖方法,要你申报才给你评。没有。而是一始既往地相信他们评委自己的眼光,认定了就决定把奖金授给你,不管是否再次受到拒绝。

     看来,西方国家对人才的“格”,对好作品的“格”确实有着不与人才、作品为难的机制,只要是优秀的人才,优秀的作品,他们就有一种机制,可以不拘一“格”让你冒出来。

      还是回到中国的人才的“格”。

      中国对人才的“格”是设置得非常多的。


                     年龄的“格”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开始搞领导干部年轻化。所谓年轻化,就是设置年龄的“格”,过了五十或四十五岁的就要退二线,当时也叫作打括号。只要某人的名字被打了括号,就说明此人是退居二线了,不管实事了。其实,那些人正好年富力强,四五十岁的人,正是大干一番的时候。

      这种年龄的“格”到后来越来越“规范”(繁琐)。比如到了六十岁一定要退休,于是出现了“五十九岁现象”。什么叫“五十九岁现象”呢?就是到了五十九岁的时候就大贪一把,大捞一把。

     这些人被年龄的“格”格下来之后到哪里去呢?

     其实,那些官员被“格”下来之后,他们的“显性”待遇还被提高了,一般被“格”下来之前都要升一级。当然是由实职转到虚职,由领导职务调到非领导职务。他们要管事也还可以管,譬如“调研”,譬如“巡视”,譬如“督导”……所以新华网报道,双峰县一次就有上百名干部主动要求被“格”下来。

     当然,这些被“格”为虚职的人,在过渡了若干年之后,还要再被“格”一次,“格”到虚职也没有,只享受待遇。他们年纪轻轻,被“格”下来之后无事可做,自然是闷得荒。于是出现了很多生活荒诞剧。而那些干技术活的人,则到私营企业去发挥余热,,全部贡献给了万恶的资本家。或者自己开公司,把原来管辖的资源化为财源。

    只是我在想,那些五十来岁就内退下来的人,看到七十岁的特朗普还在竟选总统,并且有可能五年后再竞选总统,不知要做何感想。


为了公务员这种年龄的“格”,纳税人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的。因为这些人退下来之后,往往还要上调半个行政级别,上调一级工资待遇。就算平均二十五岁工作,五十岁退居二线。工作了二十五年(还包括其脱产进修、各种休假),五十岁内退后,算平均活到八十岁,还要纳税人抚养其三十年。纳税人养活一个公务员,不知要付出多少成本。

但对于教师、事业单位人员,现在却要延迟退休。都是体制内人,为什么一方要延迟退休,一方却要高待遇加高价买他提前内退?这不是演荒诞剧么?

我想只有一条,因为这些人是干活的,干活的要干到老。而公务员是“爷们”,要么不断升官,占有更多社会资源,要么国家花高价“买”其退职,把当“爷们”的机会让给别人,自己也不吃亏,级别照样上调(虽然是“空调”),福利待遇照拿不误。

为什么要对公务员实行年龄“格”,因为大家都知道公务员特别是实职领导干部的权力之大,当了一把手就是当了“老板”,人、财、物大权大握。这样的位置当然是僧多粥少,大家都盯着,皇帝轮流做。体制为了照顾全方位,只好牺牲纳税人的利益。

纳税人为这些提前“内退”的“爷们”到底支付了多么巨额的银子?不知是否有人算过这笔帐?

当然,也说句抱不平的话,年龄的“格”有时也蛮厉害,就像一把刀。如果你三十五岁还没有上到正科,四十岁没有上到副处,四十五岁没有到正处,五十岁没有到副厅,五十五岁没有到正厅……那么,你别想再上升了。因为组织部门的刀子就会架在你的脖子上:“一刀切!”过了年龄的,一律切下去!

很多想上升的人就是这样被眼鼓鼓地“切”下去的。

 

                学历的“格”

 

除了年龄这个“格”,还有学历的“格”。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不但提倡领导干部年轻化,还提倡“知识化”,提倡“内行领导内行”,反对“外行领导内行”。这些提法,看上去着实很美。

可是,知识化的结果是什么呢?最初,一大批四五十岁的干部被送到各类高等学校进修,跟那些十多二十岁的大学生一起学习,是为“党政干部专修科”。别人四年本科,他们只需要三年,别人三年大专,他们只需要两年。这被那些当年通过高考进大学科班生人讥讽为“学历速成班。”

到了后来,“速成”就愈演愈烈,让人雾里看花弄不懂这是个什么世界了:只要交学费就可以拿文凭。反正有办学机构,有中介机构为你搞掂这一切。市场经济嘛,有需求就有供给。文凭这是一个巨大的需求市场,供方和中介为何不绞尽脑汁赚钱呢?一些大学也早演变为赚钱的“学店”了。不但可以拿大专、本科文凭,硕士、博士文凭都可以拿,只要你肯出钱。笔者就亲眼见过,某私立中专学校可以发某大学的真文凭,其勾连点在于在那里设了一个某学校的远程教学点。按规定,即使真正接受了四年远程教育,考试合格,也只能拿“远程”文凭。但是,学校表态,绝对是全日制真文凭,而且有样本为证。并且学不学、考不考都没关系,只要交了学费,其它的一切,学校“有办法”可想。

这怎不叫人真假难辨?

谁让你设置学历这个“格”,自然就有“高人”帮你想出破这个“格”的办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有钱就可以办得到。


要高学历?也不是问题。

高到什么程度?在中国,再高也就是北大、清华。

只要有钱,北大、清华的学历也拿得到,而且直接拿硕士学历!爽吗?

身边有不少大老板、小老板,原来小学没有毕业,当了老板后衣冠楚楚,、,就是学历不高是个遗憾。好家伙,花几十万,一下子就成为了北大、清华的“在读博士生”。名片一打,含金量就高了,即使你半信半疑,也毕竟信了一半么!

说来不怕你笑话,连我这样的“小老板”,都不时接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老师的电话,只要交三十万,就可以去读“MBA”。还有各种短期进修班,花几万就可。反正只要出钱,就可以帮你圆“北大”、“清华”梦。

至于各级领导干部、各种老板,拿北大、清华文凭的就真的是多了去了。

领导干部的整体学历在短短几年内就提高了很多。他们自己也承认,拿的是“真正的。”所谓真的,因为学校的档案里有,网上有,学样承认。所谓假的,因为没有读过一天书,或只读过几天书。

人为地设置的这种学历的“格”,还造成了我国考试经济的繁荣。各种考试资料,各种应考培训班、各种学历培训机构、速成机构就形成了一条巨大的产业链。他们的功劳真是大大的有,为我国的GDP2020年翻两番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只可惜印那么多纸质品,要造纸,无辜地破坏了很多树和草,造成了环境的巨大破坏,空气质量也因此越来越差了,雾霾的出现,他们也是功不可没的!

 

                论文的“格”

 

除了学历的“格”,还有论文的“格”。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家要提高教师待遇,这是一番好意啊。但接着来了,要给老师评职称,按职称给老师分出个三六九等。职称还要与工资挂勾。

 

职称怎么评?当然就要设置一些“格”。

有很多评法,但论文是一个重要的格。论文的好坏怎么分?不好分,怎么办?按级别,市级、省级、国家级。

这样一来,操作性就很强了。

还是那句老话,有需求就有供给。

设置了论文的“格”,就有“高人”帮你越过这个“格”,只要有钱。

于是,论文产业链出来了。发一篇省级,收版面费多少,发一篇国家级,一个版收费多少。

论文的质量是没人管了,只按字数收钱就行。论文也不会有人看了,评委们也不会看,只看你有没有这一项。

于是人们发现,中国是世界上生产论文最多的国家,但也是最没有科技含量的国家,百分之九十九的论文都是垃圾,都是出版面费买的,内容都是“天下文章一大抄”。

所以,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没有什么重要的发明。,神五至神十,超级计算机,屠呦呦获奖,,只是一种延续,不是新发明创造。除此,还有什么?

一些国家级出版社专版出版一些只印200本的“科研著作”,收费高昂。因为这些“科研著作”只有一个用途:用来评职称,送给评委看。

于是,人们发现,高校的后勤工作人员,居然也有“博导”资格。中学的“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有的根本上不了讲台,或没上过讲台!

GDP因此增长了、待遇因此提高了,森林因此受毁了,垃圾因此增多了,雾霾因此加厚了,纳税人的负担因此加重了!



英语的“格”

 

除了论文的格,还有英语的“格”。你中文水平很高,古典文学功底深厚,中文博导都要向你请教。但是,你就是考不上中文研究生,就是评不上中文职称!你说怪吗?不怪!因为你的职称英语过不了关!这一条“杠”就把你“格”死了!

你教了四十年书,桃了满天下,你教过的学生都说好!你教过的学生都有出息!但是,直到退休,你还是个初级!你的职称就是评不上!什么原因?没办法,你职称英语考不过关。

还有不少中学生,其它科目都好,就是英语差,被无奈地剥夺了在某一个专业继续深造的资格,埋没了多少可能出来的少年天才!

英语这个“格”还“杠”死了多少在其领域造诣很深,唯独不会英语的真正专业人才!

     扼杀人才的“格”,还有一个资格证“格”。不知什么时候起,从业需要资格证。据了解,已有几百种资格证。这些资格证有用吗?也是一个字:钱做怪!权作怪!部门利益做怪!

     还有许许多多的奇奇怪怪的“格”。

于是我们也看到,一些人在种种条条框框之下,人生意外地出彩,就像中了彩票一样获得高职位。

我们也看到,有些人到了某个领导岗位之后,对某个岗位要做什么根本就不懂。但我们的领导似乎是万金油,放到哪个岗位就能干哪个岗位的事,就能够领导某个部门某个地区。

于是我们看到,许多读了博士的人对自己的专业领域都可能只通了一窍。明清文学博士压根没有读过红楼梦,现代文学博士没有读完鲁迅,明史硕士不知道中国历史上出了多少个皇帝。他们对本专业的理解,完全是从别人的评论中一知半解地,加上自己胡乱的猜测和理解而做出来的。叫人根本就云里雾里。难怪有作家惊呼:你千万听评论家那一套!

 

“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的这个呼吁,现在还剌剌作响。

人才,真的是要不拘一格才能降的,你设置那么多“格”,人才还怎么出得来呢?

蔡元培在北大当校长时,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

蔡元培


胡适三十六个博士学位(含名誉),被他聘用了;先学医后从文,并没有一专到底的鲁迅,被他聘用了;


                    胡适


什么文凭也没有的陈寅恪,他被他聘为教授。结果,陈成了教授中的教授,他每次授课的时候,很多教授都跑去听课。因为陈是不看重学位,他只看重知识,他觉得知识已经学得差不多了,哪怕只差一个月就要拿到文凭,他也放弃。


                  陈寅恪


正因为不拘一格,兼容并包,让北大聚集了全国最进步、最优秀的分子,也让北大成为全国的文化思想中心,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为中国步入现代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鲁迅


而现在的许多“格”,沦为团体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遮羞布。比如“萝卜招聘”,刻意根据某个人的条件,设置选人用人标准。某熟人的儿子留过学,就设置留学生优先的条件,某领导的女儿只有没有二十五岁,就设置为年龄不超过二十五周岁。某人本来是个打字员,但因长得漂亮被领导早已内定,就设置面试时有打字一项,一分钟打一百字者优先。某女子不对称,就设置体检时不对称者不予录取……如此种种奇葩的“格”,能堂而皇之地成为文件的内容,上报纸、电视,最后成为只比法律等而次之的“规定”。

说到格,我不禁又要说到春秋时的赵惠文王,没有文凭没有学历没有从政经历的体制外的蔺相如,能够被他用来当国王特使,代表国王,拿着价值十五座城市的和氏璧出使秦国。国王特使,好歹也得是个正部级吧。后来还把他提拔为上卿,位在大将军廉颇之右。这才真正是不拘一格。

数百年后,曹操做到了不拘一格,真正的礼贤下士,尊重人才。谋士许攸来访,他竞然鞋子都不穿,赤脚跑出去,见到许攸倒身就拜。曹操这种尊重人才的姿态,自然要打动许多有识之士的心,自然就“天下归之”。正是有了这些人才,他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大业。


说近一点,华罗庚,初中没有毕业,就被留校当了初中教师。若是放到现在,他既没学历,又没有教师资格证,初中没有毕业就教初中,那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好在那时没有那么多“格”。如果华罗庚生在今天,又正好生在一个分困的家庭,又没有机会获得“爱心人士”的资助,我真的担心他会老死民间,他那伟大的数学才华,很可能会烂在肚子里,为了生存到电子厂去打工,一天上十二个小时的班,疲于为生存而累,是不可能有搞数学的条件和心情的。至于没过几年就到清华当教授,那更是不可思议。如果放到现在,即使他数学再好,他的英语过不了关,即使数学打个满分,他也连一个二本都考不上,怎么可能进清华读书?更何论到清华当教授?所以,我们的“格”,不知“格”死了多少在某一个方面有天才的人。


华罗庚


“格”设置得太多,选拔的就都是善于越过这些“格”的人,而决不会是某一领域的人才,更遑论天才!因为天才都是跛脚的。样样都懂一点的肯定是庸才。

说句题外话,庸人们往往情商很高,很懂潜规则,很会“做人”(人才往往个性太鲜明,不会“做人”),很会搞关系(人才往往不喜欢求人),也就是民间所说的“人精”。所以有句话说:中国的“精英”都在官场。这个“精英”的意思,大概就民间所说的“人精”。实际上是个贬义词。但许多小公务员常常以此自豪自乐。

回到正题。

有容乃大。有容,就是否容得下奇才、偏才、怪才、天才,才能养成一个慰为大观的人才景观,让这些才造福国家,造福社会。

相反,格设置的太多、太奇、太怪,就只能选庸才,选没有个性的人。选少数符合条件的人。

要想选拔出真正的人才,就是破除一些人才的“格”。清政府为了笼络人才,在正儿八经的科举考试之外,还设置了一个“博学鸿词”科,单独考试,就是选那些奇才、偏才、怪才的。当然,他也不完全科学,有很多漏网之才。

有才的人是要善待的,不善待他是不给你面子的,连皇帝的面子也不给。雍正年间,也举行过几次博学鸿词考试,但有几次因报考的人太少而不得不取消。雍正觉得很没有面子,但也只能徒唤奈何。人家不来给你撑门面你有什么办法?朝廷想要录取那些在民间很有影响的人,想要发动他们才报考,给皇帝撑个门面,人家就是不愿意。为什么?你一方面大兴字狱,一方面又想网罗民间高人,哪个愿意来呢?

因此,人们遗憾地发现:高手还是在民间!

高手都在民间,这对国家未必是好事。因为在民间毕竟没有在官场那样能发挥作用。况且中国的士子们都有一颗报国之心,不得已才流落民间的。即使流落民间,士子们也会像范仲淹那样,进一忧,退亦忧,不知何时而乐的。如果把该破的格破了,让民间的高手大都能为国家所用,让各种有人的人都能尽人尽其才,那才是利国利民、皆大欢喜的事。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