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专访|“天长地久昆韵情,此爱绵绵无绝期”——访北方昆曲剧院青年演员周好璐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在匆忙的日子里,放慢心灵的脚步

回复2014001至2014046,收看往期精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编的话:


本月,全国各地昆剧院进京汇演《牡丹亭》,可真是要“花开时节动京城”了。《牡丹亭》可以说是每个昆曲演员,甚至每个昆曲爱好者必定会学习的剧目。虽然,本次汇演由于场次限制、场地限制,不能让所有观众都进场一饱耳福,更无法展示全国那么多优秀演员在该剧目上的造诣,但我们可以通过故事,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去了解这些绽放在舞台上的“牡丹”们。从本周开始,我们将陆续为您介绍曾演出过牡丹亭的,各个年龄层次的昆曲演员,舞台背后的动人故事。


“天长地久昆韵情,此爱绵绵无绝期”

——访北方昆曲剧院青年演员周好璐


周好璐,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工闺门旦。中国戏曲学院文学硕士。她出生于昆曲世家,祖父周传瑛、祖母张娴、父亲周世琮、母亲朱雅,家中几位长辈包括身为八零后的自己,都怀着满腔热忱投身于昆曲,奉献于昆曲。


(图:全家福)


周好璐是摘锦版《牡丹亭》的主演,该版本的牡丹亭是根据《纳书楹曲谱》的记载忠实复排完成的。《纳书楹曲谱》是一本由昆曲大家周传瑛精心藏匿一生,甚至连家人都不知晓的“宝物”。“纳谱”传人周雪华遵循周传瑛、俞振飞两位昆曲大家遗愿,用十年光阴将此曲谱翻译出版,并公布于众。之后,周雪华将此曲谱又赠还于周传瑛家人,“传字辈”的第二代传人——周世琮、朱雅夫妇。而周好璐则作为“传字辈”第三代唯一传承人,在母亲朱雅的执导下,与优秀青年昆曲演员肖向平合作,在“摘锦版”《牡丹亭》中,重现了《纳书楹曲谱》的原谱风貌。这在继承“乾嘉传统”、传承昆曲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与影响。


(图:摘锦版《牡丹亭》)



一家三代五口人的生命抉择绵延百年,忠贞昆韵。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又是什么引领着他们?新华京昆曲社愿与您分享这份关于心灵的问答与追寻。


坚守幽兰命脉


对周好璐的采访,是从爷爷奶奶的故事听起的。


时光回溯到近百年前,意在传承昆曲大雅的周传瑛等一批“传”字辈演员,组成戏班“仙霓社”。眼看着这如仙似霓般的昆曲艺人们将“水磨腔”再次传唱苏沪各地、似要复兴之际,1937年,淞沪会战“八一三事变”的一颗炮弹,炸毁了他们的全部衣箱和青春梦想,让他们不得不开始面对最艰难的现实。


(图:周传瑛、张娴版《长生殿》剧照)


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十年间,其他“传”字辈艺人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存,或彻底转行做生意、或当老师、或进别的剧团改唱别的剧种。而周传瑛和张娴,却苦苦坚守昆曲这一株遗世幽兰,延续了它微弱的生命。


1944年,32岁的周传瑛和29岁的张娴跟随“国风剧团”辗转于苏南、浙北一带的农村演出谋生计。所谓剧团,其实不过是连他们在内仅有七名演员、一个要同时操作五件乐器的乐师和几件破旧行头的“叫化班”。吃饭的时候常常只有一块豆腐乳,住就住在农村的破庙、祠堂、草棚里。周传瑛白天演出,晚上点燃蜡烛头,趴在装破旧行头的小木箱上整理剧本、编戏。如今昆曲舞台上常演不衰的《牡丹亭》、《长生殿》、《白蛇传》、《西园记》、《玉簪记》《红梨记》、《荆钗记》、《绣襦记》、《拾柴》、《活捉》、《刺虎》、《思凡》等经典剧目,几乎都是周传瑛、张娴在那个年代不断完善、实践并延续下来的。张娴当时已经怀有八个多月的身孕,腊月二十大冬天还在演出全本《白蛇传》。演到《水斗》一场,饰小青的朱世藕(乃张娴侄女)在开打中,一不小心将宝剑正刺到张娴的肚子上,张娴疼痛难忍,但依旧坚持演完。当夜,她生下了儿子周世琮。


这是怎样的一段在乱世中坚守的岁月啊!爷爷周传瑛和奶奶张娴定是经历了许多痛苦的,但难道他们不也是最幸福的吗?他们无法选择时代,他们能做的惟有彼此理解、彼此珍惜,守护着自己心爱的事业和心爱的人儿。


(图:周传瑛《十五贯》剧照)


周好璐在一篇纪念文章里写到:“爷爷对昆曲,好似对奶奶的感情,从不溢于言表,却又深沉厚重。奶奶对昆曲、对爷爷,亦是如此。两人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昆曲。”


继承家族事业


周好璐九岁开始跟奶奶张娴学习昆曲,奶奶教她的第一出戏就是《游园惊梦》。从小到大,周好璐一直是京剧、昆曲双轨学习。2006年从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毕业后,面对学院的挽留,她选择进入北方昆曲剧院工闺门旦,将昆曲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



好璐说,爷爷过去念叨,总说要振兴昆曲,自家小囡都不让去学,如何要求别人去振兴昆曲?奶奶也有个遗憾,她觉得京剧有世家,昆曲为什么不能有世家?


这些都是爷爷奶奶去世之后,周好璐翻看他们的日记时才看到的。怀揣着这份浓于血脉的思念与爱,以及对家族使命深深理解后义不容辞的担当,周好璐将自身天赋和勤奋坚定结合,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戏曲演唱历来讲究“字正腔圆,尖团分明”。2007年,周好璐出版《圆音正考注说》一书。写这本书源于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赵景博的一句话,他问,“好璐,你能不能让人用最简单的方法一眼辨尖团?”于是周好璐总结自己多年音韵学积累,历时三年,注说清朝韵书《圆音正考》,还编撰了尖团音记忆的口诀、歌谣,使戏曲尖团音教学从原来的口传心授到有专业工具书有规律可循,也方便了京昆演员的辨音和规范演唱。


(图:《圆音正考注说》封面 )


在昆剧艺术的舞台呈现方面,周好璐也做了深入思考和实践。2012年,她从整理剧本入手,主演了“摘锦版”《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周好璐说,演《牡丹亭》,是所有闺门旦演员的梦想。杜丽娘是美的化身、情的化身,她就是一块试金石,唱好了它,才有资格称自己是一个合格的闺门旦演员。


“摘锦版”《牡丹亭》时长两个半小时。该版本从《牡丹亭》全本五十五折戏中选出灵魂和菁华,摘演其中最能表现演员功力的八场戏以飨观众。演唱的版本采用昆曲史上堪称“宝典”、代代单传的清代《纳书楹曲谱》所记载的唱腔,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牡丹亭》的原始演出风貌。这也是以周好璐为代表的昆曲青年演员回望珍贵遗产,对当代昆剧艺术表现形式进行的一次全新探索。


除了舞台上的粉墨绽放,周好璐把自己更多的时间放在昆曲教学和公益传播上。她现在是北方昆曲剧院六十一个孩子的班主任,一周给孩子们上八堂专业课,并负责制定整个昆曲班的教学计划安排,以及对孩子们全方面的教育引导。这些孩子只有十二、三岁,有的时候周好璐常常连家长的思想工作也要一起做。此外,她经常参加国家大剧院、首都博物馆、北京多所学校昆曲讲座等公益活动,还曾担任中国音乐学院的特聘昆曲教授,现在虽不去教了,但仍有当时的学生一直坚持追随她学戏。


她说,“你知道吗?我现在教的学生里有一个孩子,她的奶奶当年是跟我奶奶学戏的,现在我又教她的孙女。这段师生缘真是奇妙!”


“我感到特别充实,”周好璐说,“觉得自己好像一个花匠,把昆曲的种子四处播撒,然后施肥、除草、精心照料!”


自觉的八零后


周好璐出生于1980年。大家面前的她,素面质朴,不事张扬;淡定从容,言谈如诗。但从她细腻含蓄的表演中,从她所塑造的角色中,从她为昆曲做过的每一件事情中,我们还是能够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在她明亮的眼睛里,跃动的是澎湃燃烧的灵魂之光。她把情感深处真挚涌动的爱以昆曲为介播撒出去,分享给了更多的人。可以说,她是一位自觉的八零后。


(图:《陶然情》剧照合影)


2009年,周好璐出演了现代昆曲《陶然情》。这部剧讲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革命志士高君宇和才女石评梅的爱情故事。,他曾为自己的照片题字“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如此激昂绝美的青春誓言,今天看来仍然震撼心灵。然而一语成谶,由于革命工作的辛劳奔波,高君宇英年早逝。石评梅在失去爱人的巨大痛苦中,在、刘和珍等更多革命者为革命牺牲后,终于惊醒,用自己原本那善写儿女情长的笔写出了一篇篇铿锵的反战檄文。高君宇死后仅三年,石评梅也郁郁寡欢因病香消玉陨,年仅26岁。一对如此相爱的革命恋人,最终葬在一起,并以高石相依的雕像,永久矗立在北京陶然湖畔。



知识分子的心灵和青春年华是相通的。周好璐在阅读了高石二人大量传记和石评梅的作品后,把自己对他们革命精神的敬佩和美好情感的理解全部投入到人物创作之中,塑造出鲜活、丰满的石评梅形象。


“你的所愿,我愿赴汤蹈火以求之;你的所不愿,我愿赴汤蹈火以阻之。不如此,我怎能说是爱你!”这是高君宇对石评梅说过的话,周好璐说排练时每一次听到,都会感动,她觉得“高石之恋,正是那种温暖朴素地为你所爱的人做事。这样的爱,质朴而深沉,看似内敛实则热情。”


但革命岁月以生命为代价的觉醒太沉重了。周好璐坦言自己作为八零后的幸运,出生在和平安定的年代,又做着自己挚爱的事业,并得到领导赏识培养和同事的帮助支持,特别幸福。她自己的爱情故事属于“闪婚”,如今已有一个6岁的女儿。爱人虽不是昆曲人,但他们互相支持对方的事业。如今相伴走过了七年光景,他们却没有“痒”的感觉,有的是心里面的一份踏实。


(图:父亲周世琮、母亲朱雅和学生)


家庭给予周好璐源源不断的爱的能量。周好璐的父母也是一对戏曲伉俪,父亲周世琮为江苏省昆剧院原副院长,国家一级导演,母亲朱雅为江苏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夫妻并肩执导了多部昆曲传承剧,也为完成父亲周传瑛一生的心愿。他们对周好璐的影响是言传身教的,认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就像一株小树苗,不要把他装扮成盆景,要扶他长直,点燃他灵魂深处的灯芯。为什么周好璐如此勤奋,因为从小看到妈妈都是在桌子前写文章背稿子,所以现在她女儿看到她也是在电脑前写文章备课;为什么如此朴素,因为从小看到妈妈都是一身练功衣,心思不在打扮自己身上而是要去练功;为什么不执着于虚名浮利,因为舞台再绚丽,还是要回归真实的生活,像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样守护着对昆曲的这份平凡而深沉的爱。


这是一群痴情的人儿,把此生所有的爱都融入昆曲。周家三代、五个人,从浙江昆剧团、江苏省昆剧院、北方昆曲剧院,到2008年举家迁往北京,他们像蒲公英一样,把昆曲的种子播撒了大半个中国。


这柔婉清丽的“水磨腔”呀,幸而总有一群痴情的人儿在守护着她,她才能悠然地从元末传唱至今,成为真正的盛世雅音。


这群痴情的人儿,也是你,是我。是每一个在昆曲中体会到深情,并愿意为之付出深情的人。



版权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都由周好璐女士授权发表,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


作者:尚亚楠

编辑:杨帆

图片编辑:杨帆

图片提供:周好璐

LOGO设计:喻翩一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