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一群不懂教育的人在瞎指挥,中国教育的最大悲哀!“他妈的教育”!北京一线教师的呐喊发人深省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中国教育最大的悲哀就是,一群不懂教育的人在指挥懂教育的人!不懂教育的人看上去一个个都像是业内的专家,而真正在搞教育的人却都像门外汉一样在角落里不知所措。




我们应该思考,我们的教育为什么毁掉了。


中国的改革开放很成功,各方面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教育也不例外,走在了很多事情的前面。可是我们并不满意,我们习惯于吹毛求疵,把小的事情无限制的放大,让坏的东西占据我们的眼球,使我们难以思考,也无暇作出审视。


我们的学生在世界上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第一,我们的人才层出不穷的被培养出来,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到了世界前列,我们的教育让世界刮目相看。可是有的人还很不自信,把人们引入一个悲观的境地,让整个世界沉迷在痛不欲生之中。


我们只有足够坚强,才可以咬紧牙关向前走,坚持自己认为对的,并且坚持着永远别回头。道听途说的东西似是而非的理念,怎么可以动摇你我锲而不舍的前行,像鲁迅那样在人生的航程中走出一条路,一条只有自己懂得的成功的教育之路。


中国教育的“特色”就是外行指挥内行。


不懂教育的人在指挥教育,任何人站在讲台上都可以大呼小叫,没有专业背景,连关注学生的情怀也没有,就可以大谈成功的教育,好像教育真的可以朝令夕改,真的可以随心所欲。


教育是件漫长的事,百年树人谈何容易,那种一厢情愿的做法,缺乏深思熟虑的臆想,只会害了自己,只能害了学生。把自己的心沉下去,让自己完全的融入,用一生的时间,延着自己所设想的,呕心沥血的做一辈子。


现在有很多教育专家和教育领导“言必西方”,“教育国际化”是当下最时髦的话题。


可是这些专家和领导根本就没弄懂西方教育。他们所“转述”的西方理论、教育人物以及教育事迹完全是他们自己歪曲的理解。最典型的就是把雷夫说成了是能够培养出一批“常青藤名校高材生”点石成金者,他们幻想只要我们搞“课改”那我们的学生也会哗哗地涌进“常青藤名校”了。最荒唐的就是多少年如一日地把一个以讹传讹的“中国学生计算能力第一,想象力倒数第一”的谎言当作“权威论据”来给中国教育开药方。




请你们今后千万别再把中国教育与外国教育加以比较了!因为你们最不懂的就是人家“外国教育”压根没有你们这些专事指手画脚的婆婆。


现在就以“磨课”为例,来说说中国教育的“病根子”。


假设我是“校长”,我这样来管理教育,请问您会怎么看?


下学期“上面”将来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估”。“上面”说重点是听课。

为了迎接评估,我要求全体教师从本学期就开始“磨课”。

啥叫“磨课”?

就是我给出一堂好课的标准,12345……

教师按标准备课,自己先上,其他老师听课提意见;教师根据所提意见进行修改,再上,反复多次;最后“领导”再听,直到满意为止。等“上面”来检查时就这么上。


试问:

全世界有谁会如此折磨教育?


假如,

我们的高层认为这种“磨课”方法就是好,那草根就无话可说了。


假如,

高层认为这纯粹是一种胡闹。

那就请就此明确表明态度,制止这种荒诞教育管理行为。


因为,此种教育完全是在迎合“上面”,为了“婆婆政绩”而逼迫下面做假。


教育不是演戏。

此种做法足以毁掉教育。

谁是教育最大的阻力?正是这些“教育婆婆”,而绝对不是教师和家长!


教育的创新是最艰难的,没有孔老夫子的情怀,所有的自以为是,都是愚不可及。而苏霍姆林斯基的坚持更加的遥不可及,把他们的精神引过来,放到自己的工作中,埋头苦干三十年,待到桃李满天下的时候再来总结吧,再来创造也不晚。


我们的教育太想当然了,标新立异的事情屡见不鲜,这种建构那种理念,让人不胜其烦,好像任何东西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只要要勇于实践了任何奇迹都可以发生。但我们是在育人啊,我们要雕琢的是灵魂,把一个完整的生命塑造出来,没有点韧性怎么行?


是什么毁了我们的教育?是教育者呀!是你,是我,还有那高高在上的教育主管部门,脑门发亮的教育研究者。来源:中国教育研究


“他妈的教育!”

北京一线教师的呐喊发人深省,引发大共鸣




文|于晓冰

来源|微信公众号水寒说语文


我自认为不是一个粗俗的人,平时说话也绝不带任何脏字儿,但今天,在教育一线工作这么多年,看到这么多让人不愉快的情形,压抑已久的情绪爆发了,我必须要说点脏字儿,我今天要写的内容是“他妈的教育”,下面我所列举到的种种教育现象,都是我现实中所见所闻,甚至是亲身经历,虽然是现实,但稍作加工,写出来却又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欢迎对号入座,看看哪些触动了你的痛点,你的泪点,你的思考点。


01

孩子不是“罐养的王八”


学生一上午上完了四五节课,中午包括吃饭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多小时。但刚刚吃完午饭,最多活动十分二十分钟,就被要求回到教室上午自习。


不但上自习,还上课,有老师积极主动地要给全班同学讲练习。




甚至有时候会发生两个老师抢课的情形。强制学生把本应该多在胃肠里流通帮助消化的血液迅速提升到大脑中,要不然供血不足,脑子反应跟不上。半小时过去,意犹未尽,还要再延长五分钟,只给学生剩五分钟去上厕所,然后,又开始接着上下午的三节课。


老北京说:“罐养王八”,能长大才奇怪!


学生不是机器,不是加了油通了电就能运行,即使是机器,也要时常停一停,检修一下,防止过热导致设备故障。我们号称是学校,实际上是人才加工厂,说人才加工厂都是他妈的好听的,就是禽畜养殖场,越快出栏越好,不但要快出栏,还要长肉多,哪管你之后是他妈的什么样子,反正我这一阶段段已经完成任务了,不但完成任务了,而且,超额完成任务了。看!我们用了这么短的时间,让它长得这么“胖”!


学校利用中午的有限时间搞一点活动,学生欢呼雀跃,以为今天终于可以不上午自习,可以放松一下了,但是哪里想到,县官不如现管,一声令下,只有参加活动的几个同学可以去,其他的同学还是务必留在教室里上自习,眼巴巴的看着有限的几个小伙伴兴高采烈地出去了,他哪里有心思去自习,去读书。听着操场上欢快的喧闹声,一浪高过一浪的加油声,心早都飞出去了,好想偷偷溜出去,加入这欢乐的队伍,但抬头一看教室门口,班主任门神一样站在那儿,唉!没戏了!


这就是他妈的教育!似乎每个人都知道各种所谓的教育理论,说起来理想的教育,也都是一大套一大套的,但那些都只是停留在书面上罢了,停留在汇报中罢了,看看我们的现实,依然是“罐养王八”,唉……


02

微信群让学生“游街示众”


微信是个好东西,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了,还可以晒晒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幸福,自己的苦与乐。但随之微信群来了,最初还是大家说说话,交流交流,不用非要面对围坐在一起,一群人就能聊得不亦乐乎。但很不幸,微信群被应用于教育。


家长的微信群建立起来了,方便了家校之间的联系,但这种联系也让孩子的自由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了,全天360度无死角处在监控之中。微信交流群,变成了每天作业的通知群,变成了作业展示群,变成了不完成作业的通知群,变成了……


据我个人观察,老师所建立的家长微信群升级大致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老师每天通知家长布置了什么作业,于是再也不用查看孩子的作业记录本了,只要翻一翻微信,就知道了。家长很开心。


第二阶段:

老师开始展示优秀作业,被表扬的开心,觉得自家孩儿真给自己长脸,没有被表扬的羡慕,回来就开始批评,话里话外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第三阶段:

老师开始不点名地展示质量差的作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感叹居然还有这么差的作业,被批评了的孩子家长暗自庆幸老师没有直接点名,但也心惊肉跳。


第五阶段:

在微信群中点名呼叫某家长,有时间和老师联系一下。还要求旁观的家长及时通知当事人,这回吃瓜群众知道了,被点名呼叫的家长,他家孩子一定没完成作业。


第六阶段:

开始直接在微信中点名,某某同学完成作业不好,某某同学没有完成作业,并鼓励表扬完成作业良好的同学,形成鲜明对比,打造完成阶层分化。


第七阶段:

上照片!让作业完成得很差或者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站成一排,拍照片,发到家长群里,告诉所有人,看!这就是那些没有完成作业的孩子。


第八阶段:……


呜呼!这就是他妈的教育!三十年多前,我小的时候,也看过游街示众的,偷了人家老玉米的,脖子上挂一串老玉米;偷了人家毛驴的,脖子上挂上本来用来拴毛驴的绳子;偷了人的,脖子上挂一串破鞋。被人摁着脖子,手里拿着锣,敲一下,来一句,“我偷了谁谁家的什么什么了,我有罪,我该死。”


难道这家长微信群的第八阶段是上视频,让孩子举着自己的空白或者很乱的作业本,来一句“我没完成作业,我有罪,我该死……”


他妈的!改革开放都三十多年了,技术进步了,人心怎么一点进步都没有?育人!育人!首先得有对人的最起码尊重!!!


03

孩子成了写作业机器


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写作业

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

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写作业!

人生自古谁无死,来生继续写作业!


仅以我熟悉的初中为例,虽然要求每科每天作业量不得超过半小时,可是,学生不只面对一科的作业,而是四、五科的作业,而且,很多时候所谓的半小时,学霸抓点儿紧能完成,学渣所需时间就要翻倍。白天上一天课,晚上再上个课外班,回到家八九点,接着面对这四五科的作业,没个十一二点甭想睡。别和我说什么青少年应该保证九小时的睡眠,反正少一点睡眠,也不会立刻就死掉。就这样,我们的学生每天都撑着惺忪的睡眼,打着连天的哈欠出现在课堂上。以这样的状态,想让他听课能集中精力,那老师非得是神仙不可。


曾经亲见,老师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询问“昨天的作业为什么没完成?”,学生嗫嚅着解释,他是体育特长生,昨天体育训练之后,太累了,作业写了一半,早上走得匆忙,把作业本落家了。老师指责他找借口。或许他真的是在找借口,因为太多次不交作业,已经不能让人信任了,这我也能理解。我自己也曾为了戳穿类似的谎言,让学生给家长打电话,或者干脆让家长把作业送过来。


但接下来的这个老师的话,却惊得我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你看看×××,人家和你一样,怎么作业就能完成呢?中午的时间别去玩儿,吃完了饭,马上回教室写作业;中午如果还写不完,可以抓紧课间休息时间啊。课间有十分钟呢!下了课抓紧上厕所,回来之后起码还有五分钟的时间写作业。如果你能这样抓紧时间,怎么可能写不完呢?”


我的妈呀!这个说话的声音温和敦厚,却让我不寒而栗,只觉一阵阴森森的恐怖气息扑面而来。如果我是那个孩子,一头撞死的心都有,我是人!不是机器!


如果这样说,我们的老师自己一定也觉得特委屈:我这么做也是为学生负责呀,要让他在激烈的竞争中考上好高中,考上好大学,找到更好的工作,他的生活才会更幸福……这是最通常的也似乎是最有力的理由。但,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真是一回事吗?看了那么多教育经典,没看到哪个教育家把中高考成绩优秀作为教育目的。


如果我们为了某个特定阶段的目标,而大量透支受教育者的精力和兴趣,甚至扭曲他们的思想和灵魂,由此毁掉了一个独立完整健全的个体,那我们不应该反思吗?


把学生变成作业机器,把自己也变成批改作业的机器。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让他们压在作业的五行山下不得抬头,老师自己也每天埋在作业堆里,不得抬头。仿佛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而且,要主动把自己埋了,才算功德圆满。


互相折磨,一点点消耗学生的学习热情,一点点消耗教师的工作热情,这就是(他妈的)的教育。


04

我们的考试太多了!


除了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现在很多学校又增加了月考、周考,还有一模、二模,甚至为了准备“一模”,又发明了一个“零模”,不知道以后是不是还要有“负一模”、“负二模”?为了准备最后的中高考,还要有所谓的热身考,难道一模、二模不是热身?一模、二模热得不够劲儿?不弄得热血沸腾绝不善罢甘休?   


别跟我说“不考试怎么知道学生水平”,我没有反对考试,我只是反对考试过多过滥。我们带着学生学什么《孔乙己》《范进中举》,控诉万恶的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可是科举才不过三年一考,南、北宋三百二十年,也不过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我们却恨不得一天三考。你啥时候看人家蒸个馒头,一分钟掀开锅盖看八遍的?


竞技体育的“三从一大”(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差不多要被全盘照搬到中高考的备考中来了。


我们小时候,初中三年做的卷子,可能都不如现在初三学生一个月的多。期末完了,做各(地)区期末试题。一模完了,做各(地)区一模试题……如果不是时间真的不够用,那一定会每天来一套,把能找到的题都做个遍。学生做了题,做不对,看了答案也看不明白,找我来问。我告诉他这道题命题本身就不合理,所以没有必要在这些烂题上浪费时间。然而学生就像练《九阴真经》一样,走了火,入了魔,非要问我,“老师,那您说这种不合理的试题咋能做对吖?”我告诉他其实办法很简单。一听有办法且很简单,学生欢呼雀跃。我对他说:“很容易啊,你自己也变态啊,你一变态,就和这些变态的习题合拍了,你就能做对了。”


用考试代替读书,用做题代替思考,用机械训练把求知欲慢慢磨得一干二净,这就是(他妈的)的教育。


也许有人会说,照你这么说,那我们干脆就不让学生做作业,不考试了呗!你这样批判教育,带坏了读你文章的学生们。对不起,请不要断章取义,我没说不做作业,不考试,我只是反对过量的作业和考试。我相信,能够认真读得下去我文章的学生自有这个判断力。


也许有人会说,你说的这些事大家都知道,说了有啥用?别装出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样子!即使没啥用,我也得说说,宁可十年不将军,不可一日不拱卒,如果温水煮青蛙,安于现状,能忍受就忍受,我们的教育只会更堕落。我希望我的儿子能够享受到更理想的教育。


也有人说,真的很敬佩你,只有你这样有学识有胆量的老师才敢这么说。我只不过是一个一线老师,一个教育界的小卒罢了,也曾过有登高一呼,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的梦想,但现实告诉我,那只不过是清秋大梦,能听到的不过是吹过两耳的呼呼风声罢了。但有风声也是好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何尝不是人生乐事?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

众筹校长俱乐部——武汉会议分享会(12月26-28日),诚邀您参加!


教育创业者反思:千万融资,一年内钱烧光学校倒闭!我们一定要小心创业8大坑!


你看老板是傻逼,老板看你亦如是


行业丨从12个热词中读懂2016教育行业,你知道几个?


教育创业圈

众筹校长俱乐部——武汉会议

万人大校一线实战校长分享会

  咨询热线:18510129729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