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博言厚道】科学精神 人文情怀——访第六临床医学院院长陆林教授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导  语

医学部“爱·责任·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研究生专场特别推出【博言厚道】系列。活动组织研究生同学对医学名家进行专访,并将内容通过新媒体平台发送与推广,引导广大研究生思考学术理想,探讨科学人文,寻找与读写医学人的厚道精神,助力研究生成长。这期活动,同学们专访了北京大学第六临床医学院院长陆林教授。

前 言

平时偶遇陆院长打招呼时,他总是微笑得和蔼可亲。当得知这次能够面对面采访陆院长时,我既紧张又兴奋,真是难得而珍贵的机会。

采访过程中几处细节让我感动。陆院长百忙中仍提前10分钟赶到采访现场,为了缓解我们的紧张情绪,他先主动跟我们聊起了一些日常琐事,还提醒工作人员为我们这几个学生倒水,整个采访也是如沐春风。

关于自己如何走上科研之路,怎样确定科研方向,为何选择回国发展,他娓娓道来。作为科学家,提到乘飞机出差的旅途中读文献的快乐,那不由自主地扬起的嘴角,是渗入血液的对科研的热爱;作为医生,说到患者因不同原因而贻误治疗,那满怀悲悯锁起的眉头,是出于天职的对病人的情怀;作为院长,讲到精神心理在国民健康中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在该领域尚待完善,那炯炯双目透出的坚定,是不改初心的对家国的责任。

这既是一位治学严谨、思维缜密的院长,同时也是一位幽默健谈、细心周到的师长、朋友。今天,让我们来一睹他的风采。

以下内容以陆林教授为第一人称整理


科研之路 兴趣使然

国内精神科临床很多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都是从国外过来的,本土的药物和治疗方案比较少,很多疾病的药物和疗法还不是特别好。要找到更好、更新的药物和疗法,我就是从这样一个朴素的想法开始科研之路的。后来逐渐觉得,一个好的医生,一定是带着问题去给病人治病,然后在临床实践中解决疑难问题,这样临床医学才能进步。所以我希望我们将来临床的医生,都能够在临床上针对这些疾病找到普遍的规律,能够用现代的技术手段,解除病人的痛苦。


广阔天地 大有可为

我之前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后来回到中国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这是我的国家,就像我们为什么过年过节一定要回家看父母一样。就是感觉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的根基。我想不光是我,所有在国外的华人,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大部分还是愿意回国的。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肯定是有国家的,这是毫无疑问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条件确实比较好,但是中国的发展更快,平台更大,机会更多。如果说想要追求生活的舒适,美国可能比较适合。但是如果你个人想做一些重要的事情,或者希望为生你养你的民族、国家做些事,毫无疑问——回国。


重要的、未解决的即是我要研究的

经过一定的训练,你就可以看出目前本领域重要的、未解决的问题。一类问题是本领域重要的,另一类问题是本领域没有解决的,这两个方面可以成为你的研究目标,先经过一段时间对它产生兴趣,然后就可以组织资源、准备资料、花费时间和精力尽力去解决它。如果你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它就是一个新的科学发现,可以应用于实践。


重视科研 眼光长远 无限爱恋

我们北大的临床医学生,将来很有可能会是国家某医学领域的带头人。将来如果想让自己的领域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地位,你必须要懂得科研,如果不懂得科研,在国际上就没有对话的平台。科研不局限于细胞、分子上的实验,还有很多临床的科研。因此,对于研究生,无论是临床型还是科研型,科研的训练、思维、基本方法、表达方式、设计方式,都很重要。如果不重视科研,没经过科研训练,将来你也可能成为一个好的看病的医生,但是你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你很难在国际上参与对话,或者代表国家与外国同行交流。所以我们不光要看好病,我们还要知道为什么病能治好,了解它的机制,另外还涉及一些疾病的预防,甚至涉及一些新治疗方案的研发问题,都需要科研支持临床。

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要看到5年、10年以后,我们在自己的领域能够做什么?我们个人的在学术上的地位是什么?我们医院的地位是什么?我们国家的地位是什么?如果只看现在,只看到现在的辛苦、待遇不高或者科研的枯燥,那么就会失去信心,就会放弃。

医学大家、科学家,都首先是热爱自己的事业的,然后经过严格的训练。唯有热爱,才能把事业内化成自己的兴趣。你对待自己的事业要像对待一个你无限爱恋的人,孜孜不倦地追求。


加强精神心理知识普及   提高精神心理问题识别

不仅仅是精神科医生,其他科室也需要普及有关精神疾病的知识,能够及时识别这些病人,然后给予适当的治疗,或者转诊到精神科。社会大众也要具备精神心理知识,及时发现疾病,早发现早干预。比如,抑郁症的病人不一定从一开始就说我不想活了,我情绪不好;事实上有超过70%的患者表现为胸闷、头晕、睡眠问题,或者胃肠道问题,这些人很有可能到内科、神经内科、消化科、心血管科反复检查,既浪费社会资源,又给病人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痛苦。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我国对抑郁症的识别排在倒数后面几位,倒数第一位是阿富汗。

美国有一个统计数字,在综合医院急诊室的病人中,30%有精神心理问题。美国3亿人口中,终生有精神心理问题,需要经常在精神科接受治疗的人占10%。在美国和欧洲,第一次就诊能够识别出精神心理疾病的概率能够达到60%到70%,当然也存在一定的误诊率,但我国的识别率只有20%。这除了各科室医生对精神心理的知识训练不够,还有老百姓存在病耻感的原因。

有个panic attack(惊恐发作)的病例,病人发病的时候心慌,多次被120送到急诊,心内科做B超正常,回去观察几天又发病。病人说自己最痛苦的时候,就住在医院门口的招待所,只要看见急诊的牌子,心里就不慌了,在急诊室门口转一圈,感觉就好多了。后来他来到精神科,我们很快就帮他把问题解决了,现在他已经正常上班,是个不错的工程师。


努力工作 快乐生活 身心健康

精神心理问题是有一定的发病率的,中国的人口基数大,所以产生精神心理问题的人也不会少。美国精神心理问题的发病率约为20%,中国大概在17%左右,那么我们身边每100个同学,理论上就有17个人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精神病人当然是少数,大部分可能是精神心理上的抑郁焦虑失眠等,但这些对同学们的生活影响也是很大的。研究生同学们应该努力工作,快乐生活,交一些正能量的朋友,多向长辈、老师请教。老师无论教学方式如何,初衷都还是为学生着想的。在某些方面,年轻人对学习、对生活、对社会、对家庭,可能经验不足,老师的指导与帮助是很有益的。

年轻人要适当锻炼,规律生活。建议每周要有一定的锻炼时间,跑步、打球等体育活动每周要有三四次,每次30-40分钟。除了值班等特殊情况外,尽量不熬夜。晚上不睡觉的同学,有的是在做实验,有的玩游戏,这都不太好。另外,要有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系统,与父母、家人、朋友有畅通的交流,有利于预防心理问题;有些同学长期关在屋子里不出门,隔绝外界交流,这比较容易引起心理问题。如果觉察到自己有心理方面的问题或者疑惑要及时找老师或者医生,要提高对精神心理问题的觉察和意识,不能讳疾忌医。


一条原则hold住多重身份

陆老师、陆医生、陆院长是不同的称呼,或者说是身份,我觉得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把不同的角色做好,那就是尽心尽力

作为老师,要与学生多交流、沟通,把学生当作朋友,当作同事,尽力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那么你也可以称为一个好老师。

作为医生,面对病人,你看到的不仅仅是疾病,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为病人着想,从病人的角度来考虑治疗方案,努力帮助病人解决他的痛苦,那么就是一个好医生。

作为院长,一个管理者,要想着这个医院怎么发展,怎么样让大家都参与到医院的发展中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每个人都愿意为医院的发展着想。


三种品质助你成为优秀研究生

研究生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有目标。大的是人生的目标,小的是生活的目标以及工作的目标。如果没有目标,你的工作效率就会降低。有了目标,就要去做,一天做不到就一个月,甚至一年,坚持10年总会做到。有了目标,临床和科研工作都会成为乐在其中的事,而不是枯燥甚至痛苦的事。

另外,做事情一定要有毅力,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们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个事是对的,也应该做,但是没有毅力,早早放弃,留下遗憾。

第三,要向你认为或者社会公认为优秀的人学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榜样的影响力很大。对于我们科研人员来说,与一流的人交流,你才能发现自己的差距在哪里,需要努力的地方在哪里,这样才能让自己向优秀的人看齐,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结语

北医的同学们,都是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有这么好的环境,有这么好的老师,还有这么好的科研基础,所以建议我们的同学,要充分利用北大医学厚重的人文环境与良好的学术氛围,踏踏实实把学问做好,把专业做好。


人物简介

陆林,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药物依赖性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痴呆诊治转化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主任。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PI,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PI。


采访:史哥

撰稿:Yulu

编辑:Yulu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