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临时状态”的人生为何不值得过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临时状态”的人生为何不值得过

彭晓芸

 “北京生活这么累,为什么不回家乡过悠闲的日子呢?”

“我这么拼,就是为了将来可以回家过悠闲的日子啊!”
“可我没去过北上广,现在就在西湖边上叹龙井啊!”
 
这段对话是不是似曾相识?与著名的“渔夫晒太阳”故事颇为异曲同工?
有人问晒太阳的渔夫:为什么不去打渔?
渔夫反问:打渔之后干什么?
有人说:赚钱啊!
渔夫又问:赚钱之后干什么?
有人说:有钱了就可以晒太阳啊!
渔夫答:我现在不就在晒太阳?!

长久以来,这个话题争论不休,似乎谁也没有说服谁,各过各的日子呗。

1

如果你打算较真,比照自己的生活,自我审视寻思一番,或可重新发现自己:你究竟是一个享受当下的自足派,还是一个时刻处于临时状态的等待派?抑或都不是,是一个犹疑于不同状态间的动荡派?


无论是渔夫晒太阳的故事,还是当下都市青年们逃离或坚守北上广的现实选择,大概有几种不同状态:
1、享受打渔的日子,享受北上广的生活,并不觉得晒太阳和家乡的生活是享受;
2、忍受打渔的日子,忍受北上广的生活,向往和期待晒太阳的闲逸,向往回归家乡的生活;
3、直接受不了打渔的辛苦,直接受不了北上广的艰辛,未经漂泊就过着家门口晒太阳的“幸福生活”;
 
也许你没有想过第四种可能生活,既享受忙碌的状态,又享受闲暇,在他们那里,忙碌和闲暇几乎没有清晰的边界。
 

大言不惭地说,我就是这第四种人。


这大概是诸多脑力工作者兼自由职业者共有的特质。即便过去有报社这样的单位,从未坐过班的我,全然无法体验上班与下班的界限分明。有时候明明在家里,却比在报社还忙碌,只要脑子启动了某一选题程序,半夜也停不下来。

 

及至现在读了哲学,更是明目张胆地把“发呆”视为工作状态,全然分不清“思考中的闲暇”与“闲暇中的思考”。说白了,这是一种平均分配忙碌与闲暇的状态,以致于沉浸其中的人感觉不到身心状态的切换,而觉得自己过着一种均质的、等价的常态生活。

2

这引申出一个问题,有些人总会说:“熬过这一段就好了”,诸如考生们说高考后就好了,约会中的人说结婚就好了,商海中打拼的人说实现经济自由就好好读书去,抚育婴儿的父母们说孩子上学了就好了,久久不兑现制度革新的当权者说把经济搞上去就好了……

 

所有这些“如何如何就好了”的模式,无不处于“临时状态”。似乎每一个当下都是煎熬,都在为了某个未来的目标而受苦。


我的一位同门硕士师弟马德云把这状态描述为:

一些工作了的青年,生活处于一种临时状态,为将来忙碌,为将来焦虑,衣食住行用,除了衣着稍微整饬,其他无一不是将就,具体体现在食住行用上审美的无趣味。父母也依然在过着一种临时生活,“等到……就……”是他们的常用句式。(经小伙伴同意引自其朋友圈)
 
他这段话更聚焦于生活品质的将就,只要未达所谓经济自由的目标,生活似乎被“临时政府”接管了,一切皆为暂定协议,无谓长效,都在熬时日,仿佛日后的好生活足以抵消今日的敷衍。
 

怀过孕的人并不难想象处于“临时状态”的人是什么心情:每天都在想象宝宝健康诞生的情景,每天都在关注胎儿发育的状况,关切胎儿的动静……


怀孕是典型的、几乎无可争议的临时状态。而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有人天天在怀孕,天天处于待产的状态,那会是怎样的心理环境呢?

 
就有这样的人。他们的“待产状态”可谓持续一生,你看不到什么时候是尽头:
 
热火朝天干事业的时候,盼着赚够钱,“等赚够钱,我要布置一个大书房,像你们读书人那样读书写字,过高雅的生活”……
真赚了钱了,大书房也有了,又说:“要是像你们文人那样,勇于追求爱情多好啊,红袖添香方为读书佳境啊,可我重情重义,岂可抛弃糟糠之妻”,说罢拂袖而去,打麻将去了,没翻过哪怕一本机场读物……
 
高考前盼着上大学,上大学盼着工作,工作盼着退休,退休怀念工作,甚或,退休了开始进入恐惧死亡的无所事事……
 
一些女青年盼着结婚,结婚前一切都是临时战备状态,打扮得花枝招展,连妆也一刻不能卸下,说话轻声细语、嗲声嗲气,恨不得上个声艺形体培训班集训一下,然后,只要钓上金龟婿,花枝招展的秘笈速度更换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婚姻保卫战,河东狮吼……
 

为公允起见,设想一段男青年的:追求姑娘时十万分之殷勤,甜言蜜语,24小时待命,工作抛之九霄云外,美其名曰临时状态,老板责备也以“临时而已”为自己脱责,及至结婚,又进入疯狂临时工作状态,这下是“老婆,等我赚够钱,陪你去玩”……很快,连话也懒得跟“老婆”说,婚姻生活又成为了临时状态,这乌泱泱的沉闷婚姻何时是个头啊……

3

            拼命40年,无所事事15~20年,还是把退休的悠闲状态平均分摊到工作的那些年里好呢?


临时状态,若果真是临时,而非“永久不幸福”状,或可视为主动的“延迟满足”。一定程度的延迟满足,有助于更有计划地达成目标。所谓“拖延症”,多是无法延迟满足导致,很多人倾向于先满足心理的舒适区需求,把有难度的任务排在舒适区之后。
 
而那些几乎没有拖延症的人,往往并非由于他们自控力更强,而是同样的任务,在均质生活态的人那里,不存在与心理舒适区特别对立的排斥感。当然,也有靠意志力强行控制自己按时完成任务的人,不过,他们生活中的愉悦感就没有保持均质状态的人那样饱满。
 
何谓“均质态”的生活方式?这是我发明的一个词,用以描述将生活过成质量较为均等的每个当下的那种人生态度和状态。
 

这源自著名怪才设计师Sagmeister 的一次TED演讲 The power of time off(休假的力量)的启发。

每隔7年,设计师Stefan Sagmeister 就会关闭他在纽约的工作室,休假一年,以恢复他的创作灵感。他向现场听众幽默地陈述了休假的力量,并展示了一系列因休假灵感而创造出来的作品。

与创造力有关的工作,8-1>7 并不令人惊讶。即便是体力劳动,加班压榨劳力攫取利润的,是老板,而工人个人的生命质量并未提升,倒很可能因过劳而透支。只不过,对创造型工作而言,老板想压榨也未必能如愿获利。

如果你是自己的老板,大可放自己的假,如果不是呢?

第一,尽力让老板看到8-1>7 的效应;第二,拥有炒老板鱿鱼的能力。

4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提到过,未来或许是一个斜杠青年的时代。

想要拥有炒老板鱿鱼的自由,最可能的路径就是,你具备在多个行业就业或创业的能力,或者,你拥有在某个行业无可取代的竞争力,你永远处于这个行业的领先位置,并且,你确保这个行业不是人工智能即将大规模入侵的行业。

最低限度,你不必为一份工资而透支未来的成长空间。当你拿出80%的精力保住当下的工作,很大可能是,你将比那些拿出50%的精力工作,30%的精力用于充电的人更快被就业市场淘汰。
 
这是一个挺残酷的现实。未来的趋势很可能是,在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之前,体力劳动的价格仍持续攀升,而“不上不下、缺乏创造力”的白领工作将面临最为尴尬的局面。据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的数据显示,在美国,非常规认知型工作以及非常规手工型工作自1980年后逐步增长,而常规化工作则一直维持几乎不变。

非常规认知型工作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思维方式比花费的时间长短更重要。越过1万小时定律门槛之后,显出差异的,是认知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思维和认知无“临时状态”,一个人如果不能保持思维水平的前后一致性,将很难在工作中靠临时调动产生灵感和发挥创造力。
 

即是说,高度依赖于非常规认知能力的工作,将促使人追求生活与事业、闲时与工作的述行一致。一个敷衍生活的人,是不可能有卓越的工作能力的。

5

硕士毕业的时候,我曾在日记中告诫自己,不要连续读书,要在经济上自立,要找份有利于准备读博的、有自由时间的工作,于是,我找了纸媒的工作。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心态,颇有一种“临时状态”的嫌疑。

 
不过,工作真正开展起来时,我发现一切“临时状态”都不可能做好一份工作。
 
彻底抛弃那种“等以后…就…”的临时心态,当我把媒体的工作当作学术课题那般较真来做,把怀孕当课题来研究,以学术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打无准备之战,这时,我发现,就算长期做媒体,也可以永无止境追求业务精湛,我发现,据说百分之五十的妈妈要得的产后抑郁症,在我身上一点踪迹也没有。我能愉悦地把每一个当下体验好,完成好。
 
摆脱“永久临时状态”的自欺欺人,需要我们不把“以后”视为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即便对未来有所憧憬,将未来的一切馈赠视为生命的惊喜,远远好过总在“等以后”,总在把以后的好运气视为今天忍受煎熬的理由。
 
“临时状态”容易让人陷入等待“雪中送炭”的外在依赖中,却无法过好自己的内在。何不把每一个当下过成绸缎一样华美的时刻呢?

至于令人陶醉的爱情、相濡以沫的伴侣、道路开阔的事业、情投意合的小伙伴们……一切需要“他者”的美好,统统放入“锦上添花”的筐里,生命可以有惊喜,却不会有焦躁的沮丧。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欢迎朋友圈直接分享,其他转载需联系授权白名单,未经授权转载、盗用者,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联系方式:本号微信私信:pengxiaoyun-talk  名称:彭晓芸

上期读者留言精选:Albert

在当代全球化进程下的中国,就大部分城市人口而言,得益于社会技术手段的进步与普及,从表面上看似乎过着现代化的生活,但因没有广泛的宗教信仰基础和真正的人文主义启蒙的洗礼,内里的精神寄托却仍只能维系着老旧的宗族社会传统。加之社会保障制度对和弱势群体的分配不公,于是在个人要进入新的秩序体系过程中,各种打着漂亮理想名义进行的算计和撕逼、投机和凑合就见惯不怪了,甚至乎是在所难免和必然的。由此而产生的种种“情感困扰”及之后的“病急乱投医”,就更是这一方土地的风俗民情了。如此,代表个性独立自主的浪漫主义爱情,在这个国度就只能演化成一种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了,而个体的幸福感则就是一种不合时宜的论调了。


上期文章点击可读:多数所谓“情感困惑”,还没自由到拼爱情的程度

延伸阅读:先把自己活成一个圆,再遇见另一个圆

END

 

我问彭晓

     思考可以分享,人生无法指导,欢迎到分答问我:儿童教育与终身学习、情爱关系里的心理与道德、媒体现象、社会热点冷思考……哲学沉思及何谓“好生活”相关话题。

识别右图二维码可提问。

【芸思享】致力于建构公民理性的思想型个人自媒体。

彭晓芸简介:曾供职南方报业、时代周报、凤凰网、央视经济频道等媒体,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在读博士生。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