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这个疾病连凯特·温斯莱特都未能幸免|一直被忽视的进食障碍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在那样一个吃不饱的年代,中国人见面都会来一句:“你吃了吗”,吃在当时人的想法中就是为了填饱肚子保障生命,可以说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了。


可当迈入这个吃喝不愁的新时代,吃不吃、吃什么、怎么吃,这样一系列简单的问题,却成为很多年轻女孩为之苦恼不已甚至痛不欲生的艰难斗争。


正如很难想像一只讨厌水的鱼还能不能生活下去,当有一天人类和食物不能和平共处会发生什么呢。可现在就有那么一些人,与食物发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个战争其实是一种有关吃和不吃的精神心理疾病——进食障碍。


01

进食障碍是怎么一回事?


可能很多人都会很难理解,进食怎么会有障碍呢。饿了就吃,不饿就不吃,这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了。其实,从专业角度来解释,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ED)指的是以进食行为异常为显著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或许这样的解释你还是一头雾水,那么就不妨从它的表现来说起,进食障碍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少吃甚至不吃的厌食症,满脑子都是吃,吃完又催吐的贪食症,以及不停吃吃吃的暴食障碍。


据有关数据统计,世界上约有 3% 的青年及成年人患有严重的进食障碍症,其中年轻人占了 10%,而男女比例高达 1:10。


在中国,尽管尚未有关于进食障碍流行病学的权威资料,但近年来一些对女大、中学生进食态度的调查显示对体形的过分关注及节食、暴食行为相当常见,进食障碍的检出率也在2.8%至4.98%之间。这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进食障碍患者都是年轻女性。



在 “好女不过百”、“要么瘦,要么死”等各类减肥口号的狂轰乱炸下,对于大众来说了解最多的可能就是厌食症了。它的全称是神经性厌食,顾名思义,患有厌食症的个体会因为强烈恐惧体重增加或变胖严格限制进食甚至不进食,最终造成身体极度消瘦和严重的营养不良甚至是死亡,而上述的口号可谓一语成谶,厌食症致死率高达10.5%。


“在我小的时候,我从未听见任何一位女人对我说‘我爱我的身体’。我的妈妈没有,我的姐姐没有,我最好的朋友也没有。”


“当我很重时,人们告诉我,你长得那么漂亮!只可惜你脖子以下有很大问题”


凯特·温斯莱特


说这些话的是凯特·温斯莱特, 那个在《泰坦尼克号》中勇敢善良的Rose。极少数人知道的是,在她 15岁时体重就达到90公斤,被同学起了个“鲸鱼脂”(blubber)这样的侮辱性绰号。而她因为过度在意自己的形象,曾经连续数月只靠苹果度日,并过度使用减肥药和泻药去减肥。


幸好,她对于瘦的执着并未持续太久,她勇敢的质问自己:“你在干什么呢,你只是真地饿了。” 


很多人减肥的初衷往往只是想变瘦一点,殊不知反而会深受其害,凯特接受采访时的那句“我接受我的身体,我接受我本来的样子,并努力使之变得最好。”可谓是一股清流。


相对于“吃太少”的另一个极端就是吃太多,这是另一种很常见的进食障碍——神经性贪食的表现。对于她们来说,吃就是生活的全部,饿了吃,不饿也吃,高兴吃,不高兴也吃,唯一不吃的两种情形,只有:睡着了或者撑得胃痛了。


我们所熟知的戴安娜王妃就曾是一名贪食症患者,据她的回忆性传记里说,“贪食症很可怕。非常可怕……在游轮上,一天会发作四次。我会狼吞虎咽掉我能找到的一切,两分钟后又感到恶心,非常疲惫。”


戴安娜王妃和威廉王子


另一种可怕的行为也会在暴食之后出现,贪食者他们通常会由于胃痛或者担心体重增加,会采取呕吐或使用泻药来实施清除行为。


对于她们来说,吐完以后心理会感觉比较舒服一点,虽然充满罪恶,但至少把吃下去的都吐出来了,也就不用担心体重增加,而据调查这种暴食—清除的循环每周至少会重复几次。


和厌食症不同的是,由于有此障碍的个体几乎总是会隐瞒她的暴食和清除行为,而体重也和正常人相差不大,往往很难被发现。


事实上,最大的危险正是在于进食障碍这一人群的隐蔽性,由于最早可见的问题常为消瘦、便秘、呕吐、闭经等症状,且患者对其心理体验又有意隐瞒,故多就诊于综合医院的消化科、内分泌科、妇科和中医科等,导致延误诊治;此外,由于ED的早、中、后期都易合并抑郁或强迫症状,即使在精神科也常会被单纯按照“抑郁症”或“强迫症”来诊治,而忽略最根本的心理病理。因此,进食障碍一直被临床医生视为“精神病理学中最令人失望和顽固的疾病之一”。


02

进食障碍绝不是“想瘦”那么简单



想要变得更瘦可能会导致进食障碍,但绝不仅仅只是想要变瘦那么简单。北大六院进食障碍门诊的心理专家张大荣教授谈到进食障碍就说:“社会对某种体型或面部特征的追求对年轻人造成了很大伤害。它未必是决定性的因素,但它肯定是一个重要因素。”


  1. 社会文化因素


    在现代社会文化观念中,常常把女性的身材苗条作为自信、自我约束、成功的代表。青春期女性在追求心理上强大和独立的时候,极易将目标锁定于减肥。而媒体大力宣传减肥的功效,鼓吹极致身材人人皆可拥有,也让追求完美、幻想极致的女孩容易陷入其中。


  2. 个体因素


    进食障碍的患者中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和部分脑区的功能异常,进食障碍患者也往往具备这样的特点,他们追求自我控制、追求完美和独特,爱幻想,不愿长大。在青春期时容易表现出自主性和依赖性的强烈冲突,引发进食的问题。


  3.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在进食障碍的发生、发展、维持和康复中都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张大荣就介绍道,有约三分之一的厌食症患者,发病原因是出于对某种压力的“反抗”心理。比如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控制,过度保护.使得孩子产生了对抗心理,孩子为了表示自己已长大常常向家长的权威发起挑战,“你让我多吃,我偏不吃”。


03

如何战胜进食障碍?



如果你生活在进食障碍中,你该知道那种对身体的失控感有多可怕。但是,不管你和它纠缠了多久,对它有多恐惧,借用张大荣教授的一句话来说:进食障碍是可以被治愈的。

 

在这里小编一脸严肃脸地告诉你,如果你觉得你可能有进食障碍,或者有这种趋势而不知所措的,请一定要重视,就医才是首选途径。进食障碍需要的是一对一的专业治疗,而只有专业人士才会同你讨论体重和营养的问题,并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具体的解决方式还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 制定规律的进食计划,并遵守


    一日三餐最好要安排在固定的钟点,养成定时进餐的习惯。吃饱了,就停下,阻止自己吃得过饱。


  • 调整自己的认知


    你要找出进食障碍强加给你的诸如‘瘦就等于一切’‘要么瘦,要么死’等不合理的信念。你要学会真正的去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去爱自己的身体。 


  • 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


    有这样一种说法,“从外往里看,看不懂;从里往外看,说不清”。这是对进食障碍的精彩描述。但我们不一定非要人们理解我们,只需要他们相信支持我们,包括朋友、家人、一起奋斗的病友,而这对康复很重要,你本就不必孤单一人的去对抗进食障碍。


参考来源:

《凯特·温斯莱特谈身体与减肥:我很满意自己的不完美》.凤凰网.

张卫华,张大荣,等.进食障碍患者的异常心特点.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9),596-597.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理解DSM-5精神障碍》(夏雅俐 张道龙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往 期 精 选














公众号ID:didixinli

只提供专业心理诊疗服务

的的心理官网:www.didixl.com

投稿:xiaoliqiang@didixl.com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