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原创音乐人」邵夷贝:我在用音乐实现我的新闻理想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姐不是富二代、也没傍大款,每一分钱都是扯着嗓子赚来的,花得也惊心动魄、谨小慎微,终于维持了温饱并将唱片母带捧在了手心
                                          ——邵夷贝

1

邵夷贝,昵称邵小毛,1983年12月27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北大新闻系毕业。原创独立音乐人。文字、绘画、戏剧创作者。深受中国式传统家庭教育的影响,尽管从小学习优秀,但“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比邵夷贝优秀,这也让邵夷贝取得再好的成绩内心深处总有一种“不自信”。以青海高考状元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高考作文满分,那又如何呢?曾有一批网友骂她唱着公平却高考“跨考”

邵夷贝自评“特别摩羯”,闷骚,私底下基本不怎么说话,跟微博上的段子手形象相差甚远。但初中那会儿,性格特别开朗,“说了这辈子最多的话”,留着男生一样的短发,被低年级的学妹送过情书。

她笑说也不知道是不是被星座坑了,在得知自己是摩羯座后,整个高中就变得沉默寡言,酷得要死。主要还是因为迷上了摇滚乐,觉得那一卦的都要酷酷的。

成绩一般,“但是关键的考试总是发挥得挺好,不知道为啥”。相比读书考试,更喜欢思考人生。当时同学、老师看她都看得有点懵,老师找不到她人,问她去哪儿了,同学会笑答“思考人生去了”。

过了一段自由日子,800字的作文会写一首《失乐园》体的长诗,把老师弄得崩溃又佩服。还做过一本手写的诗歌、小说集,在年级里传阅。现在她会感慨当时的自由:“那个年龄段对文字没那么多要求,觉得有特点、有个性就可以了,现在要求多了,写起来就会比较拧巴。”文艺青年为了心中梦想,也能生生复读一年,只因“当时太想来北京读书”。结果是她成为当年的青海省状元,考入北大新闻系,后来又在中国传媒大学读了研。

2

邵夷贝:我学了整整七年的新闻,如果不是阴错阳差,可能会和在座的很多人一样成为一个媒体人。我曾经在很官方的地方媒体工作过三个月,这三个月给了我非常大的影响,使我彻底破碎了自己的新闻理想,具体原因相信大家都懂。

但那时候并没有自媒体,并没有今日头条,但有一个非常好的存在,叫独立音乐,或者叫地下摇滚乐,我看到很多我非常欣赏的作者,非常欣赏的音乐人,通过创作来传达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态度。

受他们影响,一个新闻毕业生,变身独立音乐人,后来发现,那其实等于是载体放在新闻上的一种自媒体,这种自媒体就是独立音乐。通过音乐我发现也可以通过自媒体方式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

邵夷贝:我和同学是完全不一样的状态,他们全都非常支持我,也会很羡慕我,说“我们都去生存了,你还在替我们完成理想”,大家的给我的支持让我觉得挺幸运的吧,我也很珍惜自己还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状态,我会坚持下去,不辜负大家。

我写的好几首歌都是在反思教育,尤其我是学新闻的人,觉得学了完全没有一点用处。我去实习过,在工作中新闻理想被打压得特别严重,我觉得还不如我自己独立。文凭其实不是那么有用,互联网时代真的是靠能力说话的,只要有才华,无论怎样你都能浮出来。但是大学最大的好处是,认识了一些共同爱好的朋友,我们都是奋斗过高考,有同样的喜好,成为了一生的朋友


3

如果以豆瓣音乐人的小站关注人数来衡量,邵夷贝是当之无愧的“豆瓣一姐”:有近20万人关注她的小站,比排名第二的音乐人多了三成... 但即便有着“北大才女”的身份,和大部分走红的艺人一样,邵夷贝也曾面临较大的争议:尽管《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引发了很多文艺青年的共鸣,但亦有很多乐评都对邵夷贝的“音乐才能”表示质疑。

2010年发布第一张个人唱片《过家家》,

2012年发布第二张个人唱片《灰色人种》。邵夷贝第二张专辑《灰色人种》中的《灰色的孩子》和《时过境迁》等歌曲有着对时代的拷问,对环境破坏的反思,是人类之于自然的呐喊。有些人如星辰渺小,却高举着区分黑白的杖。说起她音乐里的人文关怀,那就不得不提起电影《魁拔2》的片尾曲《镜心之歌》“我是天上一颗冰冷的星,默默注视着你。”她说这首歌献给汶川和雅安,每一个逝去的人都化作了天上的一颗星星。

《时过境迁》MV

她说她是在用音乐记录历史,于是她写下了《现象2009》、《2011幸福与尊严》。她还在动车失事后写下了《正确死亡方式》,以辛辣的歌词讽刺了“危险的全新种类。”有人说她这是借助时事新闻在炒作自己,但对于北大新闻系毕业的高材生来说,这是邵夷贝最具人文关怀的独特视角,她知道听众所关注的焦点,她以自己的方式记录历史。

邵夷贝的歌词中所选取的意象,不是俗套的大雪、鸽子等等。她歌词中的韵味值得细细品味。在《过家家》的专辑中,她不光反思时代,记录历史,更揭露的当今社会的诟病。她敏锐观察,写出了国人的劣根性,在社会中懦弱的妥协与服从。至于是谁偷走了你的时代?谁让你在现实中哭着学坏?不妨问问自己,因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邵夷贝是时代的歌者,是女文青在谱写音乐里的人文关怀。

4

时隔三年半,当初的大龄文艺女青年邵小毛要重新出发,开启了她的首轮专场巡演,也是她的概念专辑《新青年》首发巡演,对,已经是新青年了。每一场演出不仅是简单的音乐表演,也是多媒体叙事音乐演出。歌词共计2580个字,整整写了三年,直到进棚录唱的最后一刻还在修改。不是创作上的纠结,而是这三年,对我而言是经历和心智上的迅速成长。每次重看歌词,都清楚地看到观念有变,于是把这些变化修改进去,既纪录了“青年A”,也记录了她自己。

邵夷贝说,新专辑历经3年,自己在音乐中更加丰富,除了清新,也有摇滚和迷幻,是自己尝试最多的一张专辑。歌词坚持直白、写实、生活化的风格。这几年,邵夷贝的生活价值观有了不小的变化,以前总想能有什么条件和环境为自己服务,现在则是思考自己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对别人的要求不多了。也曾经有怀疑自己的时候,就如新专辑中的青年A一样,也有低潮的时候。所以《新青年》是一张概念专辑,是描写成长的过程,从第一首歌到最后一首歌,是讲青年A从童年到上学、到工作、到自我找寻,有时间线索,每一首歌可以单独拿出来听,但整体是按年龄段在叙事。

“姐不是富二代、也没傍大款,每一分钱都是扯着嗓子赚来的,花得也惊心动魄、谨小慎微,终于维持了温饱并将唱片母带捧在了手心。”这是邵夷贝的《新青年》专辑发行时写下的一段话。

为了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这张专辑,邵夷贝准备了很久:创作历时三年、唱片制作耗时两年、唱片设计历经半年、唱片投入20万元,三年的投入,对邵夷贝而言,是人生经历和心智上的迅速成长。

尽管《新青年》制作中途也遇到了资金问题,但邵夷贝还是带着骨子里的韧劲,用她热爱的音乐坚持了下来。这张概念专辑的诉求,描写了普通青年对自我以及生活方式的探寻过程,对她来说, “年轻”便意味着热情好奇、自知愚蠢、精神饥饿和无限的可能性。

这张专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青年A,从童年到差不多三十岁,经历着国家的剧变与自我的迷失与找寻,不断地选择着生活的方式与做人的原则,终究成为一个外表温润但内心坚硬的家伙。

专辑按照时间线索、用歌曲逐步展示了这个家伙的每一次内心变迁,是一张纪录片式的唱片。

之所以叫做《新青年》,是因为专辑的最终,青年A彻底告别了青春期、成为一个名正言顺的“青年”。对成人社会的不适以及后辈才俊的无意追赶,使得这个“新青年”尴尬地新鲜着,在丛生的矛盾中平衡着、活着。

这是一段异常普通的人生。

新专辑中有一首歌叫做《现代病启示录》,邵夷贝说写这首歌是因为她觉得互联网时代大家都不适应,生活方式都改变了,最初想写的很搞笑,写完之后觉得现代人很可怜,比如离不开手机,“中年危机”,“青年抑郁”,所以写到副歌部分就转向阳光范儿了。邵夷贝说自己也是轻度手机控,但是写歌的时候会关机断网,哪怕得罪好朋友,好在朋友都了解自己,能包容她活在自己小世界里的状态。

没有大起大落,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普遍意义上的成功与失败,甚至没有经历一个“小镇青年”到“城市青年”的环境剧变。上学、考试、毕业,随后便陷入为生存而无法挣脱的重复的日常。和任何传奇故事和励志偶像都不一样。

平淡地看着时间撤掉了温室的塑料外壳,社会带着他的锋利与重量呼啸而来,当头一棒、大梦初醒。怎也停不住慌张,无措地面对生活的选择,三观尽碎、矛盾满面。

这便是这张关于“青年”的概念专辑。歌曲按照时间线索,从童年、受教育、进入社会到融入社会,不同阶段关联一首歌。它围观了一个生来“高兴”的人,如何一步步丧失了“高兴”的能力、然后探索“高兴的活法”之过程。

5

这需要一个很疼的过程——频繁的取舍、多种关系的平衡、有跌倒有爬起、有忍受有收获⋯⋯

最终,可能会寻得一种看似“伤害最小化”的生活方式,然后变得情绪稳定、云淡风轻、不再为任何悬而未决的事情忧心忡忡。

但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热情好奇、勇往直前的冲动。

“寻找生活的方式”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这张概念专辑的诉求,便是描写了普通青年对自我以及生活方式的探寻过程。——记录和反思“年轻者”的成长,执着追求“精神”上的“永远年轻”。


我从不将“永远年轻”当做对成熟的指摘。

成熟很好——睿智、高效、稳定、人脉丰富、满腹人生精华、令人羡慕。

但没有人是真正成熟的,不确定和犯傻的选择如影随形,只有隐藏深浅的区

别而已。

对我来说,“年轻”意味着热情好奇、自知愚蠢、精神饥饿和无限的可能性。

与年龄无关,只是一种自我认定。

最终,这张专辑里所写的普通青年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勇于自由选择、并勇敢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

看似普通,却绝不放弃内心深处的“不普通”。
从不否认自己略显粗糙的年轻。
酷炫极了。


自信又自爱

面对这个看上去不那么美好的世界

她仍在认真地活着

A

BOUTMUCIC

背景音乐

《 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  》

王小姐三十一岁了

朋友们见到了她

都要问一个问题:

你什么时候打算嫁呢?

可是嫁人这一个问题

又不是她一个人可以决定的

她问她爸爸

她问她妈妈

他们都说你赶紧的

你看 你看 你看人家那那那那那那那那那

你看 你看 你看看那那那那

大龄文艺女青年

该嫁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是不是也该找个搞艺术的

这样就比较合适呢

可是搞艺术的男青年

有一部分只爱他的艺术

还有极少部分搞艺术的男青年

搞艺术是为了搞姑娘

搞姑娘又不只搞她一个

嫁给他干什么呢

搞姑娘又不只搞她一个

奶奶奶奶奶奶的

朋友们介绍了好几个

有车子房子和孩子的

他们说你该找个有钱的

让他赞助你搞创作

可是大款都不喜欢她

他们只想娶会做饭的

不会做饭的女青年

只能去当第三者

不会做饭的文艺女青年

只能被他们潜规则

奶奶奶奶奶奶的

这一首歌纯属雷同

如有虚构实属巧合

请不要自觉对号入座

然后发动群众封杀我

你看 你看 你看她只会做西红柿炒鸡蛋

你看 你看 还要就着方便面

那是非常好吃的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那是非常的好吃的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mia


正在浏览此文章

- THE END -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