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多校划片”:不是废掉你们的学区房!而是全面“学区房”!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2017年注定是个不平静的一年,昨天,教育圈发生了一个重磅新闻——幼升小学区房多校划片可能就要实施了!


节奏是这样的,上周四五,住建局约谈了北京8家房产中介,针对学区房“恶意抬价”问题作了讨论,细节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正式开始针对“天价学区房”进行干预和管理

 


紧接着,一个双休日过去,就在昨天(周日)晚间和今天(星期一)上午,多家媒体放出关于学区房的报道,大致内容如下:

 

1、《北京日报》3.26——“未经同意,中小学不得与房地产商合作办学”

2、《光明日报》3.27——“北京扩大多校划片范围 “组合拳”遏制择校焦虑”

3、《华尔街见闻》3.26——“已购学区房或贬值,北京教委夜推划片新政”

4、《中国青年报》3.27——“北京将新增三十余所优质校,明令中小学不得与房地产商合作办学”

5、《财新网》3.26——“已购学区房或贬值,北京教委夜推划片新政”

6、《中青在线》3.26——“北京市教委:中小学不得与房地产商合作办学”

7、《中国青年报》3.27——“北京将新增三十余所优质校”


新闻报道的媒体的数量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省份的媒体也开始依托北京的政策分析本地政策,比如《经济参考报》发表了“北京厦门等多地新政连发,全面围堵投机购房”,政府对于打击哄抬学区房价实现投机购房的力度是史无前例的。

 

“多校划片”真的就这么厉害?“学区房”真的要降价了么?


小石头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新闻精华是什么?

 

1、通过“多校划片”这个技术手段,整治幼升小择校热控制学区房价格——人话讲就是房子以后对应的小学有好有坏,不能给你保证了;

2、持续在教育资源上做工作,拉动差的资源增加好的资源——说了很多年,一直在做,有效果,但并不快,也不可能很快;

3、名校不得私自与地产商合作办学,学位房未来基本稀有



二、“恶意抬价”确实影响“学区房”,但不是主因

 

房产中介当中确实存在夸大、虚假等方式促成买卖的行为,比如他会说“xxx小学每年有30%的孩子去到了xxx中学”、“买了xxx房子就一定能上xxx小学”,他们故意隐瞒了小升初派位的随机性和幼升小单校划片超额时候的入学顺位的问题,当然这些行为大部分属于个人行为,中介机构也在治理和解决,但真正决定学区房的价格主因,显然是教育资源的差距。在这方面,教委领导们一直努力去均衡资源,好的资源带动差的资源,但让家长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一两年内能够起效的,至少要给学校3-6年,出现成绩和口碑的改变,才可能有效果。

 

所以,单纯从中介和入学方式上进行改革,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就像胃疼只吃去疼片一样。

 



三、“学区房”价格会降吗?不一定!

 

但从幼升小来看,高价学区房基本都是那些知名小学的对应房产,但其实每年买到这个学区房,并且有资格入学的孩子中的一部分,也是很难进到这个小学的,原因就是每年小学的学位都有限,周围符合资格的人都超过了小学学位数量,这就注定有一部分孩子需要调剂到其他学校,官方给的政策是依照“入学顺位”入学,但其实这个顺位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怎么执行的。

 

所以学区房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决定性的意义,去年北京生了20多万个孩子,但现在全北京小学生在读也就只有十多万(算远郊),幼升小的资源稀缺,优质资源稀缺是普遍现象

 

因此,现在持有优质小学对口房产的家长,就算是面对“多校划片”,他们会考虑降价处理吗?估计不会吧。

 

但北京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不只是同一个区里面的不同学校不均衡,海淀跟西城的整体实力比东城都不只是高出一点点的问题,更何况跟石景山,丰台这样的区对比,“多校划片”最多是把家长的焦虑从“怎么去到某个小学”转移到“怎么进入某个区”,在这样的刺激下,没准海淀和西城的低洼地区的房价会提升。

 

而就算是原来的高价幼升小学区房不再对应牛小学,瞬间“一败涂地”,但小升初的划片依然在,95%派位的情况下,小升初依然需要房产解决一部分焦虑,价格降低实属一厢情愿。

 

总的来说,小石头觉得,高价学区房再涨的可能性不高,降的可能性也很低,而低价的学区房要看具体的划分,部分低价房可能迎来新的涨幅,海淀和西城可以算作全面学区房,资源均衡不解决,其他区不尽快缩短跟海淀西城的差距的话,房价很难通过调控手段得到控制。




四、“多校划片”定了吗?显然没有

 

政策是非常严格的事情,看不到红头文件的话,所有的报道都是推测。

 

媒体报道都是基于采访得到,给了我们一个大方向,到底如何实施什么时候“逐步”还是“一刀切”具体对应规则

 

这些都要等4月中下旬各区教委的红头文件或是北京市教委的文件。因此现在焦虑还有点早,我们需要想好对策。

 


五、家长该如何抉择?

 

家长需要明白几个问题:

 

1、不管怎么划片,优质学位不变,只是改变途径,有人进好的就一定有人进坏的;

2、义务教育阶段(中考之前),国家是铁了心不让大家凭借资源和成绩入学的,抗争没有好果子吃;

3、我们可以控制的资源是我们当下必须控制好的——民办资源、学习能力和择区

 

民办资源即包含民办校,也包含机构的学习资源,民办校可能是避开摇号风险的唯一手段,机构资源在减负的小学情况下,决定了孩子的真正差异,同样都是补课,有的孩子可以很优秀,有的孩子上了白上,为什么?

 

学习能力决定了孩子的“抵抗力”,在小升初及以后,只有孩子牛才是一成不变的资源,孩子的成绩和择校摇号风险呈现负相关,孩子学习能力越强,受到择校带来的负面影响越少。最近越来越多拿到校额到校的学校开始沟通小石头,他们当中的部分还是非常有想法且有信心做好未来的教学工作,你不跟上时代,你连去原来的弱校拿到校额到校的机会都没有,说白了,真正失败的人很少完全是因为政策,主观努力和成绩结果至少占了80%。

 

择区显得很重要,学户籍的影响比政策还致命,同样的努力,在海淀西城和在石景山一定不是一个结果,这是整体资源氛围决定的事实。



综上,自我学习是第一,择区是第二,把握民办资源是第三,学区房从来都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但因为懒,因为对学习的不懂,对教育的茫然,我们常常把本来没那么重要的“学区房”当成了“救命稻草”,把“去疼片”当成了“良药”。

 

但也依旧不得不吐槽一下,这样的北京既不给大家明确的考察,也不让你有明确的房产资源,留给家长的,都是不对称的信息,想在这个时代的北京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实在是太考验为人父母的努力和智慧了。

 

但谁让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呢?

 

还是之前那句话,最好的“学区房”,永远是一个学习型的家庭,没有之一。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