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眼见不为真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1、开篇: 找到一篇发在中青报上的文字看了几眼,一会准备再细看看。先将百花版《红楼梦》第七十六回按语放上(见2)





2、百花版《红楼梦》第七十六回按语:

贾府的景况已不如过去,贾府的节日也不是从前。

联诗帮助黛玉摆脱了伤感的情绪。



3、自由谈:《眼见不为真》

眼见为真的情况多,不为真的时候也有。

你明明是眼见着朝某个方向走,可心里却很清楚不是,这便是平时常说的“转向”。比如我,在陌生的地方转过,在熟悉的地方也转过。

太阳不用说,更是典型的例子。地球绕着太阳转,每天是地球的转动,却看成是太阳的东升西落。

魔术都知道是假的,可看上去却比真的还真。

(转移话题谈谈《红楼梦》的阅读)

看看那篇发在中青报上的文字吧:

文字发在中青报2016年10月17日10版,题目:我不主张青少年过早阅读《红楼梦》。作者是浙江一位中学教师。

作者写此文,是因为中青报“教育圆桌”栏目刊登的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的《“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一文。

文中引用了朱永新的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对朱永新这话我保留意见。

本文作者的态度是不主张青少年过早阅读《红楼梦》。

作者的理由之一是读过《红楼梦》的孩子们的收效不高。针对某位老师举出的他的学生在作文中对名著语言的运用,文作者不同意这位老师说的学生的文字充满“诗情画意、真情实感”,而是认为“看似华美的文字背后,是真情实感不足,矫揉造作有余”。

作者的比喻如何?我们看:

“有如奉上一大桌山珍海味,让肠胃功能不健全的人来享用,对他来说不是美味,而是一种负担;硬要张嘴吞下去,其结果可能是肠胃功能更加失调。”

难道山珍海味不可以挑拣着吃?我看可以。

作者的另一个顾虑就是担心有副作用:“硬着头皮阅读的结果,可能是宝物没有发现,捡到的是一地鸡毛”“不一定有利于培养 孩子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悲伤情绪的过早体验与感染,一定会影响他精神的发育与成长”。

我注意到他文中举的一个例子,他说有一位女生,性格十分敏感而细腻 ,因为迷上台湾一位女作家的情感作品而难以自拔,最后因为情感问题服毒离世。

看红楼担心副作用,那看台湾女作家作品的副作用又如何办?看其他作品的副作用又如何办?

文作者其实也摆出了两个问题:什么时候读和如何读。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可以统一起来的。

还是先看作者说的:

“我始终认为,儿童的成长离不开阅读的滋养,但是要引导他们去接触与拥抱正面的、阳光的、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多一些温暖,多一些希望,多一些前行的动力。”

难道《红楼梦》没有正面的、阳光的、积极向上的?非也。既然别的作品可以引导,为何《红楼梦》就不可以引导?为何就不能看见《红楼梦》的积极的、向上的地方?

文章的最后,作者建议社会的有识之士,建议一线的教师们承担起阅读引导责任,他说:“这需要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首先是一个合格的阅读者。”其实有这句话,做到这句话才是问题的关键:不是青少年可不可以过早阅读《红楼梦》,而是早读的保障和引导能不能跟上。如果这种保障跟得上,那再早一点接触《红楼梦》都问题不大;要是跟不上,到了大学也未必能读通。

再往远一点说,即便是《红楼梦》的字全都认识了,整部的红楼读了很多遍了,这也不能说明这就是把《红楼梦》读通了的呀。

染泥公众号信箱:xudezhong96@163.com

电话:13613261643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