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我们没有给孩子最好的东西——陪伴和爱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很多家长在陪伴过程中是人在心不在,那其实是心灵的缺席。比如陪孩子去游乐场,不是同孩子一起玩,而是在旁边刷手机看着孩子玩,还喊着‘要小心哪’,孩子们其实很渴望和父母一起玩。”——蒋佩蓉


今天给分享一场讲座,是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关于“空心病”的演讲。


“我做了一个统计,北大一届的新生,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请注意,这是高考战场上千军万马杀出来的赢家;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意义,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为什么会这样? 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徐凯文沉重地说,这个时代,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他们的咨询量在成倍增加。他把这类症状叫“空心病”。


“空心病”,从症状上可能符合抑郁症的诊断:


  • 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

  • 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

  • 人际关系良好,需要维系在他人眼中好的自我形象;

  • 有强烈的意念,特点不是想死,而是不知道为何要活着;

  • 尝试比较温和、痛苦较少的方式;

  • 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早期症状的迷惘和自我认知问题;

  • 病史较长,一年以上;

  • 对生物治疗不敏感或者无效,传统的心理治疗效果不佳。


有空心病的人是什么样?


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到哪儿去了,我的自我在哪里,我觉得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我过去19年、20多年的日子都好像是为别人在活着,我不知道自己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空心病”?


青少年率缘何上升?徐凯文指出,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父母是根源。


有调查表明,在学生家长的职业中,父母是教师,其子女更容易尝试,这与孩子的压力大不无关系。“我和‘空心病’学生交流,他们说老师和父母没有让他觉得活的更有意义。”徐凯文说。


我们回到一个非常终极的问题,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内心都没有足以支撑生命厚度的东西,我们又怎么教育孩子!


“在我跟那些心理出了问题的学生交流的时候,他为什么找不到自己,也许是因为他们自己的父母和长辈没有能够让他们看到一个人怎样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这大概是根本的原因。当我们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挣钱上的时候,我们没有给孩子最好的东西——陪伴和爱,孩子就会出问题。”徐凯文指出了问题的实质。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