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师说鸿语 · 随文练笔|《我的第一本书》中乔元贞等人的故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练笔第十篇

师说:北京语言大学的谢小庆教授指出,现在的中小学普遍缺乏一种审辨式的思维,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辨式思维。我们的课文也并非十全十美,可以带领学生以质疑审视的眼光,找一找课文的“茬”。

题目:从叙述的顺序和段落的前后衔接来看,牛汉《我的第一本书》中的十一段和十二段的段落需要调整吗?课文的结构该怎么分?说说你的理由。

 

2015级三班曾雅琪

课文的十一和十二段的位置我认为问题不大。结合第十三段出现的人物,过去的第三名和第一名的现况,他们都与十一段中的第一本书有关。可十一段并不适合调整在十三段前,因为十一段中“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对书的赞美与两位老同学的现况写在一起显然并不好。二黄毛对书并不热爱,可他成了个战士,受人尊敬。如果他去读书,可能便不会有之后走上当战士的路,在没读书的情况下,显然他的结局是好的。而相比之下,乔元贞热爱书,却因为家庭的原因不能读书,导致结局还只是个做小本生意的人,而从他能得第一名可以看出他不比牛汉笨。

还是应该按照课文原来的顺序,十一段放在在十二段的前面。十二段写的是牛汉的老师冯百成教课文时,牛汉带狗捣蛋的情形。其实从牛汉为了课文中的字眼“大狗叫”“小狗叫”而专门调教狗捣乱,可以看出他对课本很用心。从他对“弄不成”朗读的形容来看,他很讲究朗读时的情感,从这样一点证明他也用心听“弄不成”老师的朗读,带大狗小狗来上学可能不排除他是为了捣蛋,可又有几个人能为了一篇课文费尽心思用在捣蛋上?其中不免有对第一本书的不同感情。如此便呼应了十一段“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的话。

至于课文结构,我的分法是:第一段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从第二段到第十三段;最后一段是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的第一段引出第二部分(2——13段)童年生活的内容。最后一部分则与第一部分首尾呼应,抒发感情。我认为第二部分的内容里几乎都与童年沾边,如此与将童年有关的内容便划分为一部分更简单,好理解。

 

2015级三班叶泓

我认为十一段和十二段的位置没问题:因为十一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的提到的“第一本书”,把下文“上学房”的故事引出来。如果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十一段应该设置在第九段后面。但这样平铺直叙,让文章变得无味。放在原处,会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加深一步说明“第一本书”的重要。

我认为这样分:①║②-⑫║⑬║⑭

我认为①段是总体写一些现在的事,为下文做了大量铺垫,来引出下文的第一本书这个话题。②-⑫是倒叙,开始从小学时代发生的事写起,直到⑫段后半部分写上书房的奇闻趣事。⑬段为独立一段,写的是现今的朋友们的状况。⑭段主要是抒情,对于过去的事情,感慨万分。

 

练笔第十一篇

师说:一个故事,有时从另一个人的角度来讲述,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看法,尝试用另一人的角度来重述课文,往往会对课文有新的理解。

题目:牛汉《我的第一本书》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亲外,还有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这三个人的言行写得不多,却让人难忘。试从五个人中任选一个,在课文所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虚构一个小故事(如《二黄毛传》)。

 

二黄毛的故事 

2015级八年五班赖锦榕

乔元贞离开后,跟着史承汉也转学走了。三个好朋友就只剩二黄毛一个人了。二黄毛不会读书,家里也不富裕,也退学回家帮父母挑水种地,他智力比不上别人,但劳动十分卖力,他的父母十高兴,日子就这样平凡的过着。

有一天,一支军队进了村子,二黄毛跟着人群在路边看着,打听后才知道这是刚从前线回来的八路军,很快就要出发去东北了。二黄毛跑回去跟他爹说他想参军,却迎来了他爹一巴掌:““给老子在家好好种地!””

二黄毛没有放弃,趁他爹没留神,溜到八路军住的寺庙。守门的士兵不让他进去,他就从后墙翻进去,见到了一个长官,支支吾吾的说了半天,长官才同意让他一同去抗日。

一次战斗,他们中途遭到埋伏,死伤惨重,连二黄毛这种炊事员都扛枪上阵了。他被这种大场面吓到了,发了一会儿呆。长官拍了他一巴掌,吼道:““还愣着干嘛!你不是要杀鬼子吗?打啊!””

突然,一个炮弹在他们身旁炸开,紧接着敌人机枪的扫射。二黄毛用最后的力气打死几个鬼子,便倒下了。

醒来后,他是在病床上,他身旁的那个人也负了伤,他认出那个人是长官。他拼命的叫他,却永远得不到回应。

从那以后,他再也不害怕了,带着队伍一次次的冲锋,负了几回伤,立了许多功劳。后来,他因功勋卓著进了侦查队,开始了新的战斗。

 

二黄毛传

2015级三班曾雅琪

我在村里一直都很有名,过去是,现在也是。只是过去我是在村里以“傻”出名的。

在我读小学时,村里头都在传我“一手几个手指头都说不出来”。这并不使我生气,他们说的是事实,他们的话并不能影响我,我对学习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至于是不是在这方面没有天赋,我自己也不清楚。

在班里,算上我也不过只有三个同学,每次我都考第三名,即便如此,我也并不在乎得第一或第二。他们在我眼中过得可并不好,一个家境不好,一个家里管得严,多不快活!因为我傻,也就没人对我有太高的要求,比起他们俩,我活得更自在。

我们的老师冯百成,人称“弄不成”。他的课是那样枯燥。还记得史承汉,也就是班上所谓的第二名,他总是带着两条狗,就为了课本上的“狗”字,调教狗有规律地叫,有那么一段时间课不成课,我反而乐着,我对这儿的一切都不感兴趣。

这样上学的日子没过多久,我开始逃课,离开这个无聊的地方,在外面和别人打架或是去更远的地方玩儿。后来我回到班里,班里没有任何人,没有同学没有老师,他们因为各自的原因都离开了。我开始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我家不穷,可以说算是富有的了,也没什么活儿干,可实在闲得慌,也就为别人干些活儿。

“要打仗了”,这样的话村里常能听到,有人来村里征兵,可却没多少人参加,村里为数不多的壮丁怕丢了性命,或是丢不下家人。可能是一时心血来潮,我成了村里唯一当兵的人。这可能是我的命运吧!我可能不聪明,可这些年来在村里也算干过许多重活,家里也不会饿着我,可以说我过得很好,身体也是村里少有的健壮。

战争要比我想象的残酷,有那么几次我因为自己的固执而受了些伤,但我不后悔,我只做自己认可的事,也因此没少挨批,所幸问题不大。战争要比我想象的久,以至于让我认为这就是我人生的尽头了。    我们胜利了!我们终于胜利了!我又回到了那个有点陌生的村子,有些人还认得我,也有些人已经不在了,也有些人对我能回来表示怀疑。

我把我在战场上的故事讲给他们听,他们都在欢呼着,村里到处传着与我有关的故事,总是有一些小孩或是年轻人说着“长大要去当兵”的话语。我从未想过我的影响竟这般大。

我——村里第一个当兵的人。我一年年老去,然而那些孩子们却长大成了一个个男子汉,他们离开村子,兑现了他们的承诺。

二黄毛的故事

2015级三班  李桢炜

二黄毛的名字叫李政,因为他从小只留两撮黄头发,因此人们都叫他二黄毛。
    在村里的学堂上学的时候,他是人们公认的笨孩子,连自己有几根手指都数不清。平时他很淘气,调皮,但他心地善良,是一个讲义气的人。他家里非常贫穷,为了供他上学,父母只能节衣缩食。他虽然书读得不好,但是干农活非常在行,所以他常常下地帮父亲干活。他在村里的人缘非常好,大人、小孩都很喜欢他。
    十八岁那年,日本人打中国,二黄毛就跑去参军了,战斗中他勇敢的和敌人搏斗,多次身受重伤,幸运的是经过医生的治疗,他活了下来。
    打退了日本人,他光荣地回到村里,在村里休养,村里的人都很尊敬他。
    虽然他的一生非常平凡,但是他的这种平凡,使他受到了村里数代人的尊敬。

乔元贞的故事

2015级五班 叶思钒

我家境穷,没有钱买一本书,但是我很努力的读书,希望出人头地,我的好朋友牛汉他见我如此努力的读书,却又没钱买书,就很大方的把书分成了两半,一半送给我。他爸爸不但不介意,还特别用心的把那“两本书”修修补补,装订得完全像新的一样,还写上了我们的名字。那天,牛汉送给我他父亲装订得十分完美的书,这使我十分感动,可是我却告诉他,我妈不让我读书了,那本书可以说是我这一生唯一的一本书。

受教育不多的我一辈子只能挎着篮子,在附近的几个村子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赚点钱,娶了老婆生了个儿子。从那以后,我就想:不管以后生活再紧张,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让儿子读好书,只要他想读,就一定要让他出人头地,不能一辈子和我一样,一辈子都遗憾。

牛汉的故事

2015级三班曾敏婷

嗨!我是牛汉,原名史成汉。我是一位诗人,一位普通的作家。

记得在小学时,我有两位位好朋友,他们分别是聪明机智的乔元贞和不怕牺牲的二黄毛;我的老师就是为人忠厚的“弄不成”。

我的父亲是一位知书达理的人。在一个晚上,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用他灵活的双手,把一本头和尾已经完全分离的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字一样好看。       

我和乔元贞一人一本!

父亲不仅懂得我和朋友的友谊,更重视我的学习。

在父亲的影响与教导之下,我在学堂中认真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个作者,一位诗人。我感谢我的父亲,我怀念我的第一本书,同时在时光的流逝中,在生活的锻炼中,我明白了人不能忘本,知识改变了我的一生!

师评:几个同学都以合理的想象虚构了人物的命运。

来源  江丽鸿的的个人公众号:师说鸿语

江丽鸿  育才中学语文教师。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