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赵仲杰:社工介入或可解决校园欺凌 普及驻校社工存在哪些障碍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来源:法治周末  记者管依萌

  在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赵仲杰看来,伴随现代社会而生的社会工作专业,其特点在于“重在通过理论指导实务并链接资源进而医治社会疾病”。

  也因此,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社工)会被称为“社会医师”。让社工进驻校园,协助协调学生关系,逐渐成为被推荐的有效模式之一。

  从专业角度来看,赵仲杰认为,若社工能力优秀、同时配套制度跟进,驻校社工制度或可从根本上解决校园欺凌。

社工介入校园欺凌的效果是全方位、持久性的

  法治周末:驻校社工模式能为学校带来哪些益处?

  赵仲杰:若能充分发挥其专业性,学校社会工作对于教育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意义。它能够作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力量,协助学生面对现实以及未来的生活,养成健康的人格,培养积极品质,优化社会关系。

  学校社会工作是一项集预防性、发展性和补救性于一身的综合性社会服务,主要在学校中开展预防性、发展性的服务。

  预防性工作内容包括:协助学生适应学校环境,做好协调人际关系的培训,从而避免校园欺凌等问题的发生。发展性工作内容包括: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掌控、自我评价、自我接纳、自我实现的发展自我训练、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关于生命潜能的挖掘等。

  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的学业问题、情绪和行为问题、人际关系等问题,以形成与心理老师和学生工作老师在各自功能上的有效补充和配合。

  法治周末:通过驻校社工来帮助处理校园欺凌事件,其效果和困难各体现在哪里?

  赵仲杰:社工介入校园欺凌事件,属于软性介入方式,是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对于当事人及其周边人员的干预及调整。社工可以从社会系统的角度改变校园欺凌的情况。

  社工介入校园欺凌的效果是全方位的、持久性的。它的目的在于“治病救人”,注重从人的系统角度、发展角度入手,从根本上解决欺凌,而不是治标不治本。

  目前,社工介入校园欺凌的困难在于,学校、家长、学生对于社工的认可度还不高。有的学校、家长、学生对于社工的工作不会很配合。

  法治周末:为何会有这种低认可度和不配合?

  赵仲杰: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它是一种强调专业方法、以助人为目的的专业和职业;是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的职业活动。

  与其他专业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社会工作专业重在通过理论指导实务并链接资源进而医治社会疾病。因此,有人把社会工作者称为“社会医师”。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规划很宏伟,但是现实并不乐观。该专业毕业生中,每年只有大约30%左右的人数从事社会工作行业。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我国公民尚未形成社工意识。社会工作现在在大陆地区仍然面临社会认同的问题,很多人不知道社工是干什么的,对专业的理解还不够;二是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岗位的开发和设置不够,特别是在企事业单位缺乏对于社工岗位的设置。

确立“一校一社工”制度

  法治周末:当面对的群体是未成年人时,社工沟通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赵仲杰: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必备技能,对于社工而言尤其重要。当面对的群体是未成年人时,社工应该随时调整沟通方式,沟通的方法应该具有灵活性。是双向沟通还是单向沟通,其效果显然是不同的。

  社工应该针对不同青少年的差异性,选取合适的方法。要懂得沟通的技能,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通俗易懂性,要看对象作出调整。

  法治周末:一个优秀的驻校社工还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赵仲杰:除了沟通能力,社工还应具备四种能力。

  一是自身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学校社工应该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特点、理论和方法。

  二是建立关系能力。校园社工的工作,就是不断的与学校老师、管理者、家长、学生建立关系的一种工作,只有在不断的建立关系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三是评估和计划能力。学校社工在面对服务对象的特定问题时,需要对问题有分析和预估的能力,要能够了解现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计划,动员周边相关资源与服务对象一起有效地处理和解决问题。

  四是组织协调管理能力。

  五是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社工要善于整合资源,与团队成员合作。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够给予社工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而且团队的智慧能够使服务更加到位。

  社会工作者需要掌握社会工作理论、实务技能及社会政策、社会法规等。所以有人说,社工应该是“全能人”。

  法治周末:如何让社工更好地服务校园?

  赵仲杰:社工要想更好地服务于校园,首先应该加强自身的专业性。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社工在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务方面有较强的掌握,才能真正取信于人。

  其次,要加大对于驻校社工的宣传,让社会大众了解什么是社工、什么是青少年社会工作及其功效。

  第三,应该确立驻校社工制度,做到一校一社工,并制定相关的配套制度。

  国家十分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可以预见,未来校园社会工作定会有长足的发展。

  法治周末:目前看来,在普及驻校社工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障碍?

  赵仲杰:我国专业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建立时间还不长,社会工作这个新兴的专业在社会上还没有被公众熟知,目前普及驻校社工的难度还很大。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社会工作的模式单一,目前大多通常仅限于课堂教育,即心理辅导课的开设;二是学校社工的地位缺乏重视、角色冲突,很多学校及教师都认为驻校社工可有可无;三是学校给予社工的资源不足,比如场地、时间等方面,往往是占课业学习以外的资源,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

  法治周末:这些障碍有何解决途径?

  赵仲杰:尽管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事业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学校社会工作还未形成真正专业意义上的驻校社工。我认为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学校社会工作制度成功推行中的经验,为我所用。

  为此,我们应该寻求政府支持,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学校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大力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专业素养;积极探索发展道路,通过部分试点学校进行推广,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认可。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