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学篆刻,识篆的能力你有吗?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关注,唯一“篆刻”认证公众号

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谈到识篆,很多人就会想到《说文解字》,甚至在追究一个字的来历时,也以为引述了《说文解字》就算查到头了。许慎的《说文解字》成书于东汉时期,该书对于文字的注释、分类、研究等功不可没,但是,在当时,主要通行文字为隶书,还能大量接触到秦朝的小篆以及部分籀文等,而再早期六国文字以及钟鼎文、甲骨文等就流传不多,研究不广了,据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灭百家之说后,秦汉时期,六国文字几成凤毛麟角,因此,文字在当时出现了一个断代期,这一时期的文字研究专著难免会有疏漏,甚至错误。

此后,历史上对《说文解字》一书的校勘、考证、注释、修订、弥补等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比较著名的有唐代的李阳冰的修订,到了清代,这类工作达到高峰期,,即《说文解字注》,俗称《段注<说文解字>》。但是,所有这些勘校、修订都缺少了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最初形态的文字——甲骨文。大家知道对甲骨文的深入研究大致起于二十世纪初,只有接触了最初形态文字后,有些字的造字本意才被后人破解。

在现代甲骨文研究比较成熟后,《说文解字》一书中的不足也逐渐被真正修订。下面举几个例子。


朋。

《说文解字》对“朋”字的解释是:古鳳字。象形。鳳飛,羣鳥从以萬數,故以爲朋黨字。

从《说文解字》对“朋”字的解释上,我们可以推知许慎是在小篆的基础上来解释这个字的。

这是“朋”字的小篆写法,的确很像一只鸟,拖着几羽长长的尾羽。但是,在后来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上,人们却发现了“朋”字的另一种写法。



这是出土于山东枣庄地区的俎子鼎铭文。根据《三代吉金文存》(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释文为:“亚见。丁卯王令俎子合(会)西方于省。唯反(返),王赏戍甬贝一朋,用乍(作)父乙鬻。”

与上图铭文中“朋”字的写法类似,甲骨文中也有“朋”字,写作:


可以看出与商代钟鼎文相差不多。而对甲骨文“朋”字的解释为:象形。本义为古代货币单位。通常认为五贝为一系,两系为一朋。从甲骨文上分析,这个字的确很像两串用绳子串起来的贝壳或者玉石之类的东西。

这就解释了上面俎子鼎铭文中“王赏戍甬贝一朋”的意思。《诗经》中也有“锡我百朋”之说(锡通赐)。因为朋贝是成对儿的,所以,能够成为相匹配的东西、类似的物品,也称为“朋”,比如“硕大无朋”。

俎。

《说文解字》对“俎”字的解释为:“禮俎也。从半肉在且上。:“从半肉在且上。仌爲半肉字。”

那么“且”是啥?根据清代陈昌治刻本的《说文解字》解释为“薦也。从几,足有二橫,一其下地也。”也就是说“且”是古代的“几案”。

小篆的“俎”写作:


《说文解字》的“半肉”之说有点让人费解。“”到底是个啥?

还是来看看“俎”字的甲骨文吧:


再来看看“俎”的实物长啥样。

(摄于湖北省博物馆)


这是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战国时期的“俎”,可以看出“俎”的两侧是有两个尖状物的,应该是宰杀牺牲时,用于固定祭物的。根据甲骨文造字的规律,有时候,甲骨文是可以把几个不同角度观看到的形象排列在一起的(参见本公众号上一期的对“员”、“车”等字造字规律的解释),所以,“俎”字的那两个尖,其实不是“半肉”,而应该就是实物中的两个尖儿,所以这个字不是会意字,而应该是一个象形字。


王。

《说文解字》对“王”的解释为:“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爲王。’”

《说文解字》引用了董仲舒的这段解释,董仲舒是西汉人,说明西汉时期这个字的写法就应该是三横一竖了。而孔子所在的春秋末期应该是大篆盛行的时期,既然孔子也这么说了,说明在春秋时期,“王”字基本上也是三横一竖的这个样子了。先看看小篆的“王”:



在上面的“俎子鼎”中也有这个“王”,基本上也是三横一竖,但最下面一横与其他两横不大一样,这就是钟鼎文中的“王”:



那么甲骨文的写法呢?先看一块甲骨拓片:



左起第三列中间一个字就是“王”字,单独挑出来看是这样的:


有人认为是一个站立在大地上的人,也有人认为是一把大斧子。

(图片摄于湖北省博物馆)


如果解释为大斧子,那么钟鼎文中最下面弧形的一横就更像斧子的刃了。无论是站立之人说还是大斧子说,都与《说文解字》中的“天地人”之说大相径庭。或许这也说明这个字从创造之初到春秋末年,经历过较大变化,到《说文解字》成书时,作者已经没有见过“王”字的甲骨文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还是说回识篆的问题吧。我们学习古文字,就是为了在篆刻、书篆的时候不闹笑话。这是我在街边拍的一家面馆的招牌。



这个所谓的“印章”(其实,真不算是印章,估计是电脑生成的),把脸面的面当成了面条的面。现在,在简化字里这两个“面”是一个字了,但在繁体字里,却是两个字。吃的这个面应该写作“麪”或者“麵”,总之都有一个“麦”字旁,表明与小麦有关,而脸面的面是一个脸的象形字,当脸讲的“面”的甲骨文和小篆分别写作:



甲骨文中,脸面的“面”是一个眼睛,外面再加一个圈儿,也有写成“眉”外面一个圈,意思是“眉毛眼睛周围的那部分就是脸面”,小篆是在“眉毛加圈”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看来,设计上面那个面馆招牌的人是靠脸吃饭的(颜值很高嘛!)。


文字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数千年,中间经过了很多次演变、转化,再加上建国初的简化字改革,有些字的确变得面目全非了,搞书法篆刻的人如果不研究文字演变的历史,就难免出错。

先说两个小引子:


1、小时候,如果哪个孩子特别各色,人家向东,他非朝西,人家向南,他非朝北,人们就会说:“你这孩子真各样儿,净跟人戗着!”

2、还是小时候,当那谁摔死在温都尔汗后,有一老外问一北京小孩“你们的副统帅咋啦?”小孩说:“嗝儿啦!”老外不懂,又问:“啥?”“嗝屁啦!”还是不懂,“啥?”“嗝屁着凉啦!”继续不懂,“啥?”“嗝屁着凉大海棠啦!”


故事说完了,继续咱们的话题。在甲骨文里,“大”的本意是一个正面叉开腿站立的人:


而如果把这个字倒过来,就成了这个样子:


这个字就是“逆”的本字“屰”,表示跟正常人反着、逆着、戗着(一般人头朝上,这家伙头朝下),第一个小引子里说的“戗着”的“戗”,也表示“逆、反”的意思。“屰”的小篆写作:



再说第二个小故事。其实,各个国家、各个时代,人们都有对死的忌讳,因而,表达“死”的时候,会有各种隐晦的说法。除了“嗝屁”之类的表达以外,人们也会用“头一歪脚一蹬”等表达来暗指“死亡”。在甲骨文中,有这样一个字,写法很多,但能看出是一个歪头的人:

这就是“夭折”的“夭”,小篆的“夭”就更明显:


所以,“夭”的本意是头部屈曲的样子,是个歪头死伤的人的象形。


说到这,好像又扯远了,其实,这才说了个开头。如果把“夭”和“屰”这两个字拼在一起,是啥呢?


“夭”表示歪头而死,也就是一种凶险,“屰”表示相反,所以这两字凑一块就表示“吉而免凶”(这解释出自《说文解字》,也就是和“凶险”反着的事),这就是“幸运”、“幸福”的“幸”。


说到“幸福”的“幸”,有一个字跟它很容易混淆,因为这两个字在楷书里是一个字了,而在甲骨文到篆书的阶段是不同的两个字。这个字就是:


不好意思,这个字一般电脑字库里没有,打不出来,读作“NIE4”,是古代的一种相当于手铐子的刑具,它的甲骨文写作:

             


形式很多,但基本上还能够看出是个手铐的样子,这个字,后来基本上很少单独使用,通常只参与造字,由这个字衍生出来的文字多数与受刑、牢狱有关,比如“執”(执)表示用手铐铐住的人,引申为“被抓”),这个“執”(执)字在甲骨文中出现相当多,样子稍有差别,但都能看出一人被铐住的样子:

       


除此之外,还有表示“关押、囚禁”意思的“圉”(圄):




这个字进化到小篆时期,就变成这样的了:


到了隶书、楷书时期,上面的“大”逐渐变成了“土”,结果就和前面说的幸福的“幸”混为一谈了。所以,这两字在隶书以前是不同的(读音、长相都不一样),到了隶书以后逐渐混淆。不过,因为读“NIE4”的那个字通常不会单独使用,所以也不会用错,除了上面说的“執”(执)、“圉”之外,还有“報”(报):

報(小篆)


好吧,说完了这些,我们来看几方印章吧:



这两方印,都把“幸福”的“幸”错为表示刑具的那个“NIE4”字了。当然,也有不错的:


这是冯宝麟先生受中国篆刻艺术院委托刻的“幸福安康”吉语印,其中的“幸”字是规范的(阳文为标准小篆,阴文为异体字)。高手就是高手啊!


好了,说完了“幸”,顺便再说说“執”(执),刚好就在前几天,走在路上,俺发现了这样一个东东:


这篆文中把“艺术”的“艺”刻成“執”了。

看了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大家就明白那个错误是咋回事了吧。感觉如此高大上的艺术研究院,弄这样一个“执术研究院”当招牌,真有点像最近的股市大盘——一个劲地掉价啊!


我们致力于推广权威、专业知识,如涉及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小编删除。

订 阅 篆 刻

长 按 二 维 码

识 别 图 中 二 维 码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请分享到您的朋友圈!这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谢谢!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