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特约】是去关注一部电影,还是去注视一种忧虑?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特约作者:张浩
简书作者\红豆
红豆音乐专属作者
注视,为了一种即将的消失……
—— 我眼中的电影『百鸟朝凤』

电影,是时代文化的一种符号,从电影诞生的那一天开始,电影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影造和描述。电影,是思想者的传导工具,于是它具有思想意识,有想要表达的观点和态度;电影,又是意识形态的表现方式,于是它投射着每一个历史阶段的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注;电影,同样也会承载或代表着上层建筑的某些思维导向,以声影画的形式伸张某种思想和意识……电影的独立性和社会性决定了电影的审美和商品属性,于是,电影,便有充分的理由从社会最关注的问题切入,从人们最接受的角度展开,让电影不仅具有思想传递的功能,更具有文化商品的特殊价值,并在一个很长的历史记录中,留下吉光片羽的神韵…… 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电影,从阮玲玉时代的默片《神女》,到如今备受“关注”的《百鸟朝凤》,近百年的中国电影史,电影,从来没有缺失过文化的隐喻,也从来没有能够抛开受众的评判(时期计划经济模式拍摄的电影属于一种例外)。因此可以说,电影,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文化符号,也无法成为孤立的符号,在市场经济的现实面前,用电影对接时代的审美趣味和精神需求,也一直是电影这种文化元素想要企及的“高度”。《百鸟朝凤》想要表达的,或许也是这样的一种态度。
■『百鸟朝凤』,一种凄美的“独奏”?
中国电影界对吴天明这样的导演是敬重的,对吴天明的电影是有专业级别的理解的,无论是张艺谋的推片,还是一众名家的推片签名版海报,都高调而优雅地发出一种暗示:这是一部祭奠型的电影,是一部关注文化传承的作品,是中国电影严肃主题最后的独奏!而它的导演,是吴天明,这是一曲百鸟朝凤式的绝唱。

吴天明导演还能拍出《老井》那样的沉重和坚强吗?那种中国农民固有的淳朴和善良,曾经被第五代导演深深地挖掘过,21世纪,在市场环境下,农民,农村……是否已经成为一种唢呐式忧伤的独奏?
■『百鸟朝凤』,一种冷艳的“反讽”
与主流电影人推片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各路自媒大号上褒贬不一的评论,而方励的一跪又使这些主题资源日益枯竭的自媒号上原本对该片平静却略显平淡的关注立刻从电影本身逆转向一个严肃电影如何适应“市场”的新焦点。

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跟风刷屏,其间不乏站在某种“制高点”上的讥讽和不屑,似乎这在一些大号大咖眼里被看成是“乞求”的一跪,“暴露”出了这部电影本身与市场的“断离”,于是在某种同样暴露出“断离”性的价值审判中,让人们觉得,似乎《百鸟朝凤》只有凭借这样的推片手法(亦或称为“炒作”)才能从来势汹汹的《美国队长》那儿乞得稍微多那么一点点的上档排片。平心而论,虽然上档时机有点错位,但以《百鸟朝凤》蕴含的艺术张力,这种担心着实有点杞人忧天。

作为中国西部电影匠心之作的《百鸟朝凤》,真的“一般”到如此境地吗?稍有留意不难发现,很多关注者变成了最后的观众,他们带着不确定的判断和富于时代特征的好奇心买了《百鸟朝凤》的电影票,走进电影院,成为了所谓的“文艺电影”的新观赏人群。

我是周日去青年文化宫看的下午场,上座率没有我预想的那么无奈,估计有9成观众,而且年轻观众居多,也许是受了网络上对此片高关注度的影响吧,进场前很多90后表情各种小激动。观影时现场很安静,没人玩手机发微信,也没有交谈剧透。1小时45分钟里,不乏泪点,旁边的年轻人不时摘下眼镜……散场时留意了一下观众的反应,感觉不少90后看完,心态是平和的,没有抱怨也没有激动,可能,在他们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有些动人的亮色,《美国队长》够娱乐,《百鸟朝凤》够文艺,来者不拒,双补有益。就好比牛扒吃多了,偶尔吃一次大葱煎饼卷儿,也是很爽的,而且,这大葱煎饼卷儿的味道也不算差。

■『百鸟朝凤』,一种打开的“注视”
对于这部电影的态度,有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好也对应了“百鸟朝凤”的某种寓意。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已日渐成为话语的主流,也导向着网络大众的思维判断。这个时代既能把空手套白狼的小咖一夜推成“网红”,也能把稍有闪失的明星瞬间打入地狱,《百鸟朝凤》不幸却也有幸地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或许从另一个角度看,这部电影本身引爆的关注度正好契合了互联网+时代的“增值”效应,并已经成就了它在大众娱乐年代的“存在感”,这似乎比电影所承载的成本更有价值。不管人们出于何种心态走进电影院,至少,看完电影,我们多了一种注视:还有多少非遗,正在渐渐消失?这些古老而鲜亮的文化元素,还值得我们去竭尽全力地传承和保护吗……

比如,我们身边的广绣和螺钿广彩,每年都在北京路广府文化庙会上展示,但我们更多的是拿着智能手机在逛街的时候随意地街拍,极少驻步研读那些精心设计的宣传介绍,也不会有特别的兴致花钱买回来珍藏,丝毫没有在意这种文化遗产已经后继乏人,断代堪忧……我们看到的只是商业化的摆摊售卖,而没有多少人去关注这些美丽的色彩还能延续多久,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百鸟朝凤』,一种虔诚的“表达”
21世纪的电影,尽管面对的是无情的市场规律和不确定的审美趣味,但它毕竟不仅只是一种大众娱乐的消遣型消费,它始终摆脱不掉社会性和人文性,这是电影的属性所决定的,否则,我们不会去关注一部电影的票房,更不会去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与价值,中国电影,依旧呼唤着主题价值。

不必给这部电影贴上更多娱乐化的标签,它就是一部希望唤醒文化传承意识的普通大众电影,也不必让一部意在表达某种忧患感的电影,按照某种“高度”去背负过于沉重的“情怀”,那样也是对一部严肃电影的不公平对待。

其实,就像那一跪所表达的:我们就是想让多一些人看到这部电影……

是的,没有排片,哪有人能观赏到这样的电影,不多一点排片,这部电影可能就真的是拍给自己看的了,那,电影,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看完《百鸟朝凤》,我对国家保护非遗的态度和一系列的措施有了更深的敬佩,的确,这种保护,并不是国民财政的非必要支出,而是一种尊重,是对世界共有文明成果进行保护的一种意识觉醒,体现着一个国家对文化的传承态度,这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薪火相传,这,也是《百鸟朝凤》的现实意义……

《百鸟朝凤》在某些评价看来或许真的是“非常一般”,有的说曲子不完整,有的说镜头很陈旧…… 如果仅是从艺术表现上挑刺,这种评价也无可厚非,即使像《艺术家》这样的奥斯卡得奖电影,也未必完美。电影,最终要看它想要表达什么,又表达出了什么,我想,《百鸟朝凤》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如果……
—— 《百鸟朝凤》电影诗意
如果生命是一条长河
那么
寞寞水田飞过的白鹭将记得
百鸟在春天里曾经来过
如果生命是一首短歌
那么
被烈火烧焦的黄土地将记得
有一把唢呐牵系过你我
如果一切都不算什么
那么
就让我相信所有远去的日子
并没有带走那一句承诺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