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连载】自媒体热(一)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前几天在BTV-6的《篮球星期一》节目里和几位嘉宾老师畅聊CBA季后赛,其间说了一些关于北京队的话。原本在北京电视台,针对北京的球迷,说跟北京队有关的内容,一点毛病没有。而且我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虽然有一些玩笑的成分在,但总的并没有什么背离事实的内容。


谁知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自媒体同行,在网上看过这段视频之后,字字句句仔细“研读”,不惜绞尽脑汁,断章取义,连发两篇文章,抨击我的观点,挑起地域攻击。



有朋友发链接给我,看完之后,付之一笑。


不管是媒体,还是自媒体,节操和操守是最重要的。恰如做餐饮不用地沟油,做生意要讲诚信,做媒体如果连这点基本的意识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立足的。


博眼球,挑事端,当然有人喜欢看,但是终有一天会被淘汰摒弃。新闻最根本的原则,是真实性,这也是新闻的生命。你拿我一档节目中说的话,每句摘抄,引申出来各种含义,那完全是你自己的解读,并不是我的本意,然后又添油加醋地拿这些你的理解挑起地域矛盾,实在是令人不齿。


自媒体蓬勃发展,大家都在这个行业混饭吃,但最终这个行业,也会被一些无良的,别有用心的人搅乱。他们只为了博一时的眼球和点击量,却不知道失去了公信力,是多么可怕,他们是在用砸饭碗的方式博眼球。


狗咬人可以,人不能咬狗。他骂我,我不能骂他。既然都是写字的,不如用文字来解决问题。于是就有了接下来几天的这篇连载……



吴良,生活在一个小村子,他从小就有一个要做记者的志向,有着一颗传播的心。

 

可现实总是那么残酷。就像我们小时候说过的,长大要当科学家,当飞行员,当警察叔叔,最终都没能实现一样,吴良似乎距离记者这个职业差着十万八千里。小学三年级肄业之后,就没再上学的他,不懂得怎么和人沟通,更别说写文章了。他对于传播全部的认知,也就是看电视和村东头的王大婶儿。

 

王大婶儿是吴良他们村里的名人,张家长李家短,谁家蛤蟆几只眼,没有她不知道的。村上李铁柱外出务工能挣多少钱,张大麻子他媳妇和谁有一腿,她都门儿清。村里有事儿,大家都问王大婶儿。王大婶儿隔三差五就给村民们讲八卦,这是村子里最受欢迎的脱口秀节目,每次都是万人空巷。王大婶儿每次站在村口的土岗子上,面前摆一桌子,上写四个大字“百家讲坛”,好不威风。大婶儿的演讲,吴良一次不落,他坐在讲坛下面听讲的时候,总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上去给大家讲课。

 

吴良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过。

 

在他20岁那年,村里老支书吴耐说要向省城里的组织学习,也出一张属于村子里自己的报纸,这样一来可以让村民们知道村子里发生的事儿,二来也可以把自己的功绩都记下来,万一有一天能有升官的机会呢?说不定能到乡里混个一官半职。

 

办报纸需要记者,老支书就在村子里招募,吴良第一个就报了名。起初老支书觉得吴良稍微差一点,说话说不利索,写文章也不行,感觉不是那么满意,结果招了半个月人,就吴良一个人报名,无奈之下,老支书只能让吴良来试试。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信息。吴良不知道什么媒介,什么信息,他只知道想要成为一个记者,一个文化人,一个能在全村面前侃侃而谈,吹牛逼的人。他觉得到村报当记者,他距离自己的梦想就近了一步。下一步就是乡报、县报、市报、省报,,那时候再回到村子里,百家讲坛就是他的了。

 

就这样,吴良开始了他的媒体从业生涯……(未完待续)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