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编者的话】拯救全球化?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徐冰

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英国公投脱欧以及西方国家民粹主义抬头,都被普遍视为2016年标志性的“黑天鹅”事件。这些接二连三的事件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直观印象:反全球化思潮似乎逐渐占据了上风。

中国毫无疑问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假如全球化进程真的发生逆转,中国经济显然会遭受冲击,中国经济发展会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在动荡的世界中,定力和慎思尤其珍贵。目前应该深入思考的是:究竟全球化的方向本身就是错的,还是全球化在发展运行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局部问题?如果全球化的大方向没有错误,对维持其运行的既有机制、规则与政策,是否也无需修改,抑或应该有所调整?


从目前对于全球化的主流认识来看,一方面,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至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两次全球化浪潮,均对世界产生了正向的促进。但是另一方面,全球化又的确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分化等其他问题。在当前的全球化规则之下,“赢者通吃”愈演愈烈。


如此态势,都促使人们不得不对全球化的现实运行予以反思,寻求可行的改革之道。3月18日—20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在北京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与世界: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中外政、商、学界嘉宾,围绕与全球化相关的问题,发表了诸多真知灼见。《中国经济报告》记者也借此机会深入专访了多位国际经济学界巨擘。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斯金在接受本刊记者独家专访时认为,技能的分散化使得工人的匹配模式发生改变。随着全球化推动分工的发展,技能更加分散,从而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隔离。企业之间可能会因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更加隔离。高技能的劳动者不会去做低技能的工作,这是由企业决定的。所以,在进行跨国合作时,相同或相近技能水平的劳动者会合作,高技能劳动者和低技能劳动者并不会合作。如此导致的收入不平等已经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后果,解决的办法不是阻止全球化或技术变革,而是应通过第三方的教育和培训让穷人变富。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提高,我们这代人会更健康,职业生涯拉长是必然趋势。对于普通劳动者而言,应该随时学习新技能,这样在破坏性技术创新出现时,可以转而从事新的工作。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认为,由于美国特朗普政府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所以美国市场不再像以前那样开放,由此中国市场在全球的影响力就会逐渐提升。他预计在15-20年以后,中国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的贸易政策也将成为全球化的主导。可以说,中国将引领新一轮全球化浪潮。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