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为孩子选英语培训机构|家长普遍的误区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 知识可以如此地吸引人。老师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也可以化神奇为腐朽。《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



我曾毫不客气地说过一句话:听了某些英语老师的课,课后得花太多时间去消毒(Detoxify)!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英语教育很盲目,在信息获取成本高昂的现实状况下,往往选择相信所谓的“课程体系”。信任课程体系貌似是一种理性人(Homo Economicus)在信息高度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下的无奈之举。毕竟,人的理性能力是有限的,而课程体系似乎暗含了某种类型的承诺。可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下的选择虽然理性(Rational),却常常不合理(Reasonable)。具体到微观层面,家长真的应该选择这种无可奈何吗?好吧,让我们先从这个话题抽离开来,举另一个例子。


一个非洲的九流国家,经历了各种战乱,如今有了一点和平的迹象,上台了一个还能正常做事儿的总统。于是这个总统就要开始考虑,我到底是走民主路线呢,?民主路线,意味着我要放权,而且不确定性很高:为温饱打拼的民众,,信息源单一,容易被个体蛊惑。,自己有可能沦为一枚阶下囚。然而,。首先更多的权力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权责有天然的对等性——做人民的爹,你得让他们过得好,不然臣民迟早是不买账的——于是,不如多放点权,少担点责。

  • 。“羊说”曾专访过和穆加贝斗智斗勇的竞选策略家乔·特里普,,,耍了一个小阴谋。详细内容请参见:专访乔·特里普:他改变了美国大选(中)



面临这样的两难,聪明的总统开始筹建所谓的“体系”。首先,要修订宪法,最好模仿一些先进的西方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肯定是老少皆宜的金句一枚。然后,要搞一个复杂的官僚体系,安插一些自己的亲信作为各个部门的头头。管理水平不是首先要考虑的,忠心不二才是最要紧的,当然胡萝卜加大棒(Carrots and Sticks)也不能少。更何况,一个九流国家,哪来那么多人才。再者,各个机构之间要有制衡,权力要分散,于是不会担心“异军突起”,即自下而上的威胁。当然,这也意味着,各个机构办事的效率被削弱,机构的“属性”逐渐挤出了机构的“个性”。结果是:一帮低素质的人,打着一个被山寨的高大上的宪法旗号,建起了一个让人不明觉厉的“体系”。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整个统治集团素质的低下。


教育机构往往也是这样。一个体系庞大的教育集团,优秀的人才一般会发生动态崩解(Dynamic Disintegration)。新的老师会进来,优秀的老师会离开。后者要么出国读书深造,要么自主创业,要么转行跨界。当然,留在关键部门的优秀老师,尤其是掌管重要行政部门的老师,会继续留下。因为他们做了精确的“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自己还是不去冒这个险。而大多数留在体制里的老师,要么就是图安稳:生孩子、有车有房就满足了;要么就是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在体制的大树下好乘凉;要么就甘心做“老油条”,自己已经进步艰难了,在一个狭窄的知识体系里,还能继续自己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极少有这样的老师,在体系之内,拿着白菜的工资,还能不仅保持教学热情,同时做到教学相长。十年之后,学生成才成人,老师的知识结构还是当年那个模样。虽然有了被时间堆砌出的“经验”,但请记住王尔德的这一句话:我们总会把自己的错误美其名曰为“经验”(Experience is simply the name we give our mistakes. -- Oscar Wilde)。虽然博得了“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美称,但放下这种矫情,剩下的就是一种悲哀。


  • 如果说非要给王尔德(Oscar Wilde)安上一个主义,我觉得应该是“反矫情”主义(Anti-sentimentalism)。



数学物理先不说,因为它们属于学科(Subject),学科本身就意味着要“分科”。带有学科性质的知识,就是要“科层制”、“知识点化”、“知识树化”。所以,在数学物理等科目里,学而思这样的“细分”课程设置是比较合理的。然而,一到英语,这样的细分等于“肢解”了英语,效果适得其反。记得一个学生家长跟我说,学而思的乐加乐英语入驻成都了,搞了各种分班,从低到高有:基础班、提高班、尖子班、超长班、国际班等等。都是很响亮的名字,但是本质上是一个筛选体系。有趣的是,我的一个高中同学现在在学而思北京总部做初中部主管。看到我朋友圈发了一些英语学习的东西,打电话给我,说感觉应该和我合作一下才对。于是,她叫上了学而思乐加乐英语北京的教学总监和我约时间视频会议。当时,我很期待和学而思的合作,因为他们体量大,有很多可以从奥数转到英语的生源。视频会议中,我感到我的高中同学和学而思英语组总监的困惑。他们并不知道英语和其他理工学科的差别,在英语演讲方面,总监不停地问我怎么开设课程,学生怎么学,我怎么教,而并没有碰撞出能合作的价值认同点。慢慢地,我也感到了合作的难处,因为他们的思路是试图把数学的分科思维带入一个作为整体的英语语言学习。学而思的选择,在商业上是对的。毕竟,这种“分科”的意识形态(Ideology),已经渗透到了许多对英语教育并不太了解的家长的集体意识(Collective Consciousness)里。


英语应该怎么学呢?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答案可以很简单:把握好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的质和量。前提是,输入要有营养且大量,输出要能被有效监督并改进。然而,不少家长太过于纠结如何学,而孩子并没有真正执行。举例,家长总问我,单词书该买哪本?我心底里有两个版本的答案:1)能背完的单词书,就是最好的,不管是哪本。2)单词书越贴近权威辞典、越贴近鲜活的原版读物、越能被某个认知能力阶段的孩子领悟的,就是最好的。前者,针对焦虑太多,执行不够的学生及家长;后者,针对被体系误导,失去对英语作为鲜活语言(English as a living language)理解的学生及家长。


给大家分享4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笑话:


1.   我家孩子上《新概念》好几年了,英语应该不错吧?

        答:《新概念》1-3在国外,属于卖不出去的文字。书适合老师教,因为分的很细,任何水平的老师都能很快上手,适合机构的教学管理和课程设置(傍一套《新概念》教材就可以开四门课,多具有经济效益啊!)。但类似的教材,并不适合孩子学习,因为语言营养都被抽干了,类似工厂加工后的椒盐薯条。书,还是要以原汁原味的读物为主,比如罗·达尔(Roald Dahl)的小说集。那些删节版的《书虫》啊,《典范》啊,只能说比《新概念》好一点。

  • 记得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孙子李绳武说,他小的时候,当大多数孩子还在看动画片时,他在读罗·达尔(Roald Dahl)的小说集。



2.   我家的孩子在学英式英语,学校老师教的也是英式英语。不学美式,不想孩子学杂了。

        答:学校教材的磁带,发音的确一般是英式。但是,学校里面80%的老师,自己的发音,既不是英式、也不是美式,而是各种款型的中式。一般情况下,学美式比较容易上手,因为调子好把握。能说标准英式的,凤毛麟角。我在本科阶段,接触过几百个川大英语协会的成员,能发标准英腔的,只有一个。其实,口音说到底,只有中国人自己太纠结,到了国际舞台上,各种腔调都是被接受的。完全没有必要给自己贴上英式或美式的标签,能把发音发准了,就谢天谢地了!


3.   外教和中教到底哪个好?

        答:这个问题是典型的“个性”思维遭到挤占后的“属性”思维。好像国籍因素就可以解决一个复杂的选择。殊不知,不少外教是我常说的“国际破落户”。记得读高中的时候,班上来了一个新西兰的外教,整堂课都拿着一个闹钟⏰,挨个问这样一个问题:What is the time now?(现在几点了?)当时的我,简直无语,感觉被当耍,45分钟度秒如年。结果那个外教,上了一次课就被辞退了。判断真正的好老师,你要看他的英语实力,你要看他的知识结构,你还要看他写的东西,做的事情,是不是一个孩子值得效仿的。千万别把英语老师,当作教英语的牲口。


4.   学校里面虽然不注重口语,但是语法教得细,应试方面应该有保障吧?

        答:我见过不少中学英语老师,专门讲语法知识点的时候,一套一套的,能把几个常见的时态做几个学期讲。可一到用英文发言,这些老师会犯大量的语法错误。一会儿犯的是自己经常强调的“主谓不一致”,一会儿在There be句型后面加动词原形,一会儿自己把句子杂糅了(所谓的run-on sentence)。当然,这些老师也要吃饭。为了维护自己的教学权威,上课时往往只在简单的部位用英文表达,其它情况用中文。一般很少有连续说上5分钟英文的,因为容易露馅,尤其是学生中有英语好的。应试,其实刷多了题,自然能够提分。

  • 语法的学习不能死背规则,秘诀在于逻辑。逻辑清晰,语法课也能讲得绘声绘色。



这样的笑话太多,有些时候,只能含笑不语,因为真相说多了,会让部分家长过于疑惑。“体系”就是一个空乏的架子,如果老师自己的水平不好或仅仅是中不溜,拿“体系”当遮羞布就成了常态。假想中国也学美国,搞普通法(Common Law)系的陪审团(Jury)制度,注定会失败。这不是体系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要记住,英语是一门鲜活的语言,它是一个整体,老师不能一方面是语法的“权威”,一方面自己说英语的时候语法错误一大堆。这是一种无力的“虚伪”,哪天学生英语一好起来,这种表面功夫一搓就穿。


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Max Weber)认为,科学的进程就是祛魅(Disenchantment)。祛魅后,也许人们失去了传统中让人感觉舒适的伦常纽带,但却让人直面事物本身,而不是虚头巴脑的做一些“伟光正”的样子。祛魅后,有利于人类普遍的发展。有限理性的人(Boundedly Rational Agent)通过扩展认知边界,理性得以提升,也降低了自己获取有效信息的成本,能够真正领先他人一步。我想,家长如果能够看清“体系”与“实力”的区别,也就完成了一步重要的祛魅。

  • 我们这个时代的命运,以理性化和智性化为特征。最重要的就是对这个世界祛魅——马克思·韦伯



孩子,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导师。孩子的英语学习,从来不缺体系,缺的是实力!





向杨的微博:向杨Alan

“羊说”名片: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