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当下透视容许自他,化业为福意乐人生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欢迎点击上图上方的普光明楼”,然后选择“关注

法之运用本身不玄妙,主要是我们对它比较生疏——根本上我们与法亲切,表相上或者无始以来习气熏染上比较疏远。但运用过一次、两次、三次,慢慢就揭示出他不可思议之省力与精彩、庄严与美妙、解脱与安乐。若不运用,仍在情绪中迷失、挣扎,相互逼迫、埋怨与危害,造成这种对法。时时刻刻若能如实知自心、明自心,善用自心是必然,会达成觉悟者的一个事实作为,而不是迷失在情绪中的业力相续相。因为已经有妙观、平等观察、智观乃至法界体性智之接纳、包容、允许,有这些言说的学习,我们能了解不空过于每一个现行作为——每一个当下都可以。

你说我怎么用这么少?还用情绪多?这不要紧!要允许自己有情绪,还要允许别人有情绪,要允许!不允许最麻烦,当下又会生起热恼与对抗——自我责怪与对抗,那是不可思议的迷失事。允许——允许是法界体性智之直接接纳,过去称净识妙用为法界体性智。一般凡夫不用。但阿弥陀佛教法中给我们圆满接引——九界同归,圆满印契,即有法界法体性智之直接给予。你要允许,消化、接纳、包容、允许一切。

我们经常不允许,不原谅自己的作为、别人的作为,绝对不原谅。为什么?说他做得太过分了!自己做得太过分了!过分到什么程度?有人说都出家了,还弄得让人又动刀子又上吊的,这能允许吗?实际这像幻影一样,皮影戏一样:这个人把这个人怎样了,那个人把那个人怎样了……从无始以来大舞台上看,长久地看,这就是一段皮影戏、一段电影,拍完就完了,没有实质。

但我们说很真!今天记住,明天记住,后天我还记住!为啥?你只要不忏悔我就记着你!说我忏悔了——实际忏悔是我们觉悟这个事情,了解了这个事情,不再重复这个事情了,这个事情就结束了。有人说我做了这个事情,就是不忏悔,就固化它——它就结束不了。你要警策这个情绪的苦。我们贪嗔痴这个痴业中的固执不可思议!就是说:我做的一定是对的!亲情中有固执,自我作为中有固执,尤其很多自爱或自恋的人,造成一种超常固执,这个固执是愚痴业。善导大师最难听一句话是“人皮驴骨”。驴就是犟!什么叫犟?一个“牛”一个“强”就是犟。拗、拗劲,是愚痴业。但许多人把自己的拗劲当作一个法则,当作自己人格。一旦冲击了我的人格,什么宗教信仰,什么慈悲智慧,全不要了!干什么?我,是对的!这个情绪苦到啥程度?把自己苦死了!别人也很无奈,说这人这么固执!

我们经常做这类事情,有自恋的过失。自恋痴心重,在这个时代反而表现得比较充分。有时亲人之间会保护——因为亲情,我要保护这个人,要保护这个事,哪怕他是错的也保护他!所谓保护就是固化这个东西,认为这个人做的是对的,因为我们是亲情,所以就不管其它。这造成愚痴业,刚强难化,都是情绪之苦啊!能审思这点,知道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缘生缘灭,就很容易忏悔——做得不得当,忏悔就好。像你这个皮影手脚不灵活了,你那个绳子一系紧,把它抖灵活一点就行,你就演灵活了。演过去就过去了。你说我这个抖得就是最好!那么人家下一个抖动就比你好。又相续了。

我们这种固化,或者自诩情绪、自责不允许情绪——不允许他人、不允许自己,就是不过关,都很苦。这样看我们容易认识自己、他人、共有、交织的业相。没有觉悟之前都是情绪,情绪之中可以觉悟。情绪一定是苦,在这个苦分中你说我就愿意相续这个苦——大家就会看到你那个苦瓜脸。你愿意摘个苦瓜说这就是我,别人也没办法,只能说你是苦瓜。什么苦瓜?苦不堪言!很多人做事情很苦,一定要抱那个苦瓜说:这就是我!搞不懂你就看看情绪,到情绪上一定能找到根源。有人贪、有人嗔、有的痴、有的慢、有的疑、有的不正见,执持着,他认为:这个就是我!这个坏事情就是我!这个苦就是我!他把这个苦抱得死死的。我们应该知道这里面的苦痛。尤其抱得越久的人,被这个苦反复折磨就越多。

这个角度讲得够频繁了。每一个当行、当念、当言或者共有环境等等,我们知道它是苦,是业分。很多人看过意乐人生五步法[1],就是这个过程。你能允许它、接纳它、包容它、审思它、了解它,然后观其本质,令本质起作用,就会不空过于此,有乐于人生;而不是在生活过程中感到太苦、太乏味、太无聊。对自身举心动念之苦没有觉悟,一旦觉悟就直下化业力分为觉悟方便、觉悟支持,化业力为福德。你要常提醒自己:这个地方可以化业力为福德因缘!

回过来说,这个时代的一个通病是:我们关心、在意环境与他人做法多一些,于自身举心动念,就是如实知自心上用功夫或用力少一些,基本上不善用。现在调转发心方式,在这个地方尽量去用,鼓励自己多用,入于正定聚,远离情绪苦。在情绪苦上我们要认真,去觉悟它、去接纳它、去认知它,了解它的生灭相,了解它不可得的本质。我们还是这个次序:知自心、明自心、用自心——要在自心上生方便,就是自觉。自觉是有力的,你会感觉到它的内在力量与充盈;你不会被他人情绪所左右、外在共业所牵制,你能审视它、观察它、觉悟它、透视它、方便运用它。方便地运用它就是知心善用,各行方便,你就有方便的作为。

这个角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上殿下殿、人际交往等一切时处都可以用。过去用得少,比较生疏,一点点问题都没有,一定要原谅自己。学会一点点地用,来知自心、明自心、用自心,就是不空过,化业力为觉悟之善巧与福德因缘,离苦得乐——苦者,是迷失于情绪,被情绪所左右。知情绪之名言,知其无常,本不可得,来接纳它、观察它、了解它,化此情绪苦为觉悟之乐、观察之乐,不空过于苦乐交织的当下,令苦乐都具有作为力,变成你可以驾驭、生于喜悦的一种趣向或作为。

说我用得很少……要接纳自己这个因缘!说道理我也明白……但这个梨子你要尝一口,否则永远不知道这个梨子滋味,再想也没用,梨子味道想不出来;到嘴巴里你才能知道,嚼一嚼才知道味道。我们实践法则,梨子的味道就会出来,化情绪之苦为觉悟与福德支持之乐,就是法则之乐——生起法喜,一点一滴一点一滴的。生命不会枯竭,你不会那么烦躁、不能驾驭、说活得没意思——被迫性太多,人就感到活得乏味、枯燥,多生怨言与迷失。我们慢慢在迷失当口、在生活没有意义当口,去觉悟它,去观察它,去了解它,使生活变得充满乐趣——觉悟的乐趣,法的喜悦,把枯燥、被迫甚至感到没有意义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这纯粹在于自己选择,方法给予大家了!在心经中讲观、自在观、观自在,菩萨行、行菩萨、观自在。观什么自在?智慧行;什么智慧行?无染行;什么无染行?空行;行的什么?度一切苦厄行。给我们讲方法,我们用不用?若能善用,拿到梨子就尝到了味道。否则你拿到梨子,分析它一万年,梨子烂在手里化成灰尘了,你也没尝到滋味。我们一定要在每一个现行中体会法则的味道,去实践它!

过去实践得少、认知得少,莫生退堕,莫生畏惧,莫生责怪,理解它,爱护它,允许它,这是一个重要起步——起步之处就是每一个当下,大机就是每一个当下,尊重就是每一个当下。这个当下可能很不好——你认为很不好、别人认为很不好,或者都认为很不好、很糟糕、不能容忍,你也要包容它、面对它、允许它、接纳它。不管是自己的、他人的或共有的,理解它,包容它,平等审视与观察它——观其无自性性,我们的情绪、烦躁、苦恼就会被淡化掉,被透视过去,变成福德因缘,变成遇无空过者之法喜。

这个问题只要允许就好——允许自身与他人的一些作为,允许!允许下来就能观察。



师于2010年9月在北京讲意乐人生中,以及2013年夏安居中,都讲到五步观察法——知业、定名、名言化、名言无自性、性起作用。师于2011年夏安居净土五门修法中,又讲到觉悟习惯、执着、迷失、苦业四次序,可放在五步观察法前面运用。于2012年夏安居现行果地觉中,又讲到如实知自心五步法,可放在五步观察法后面运用。

 

选自慈法法师《无量寿如来会

十方恒沙佛,六通照知我,今乘二尊教,广开净土门,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普光明楼网站:http://www.puguangminglou.com

QQ空间地址:http://user.qzone.qq.com/406311480/main

请点击右上角,把本文分享到朋友圈、发送给好友,举手之间,功德无量;

如果您想订阅”普光明楼微信公共平台”的文章,可于如下三种方式任选一种:

1.点击本文标题下的蓝色小字“普光明楼”,选择关注,然后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2.直接加微信号:QQ_406311480

3.扫一扫下面的二维码:

感恩你的关注,南无阿弥陀佛!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