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两性 · 观点 ▏怕丈夫的妻子,你到底在恐惧什么?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导读

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带着原生家庭的伤成长、结婚,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伤可以成为婚姻不幸的借口。


恰恰相反,当你勇敢地去面对和解决时,你会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也能更好地了解另一半,重新构建良好的亲密关系。



“我受够了!”


方芬是一位知性、优雅的老师,她坐在我的斜对面,安静沉思中有一份沉重。


她开口的第一句话是:“我受够他了,不想继续了。”只是,她的语气很平淡,似乎听不出和“今天的天气不太好”有什么两样。


我先用一段简短的冥想让她放松身体,同时创建一个安全、支持的氛围,让她感到踏实,便于放开自己。然后问她:“不想继续了,想怎样呢?”她苦笑:“已经没救了,但还是想来找您,看看有没有救命的稻草。”我们达成一致,把目标设定在改善她和丈夫明远的关系上。


我说:“给我说说你受够的那些事儿吧。”方芬长长地叹了口气:“一言难尽。结婚十几年,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多得我都懒得说了!”


然后,她坐在那里斟酌了很长时间,断断续续说了以下这些:“他有时候骂人,也骂我,真的很过分,就是特别羞辱人的那种,什么‘蠢猪’、‘笨蛋’、‘臭婆娘’、‘猪脑子’、‘你还有脸活’这样的话张口就来。即使当着很多人的面,他也好像一点儿都不顾及我。”


“我俩一生气,发生肢体冲突是常有的事儿。他下手不算太重,但是,你知道,我也不可能占到什么便宜。”


“我们家几乎所有的事情,他都会直接拍板,大到把他父母接到北京看病、住家里,花钱买大件,比如他看中了一套8万元的沙发,问都没问我,就直接买回来了;小到抱回一只泰迪狗、流浪猫,吩咐我好好养着,他却什么都不管。”


“我的东西他可以随手处理。来北京以后,他没和我商量,就让他弟弟住了我们老家的房子。就连父母给我的陪嫁,包括桌子、柜子、洗衣机等,他都私自分给了他的弟弟妹妹。我很生气,他还说我斤斤计较,心眼儿比针眼儿都小。”


“我最难以忍受的是,他在一些关系和时间的安排上也擅自做主。别人想求我帮忙,我还不知道呢,他就一口应允下来;他们公司搞活动,他问都不问就报了名,让我和女儿都参加,那可是周五啊,我和女儿都还有课呢!”


十几年,该是怎样的承受!我问她:“这么长时间,这些对你来讲意味着什么?”她显得很沉重,边说边叹气:“我觉得活得很屈辱,根本不被尊重,也很压抑,很委屈,很没有自我,用流行的话说就是毫无存在感,内心里有很多愤怒。我常常想,也就是我,换作别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这样忍受他。


现在,我也不想再忍让下去了,太难受了!我现在都有回家恐惧症了,稍微有点儿什么事儿,一想到要面对他,心就突突乱跳,紧张得很,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我安抚她:“此刻,允许自己触碰内心的感受,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带着原生家庭的伤成长、结婚,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伤可以成为婚姻不幸的借口。”


恰恰相反,当你勇敢地去面对和解决时,你会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也能更好地了解另一半,重新构建良好的亲密关系。让自己的情绪流动起来,不去阻止,不去评判。”我说道。


她把头低下来,把脸埋在双手里哽咽了很长时间,然后抬起头,长舒一口气:“胸口不那么堵了,但还有点儿疼。”


我们继续等待,给情绪足够的释放时间,直到她说:“好多了。”


“我怎么就怕他了呢?”


“听得出来,你很善良、隐忍、宽容,有自己的原则,也为此努力过。”我说。


方芬点点头:“是,说起来蛮丢人的,我和他吵过、闹过,还特别不堪地跟他歇斯底里、和他打架,可惜也没有什么用。”


“婚姻关系的形成需要两个人共同参与,这么多年你没能弱化或阻止他的行为,我想知道,事情后来的发展一般是怎样的?比如,他报名让你和孩子参加他公司的活动,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我很生气,说你也不提前通知我们一声,我和女儿还有课呢,你自己去吧!他就说:‘你那算屁事儿,和别的老师调调课不就行了?闺女才小学三年级,听不听都行,你请假吧,回来我给她补课。这次活动对我很重要。’他就是这样,胡搅蛮缠,把我的话堵得死死的。”“然后呢?”“然后我们就去了!”


方芬看着我,一脸无奈。


我问:“这是你们通常解决问题的方式吗?他提无理要求,你生气,他比你还生气、胡搅蛮缠,最后你还是顺从?”


方芬点点头:“嗯,还真是,不管过程怎样,最后几乎都是按他说的去做。”


“好奇问一下,你哭闹、打骂他的时候,动作、眼神、表情看起来是什么样的,是像成年人那样坚决、有力量、下不为例的那种,还是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哭闹一阵,发泄一番了事?你能区分二者的不同吗?”


方芬承认是后者:“您这么说提醒我了。确实我每次又哭又闹的时候,心里就像一个受伤的小女孩,根本不像一个将近40岁的成年人。”


然后她显得有点儿惊讶:“难道他会觉得,反正我哭归哭闹归闹,最后还是会听他的,也不能把他怎么样,所以并不真正把我说的当回事儿吗?”然后自言自语:“一定是这样的。”


我说:“听起来,你并没有真正表明你的界限或者是底线,让他知道,他一旦触碰底线,你就会用行动宣告和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尊严。所以,他也许并不知道你的底线在哪里。”


她在心里掂量了好久,表示有这种可能。


我问她:“什么阻挡了你不能在老公面前坚决地说‘不’?”


我拿上面具体的事例让她觉察当时的体验,她想了想说:“是恐惧”。他指责的手指一出来,她内心的恐惧便会自动地让她“扑通跪下来”。这时,她看起来很不平静:“我哪里比他差了,我怎么就怕他了呢?”方芬觉得尽管老公也很优秀,但她对这个家庭的贡献只比他多,不比他少。


来自父母那里的“遗传”


“你在过往的生活中熟悉这样的恐惧吗?”我问。


方芬沮丧地点点头:“是的,我小时候在家里对爸爸就经常有这样的恐惧。”


然后她想起了一个画面:五六岁的时候,有一天下午,我从外面玩耍回来,刚进院子就听见爸爸在大声嚷嚷:“我辛辛苦苦,怎么养了你们这些不争气的孩子?”


我躲在角落偷偷往里看,只见哥哥姐姐一个在地上坐着,一个站着呜呜地哭,一定是挨打了。接着,我就听见爸爸数落妈妈:“你怎么管教的孩子,你不嫌丢脸我还嫌丢脸呢,你怎么不去死啊!”妈妈无力申辩,只是默默地流着眼泪。


其实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


“现在说起来,我还能感受到当时内心的恐惧。那天,直到事情平息后好长时间,我才蹑手蹑脚地走出来。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心里做了一个决定:做一个乖孩子,努力做好每件事,让爸爸满意,也不给妈妈添麻烦。”


“所以,你从恐惧爸爸的愤怒到恐惧老公的愤怒?”


方芬低下头:“也许还不止,生活中,我怕和所有的人发生冲突,就是特别害怕。”


“你前面说过,换作别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这样忍受他,但是你容忍了他这么多年。也许这就是原因。即使老公蛮不讲理,你也不敢真正反抗,更不敢离开。”


方芬点点头:“这样说的话,我好悲哀啊!恐惧的时候,就是特别没有力量。”


用爱滋养自己


我就刚才的画面邀请她闭上眼睛,进入想象:“你今年快40岁,是一个成熟稳重的成年人,你聪明、勤奋、善良、勇敢、宽容、有爱心……去体验这个部分,让它充满你的内心。


现在,想象你前面就是那个画面中的小女孩,你能看到她吗?去留意她的眼神、表情,和善地看着她,告诉她:‘我知道你当时很害怕,担心如果自己做得不好,也会像哥哥姐姐一样挨揍;


你会觉得只有自己乖乖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家里才会平安无事;你期待爸爸温和,希望他看到你、认可你、爱你……’看看那个小女孩,听完这些话的反应是什么?”她的眼角有泪滴在滑落。


我接着说:“你可以向她承诺,‘我理解你、支持你、陪伴你、照顾你,我现在已经是大人了,学到了很多,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保护你、照顾你,就像照顾我的女儿那样。’看看那个小女孩是什么反应,也找到此刻作为成人的你感觉如何,你想和她有联结吗?比如可以拥抱她、抚摸她。”


她闭着眼睛待了很长时间,从唰唰地流眼泪到慢慢地平静。她睁开眼睛,说:“我感到不那么孤单脆弱了,感觉到了放松和安全,也感觉到了温暖和力量。”我们约定,在以后需要的时候,可以不断地进行这样的自我对话。


接下来的咨询,通过探索原生家庭,放下对父母,特别是对父亲未满足的期待。方芬觉察到,父亲本人也在挨打受骂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有很多的不容易,她理解、接纳并决定原谅父亲。


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恶魔”?


“也许,明远有很多需要改变和成长的地方,尽管他不这么认为。所以,我们可能无法让他改变,但你可以更了解他、影响他。” 我在方芬第二次来的时候说,并和她开玩笑:“也让我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恶魔’?”


方芬听了大笑起来:“我原来觉得他就是个恶魔,最近试着用不同的视角看他,发现他和我挺像的,他的父母感情不好,见面就吵。只不过他家是妈妈强势指责,爸爸懦弱讨好,爸爸又在外地工作,他和几个兄弟姐妹还有妈妈在一起。说起来,小时候也是个缺人疼少人爱的可怜娃。”看得出来她对老公的理解和疼惜。


他也会把原生家庭中的很多东西带进婚姻。也许,他期待自己的老婆绝不能像妈妈一样强势,所以你偶尔一表现出反对,他就爆炸,一定要以更大的力量把你压下去才觉得安全。”


“有这种可能。他还说过他见到懦弱的男人恨不得踹他两脚。也许,童年的他在面对妈妈的坏脾气时,特别希望爸爸能站出来保护他,而不是一味迁就?”她补充:“也许,他小时候缺少的爱特别期待在婚姻中得到满足。”


方芬同意我的理解,说好像只有什么事都要听他的,他才会感到安全。


慢慢地,方芬理解了明远更多的方面,比如,他以骂人的方式表达关心。


有一次,方芬妇科病犯了好几天之后,才去医院。明远大半夜背她上车,排队挂号,端水喂药,嘴里却一直骂骂咧咧:“你个笨蛋,一点儿生活常识都没有,妇科病和肚子疼都分不清,你白痴啊……”她还发现,其实偶尔他也有听她的意见的时候,比如当年他们两个“既聪明又勤奋”的人在小城市生活不如意,她率先考研来北京,他也很“顺从”地“跟”过来了。也许,这才是立体的明远。



“站直了,别趴下!”


接下来,我们练习一致性地表达自己,面对压力时先找到自己的力量,也照顾到对方和情境,坚定而温和地表达感受、想法和期待,而不是带着情绪去表达。


咨询室里练完,回到生活中还是会遇到阻碍。一是自己不熟练,更重要的是,她这样做,明远不习惯,说她翅膀硬了,越来越不可爱了,还吓唬她:“女人就是要小鸟依人,温顺听话,照此下去,小心我休了你!”但方芬还是耐心地坚持,终于,有了一次小小的成功。


以前,他们俩的银行卡密码是一样的,他有时会擅自从她卡里取钱。


方芬准备好之后告诉他:“你这样做,我心里不踏实,担心有什么需要时拿不出钱来。我的银行卡我自己设个密码,你用的时候和我商量一下,这样我心里有底,才感到安全。”明远不干,一堆的讽刺挖苦。


“但我心里打定了主意,任他怎么说,既不生气,也不听他的。他没办法,最后也就接受了。”方芬还发现,当明远情绪激烈而她能够稳定平静的时候,他也会慢慢地安静下来。


任何改变都是不容易的,婚姻关系牵涉两个人就更加不容易。


我特别欣赏方芬在这个过程中自我鼓励的一句话,她在需要的时候不断提醒自己:“站直了,别趴下!”



声明:本文文章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婚姻与家庭杂志(ID:hunyinyujiating99。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