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儒学研修营 | 《大学》解(二)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董卫国老师:

山东东营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教师、国学经典与人文教育中心主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辅仁读书会发起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先秦儒学、宋明理学、儒家文化与现代社会等。先后组织发起北京师范大学辅仁读书会、西南政法大学辅仁读书会,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研读《四书》等国学经典。筹划成立辅仁书院等民间国学文化社团,长期参与推动儒学公益文化教育活动。



”毋自欺“

       古本《大学》在纲领部分结束之后就开始解释“诚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就是“真实无妄”、“真实不欺”的意思。后面又说,“如恶恶臭,如好好色”,这是比喻性的说法,是说,厌恶恶就像厌恶恶臭一样,好善就像喜好美色一样。许多人明明知道某些事情是好的,却不去做或者说没有能力做到;明明知道某些事情是坏的,却戒不掉,这就是自欺。好的东西应该说一看就喜欢,就愿意去做,对不好的东西,马上就改了。这就是一种内外一致。用阳明的话就是知和行的合一,我们现在很多人明白很多道理但是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没有达到诚意的状态。阳明说的就是指知行的本体。我们看到一个美女立马就喜欢了,而不是先意识到自己应该去喜欢,没有推断的过程。看到肮脏的东西,马上心里就厌恶了,而不是说看到肮脏的东西,再意识到自己应该去厌恶然后再强迫自己去讨厌。这就是知行合一。对于善的道理,很多知道,但往往做不到,这就是没有达到诚意,还是在很多地方有自欺的状态。

这个比喻有两个意思,人之好善恶恶,如何才能达到像好好色、恶恶臭那样呢?好好色、恶恶臭有两个特点,其一,内在一致,表里如一。人们对美色的喜欢、对恶臭的厌恶,都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人是心里厌恶美色、喜欢恶臭,然后表面装作相反。但是人们对善恶却往往不是如此。口头上说赞同善,但是心里未必真得认同,口头上批评恶,但心里却未必真得厌恶。这就是表里不一。这就是自欺。其二,知与情的合一,或者如阳明说,知行合一。阳明说,见美色属知,好好色属于行,才见,即刻就好了,不是见到之后,又立个心去好。恶恶臭也是如此。人们对善恶的态度也往往不能这样。知道善和恶的知识,但是并不能内心直接发起好恶的情感,更未必去落实。这也是不能诚意。所以,《大学》说诚意,就是说好善恶恶的念头,是要从内而外的、表里如一的、知行合一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此之谓自谦”,自谦就是自得、自足的一种状态。在《论语》中也说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悦”就是由内到外的喜悦,一种由内到外的自得。自谦也叫自足,在自己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内心是充实的、满足的。我们很多时候的不满意,并不是不满意环境,其实是对自己的不满意。有的人言行不一,好话说尽,坏事做绝。这样的人表面很庄重,内心是很心虚的,这就是不自谦。孔夫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是这样?因为坦荡荡不是装出来的,这是由内而外,内心是充实的。“仰不愧于天,扶不怍于人”,自己所做的和自己所说的是一致的,这叫不自欺,这样才能自谦。如何才能做到自谦?功夫在慎独上。


”慎独“

       慎独是非常重要的。朱子说“独”是“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就是别人不知道,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这个话有两层意思,一个指的是环境,即独处的时候。从这个意思说,慎独就是在独处的时候要保持警惕、谨慎,要严于自律。我们大庭广众之下一般会把好的一面表现出来,不会去做坏事。而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是否能保持自觉呢?这是不容易的。这样也是人格的一种延续,不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但更多的人不能做到表里如一,不能做到慎终如始。所以慎独很重要,能慎独,就是一个道德自觉的人。另一个就是指心念或说动机,心念是别人都不知道只有自己知道的。从这个意思说,慎独指的就是,不管在任何环境下,自己心念发动处,要有清楚的警醒、自觉,这个就是慎独的功夫。简单说,慎独就是“慎心”。这个意思更为究竟,可以涵盖第一个意思。《大学》讲修身,修身无非就是改过迁善。人行事有善有恶,这个根源在哪里?在于人的心念、动机。善行是从善念开始的、恶行是从恶念开始的。普通人习气深重,往往到事情已经表现为结果了,然后才觉察,不知道从善恶的本原处用工夫。这就是不能慎独。修身其实是用心管理身,“心者,一身之主”。《大学》一开始就强调慎独,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常常反省做事的动机。如果存心本身就是偏邪不正,自私自利的,这就是不能诚意,就是自欺,就不能自谦了。下面说的小人的状态就是如此。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这是说的普通人的一种状态。“闲居”是和公共性的生活相对应的,私人的生活领域。在公共场合的时候,我们都能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但是闲居尤其是闲居独处的时候,可能就很随意、懈怠了。见到君子的时候,把自己不好的一面都藏起来,把好的一面展现出啦。这就是表里不一。不是不知道应该行善,但是对善的认同不是从内到位、表里如一、终始如一的。这就是最典型的自欺的状态。内外的不一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人格分裂的。而且,能假装一时,不能假装一世。内心真实的状态,总是会表现出来。所以说,“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这种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在别人眼里,好像一眼就能被看清了心肝脾肺一样。时间长了大家自然会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做出来的善其实是表现给别人看的,内心善的根基根本没有扎牢。“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内心是什么样的,最终还是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表现在外在的行为和气质上。宋明理学讲“圣贤气象”,气象是指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气质面貌。这就是“诚于中,形于外。”所以一定记住,要做君子,就做一个彻头彻尾,表里如一的君子,内心的心念、动机,总是会表现于外,总是会有所感应的。所以说“君子必慎其独也”。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这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指的就是慎独的精神状态。就好像有十双眼睛在看着你,十个手指在指着你,这样对自己内心的一种警觉。时时刻刻都有内心的觉醒,而不是懈怠的状态。在《论语》中也记载了曾子类似的话,曾子临终的时候对学生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这是什么意思呢?“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是指的慎独的功夫,曾子一生,修身功夫非常扎实,可谓“持身甚严”,最怕身心有照管不到的地方,而德行有亏,所以一辈子勤勉于慎独功夫,直到临终,才可松一口气,终于完成了修身立德之使命。这是足以为后人榜样的。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这是讲的一种慎独修身达到的效果,如果家里富有,房屋就装修的很好,由文化品位。如果一个人有德行,精神状态就不一样,气质就不一样。内心是无私坦荡的,那么外在的言行气质,就非常安泰,非常舒展,不拘谨,不做作。这是由诚意、慎独达到的一种精神面貌。

这一章的关键是要理解慎独。慎独就是在人心应接外物处,能对自己的心念动机有深度反省和清醒的自觉,时时刻刻让心念是端正无偏私的。儒家的修身之法,修身其实就是在修心。身心从来不是分离的。这是孔门修身功夫的心法!这在其他经典中有很多印证之处。例如,颜回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具体怎么做呢?要“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用”。“礼”一般的意义常被理解为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但是这里面的“礼”不能仅从这个意思理解。如果说,我们先去学习视听言动的琐碎礼仪规范,然后在视听言动时都想着去达到这样一个外在规范,那是不太可能的。理解经典一定要通达。这里的视听言动,就是代表了我们生命的一切活动,我们的内心时时刻刻要对自己的当下的生命状态随时有所关照和自觉。这是克己复礼的要害所在。这当然就是慎独的功夫。《易传》中也记载孔子称赞颜回的话,“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这句话能很好的解释《论语》中孔子说颜回“不贰过”。为什么颜回能“不贰过”?自己有不善的地方,自己马上就觉察了,并且觉察之后,马上就不再做了。可见,颜回之所以在孔子弟子中境界最高,还是因其慎独功夫。

解释完了“所谓诚其意者”之后,后面又大量引用《诗经》、《尚书》中的篇章来说明道理。就是这部分内容,朱子认为有错简——文字顺序存在问题。所以他对这些文字的顺序进行了调整,让它们分别于前面的三纲领八条目的顺序一一对应。当然,阳明并不认为有错简,但他对这部分内容的解释并不多。我们从古本《大学》本身来理解,这一部分内容强调按照顺序概况为三个主题:第一,引用《诗经·淇澳》和《烈文》,渲染君子修身之严谨与勤勉状态,以及百姓对君子之德的怀念。第二,引用《尚书》中《康诰》、《大甲》、《尧典》中文字,强调自明其德的重要性。第三,引用《诗经·玄鸟》以及孔子对这句话的发挥,强调人们应该各止于其分位。第四,引用孔子“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来强调“知本”。本是什么?治国之本,就在于修身立德,以德化民,而不在于诉讼本身。儒家并不否认通过法治诉讼等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法治诉讼本身要做到公正公平。但是他认为法治诉讼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让国家和谐安定,所以,最理想的状态是“无讼”。

格物致知的含义

这部分结束之后,顺次讨论的分别是“所谓修身在正其心”、“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以及“治国在其家”、“平天下在治其国”等。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就注意了,按照纲领部分对“三纲领八条目”的表述,不是还有“格物致知”吗?怎么《大学》没有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或者“所谓诚意在致知者”?这就是所谓“阙文”的问题。历史上很多人认为古本《大学》存在阙文,其中观点最有影响力的当然是朱子。朱子认为古本《大学》缺少了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所以他做了一个“补传”。朱子对格物致知的理解是一个体系,非常重要。简单概括起来,朱子以“穷理”解释格物,以“推扩”其“心之知”解释“致知”。若仅仅读《大学章句》,朱子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很容易被现代人误解。朱子所谓的穷理,并非是现代意义上的研究客观性的知识、原理。朱子的格物致知思想有一个完备的性理学的理论基础。限于时间关系,且我们这次主要讲解古本《大学》, 所以暂且不讲了。

然而,根据阳明的观点,古本《大学》本身是完整的,不缺少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为什么没有专门解释格物致知呢?简单说,就是不需要解释。我们现代人理解经典,往往将之理解成一种理论、知识。当做知识、理论理解时,往往光注重其逻辑的完备性,其实《大学》讲的一点都不抽象,它讲得是具体的实践方法、是从真实的人生处境来讲的实实在在的修养身心的方法。落实到生活里来理解,反而并不难理解。那么什么是格物致知?先说“格物”,对于“物”的理解,古人基本没有异议,这里的物是“事”的意思,不是指的我们现代人观念中与主体对立的客观的、作为对象的物体。这不是一个学术观点的问题,而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心态。格,古代有很多解释,汉代的郑玄解释为“正”,朱子解释为“即”,就是靠近的意思,是说要到具体的事情上去,才能格物;阳明解释为“正”,其实这些意思可能并不矛盾。我们理解的通俗一点,所谓“格物”,其实也就是应对事情。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这句话说得很清楚,也很深刻。我们心念所发,总是有内容的,这就是事。例如,我们现在想着正在听课,听课就是一件事;下课之后,想着去吃饭,吃饭就是一件事。如此连续不断。人的生活就是由连续不断的事组成的。心念之所发,总是指向事的。我们内心面对一切事的时候,都能够反省内心、对自己的心念动机有所警醒,让这个意念都是端正、良善的。所以,由此可见,会慎独也就会格物了,不会慎独,那叫“随物流转”。能慎独,那么格物同时也就是致良知的过程。致知就是“致良知”。所以阳明强调,“以诚意为本,格物功夫才有下落”,这话什么意思?我们人心面对一件一件的事,这也可以是一个自然过程,所有人都如此,从生到死,都是连不断的应对事情。但是为什么普通人“应对事情”——也就是格物,却并不能增长良知呢?关键在于诚意慎独!应对什么事情,本身并不重要,关键是应对事情的态度和方法。古人讲格物,虽然偏重在现在所谓伦理社会领域,但是并不排斥现在所谓科学。只要有慎独的功夫,一切的应事接物,都能够变成一个致良知、正心修身的过程。相反,若是没有慎独的功夫,哪怕专门研究道德学的知识,那也未必直接就能增进人的德行。

总结一句话,古本《大学》在解释了诚意慎独之后,就不必再单独解释什么是格物致知了。会慎独,就会格物,能慎独格物,就能致知。

        正心与修身

        接下来讲“修身在正其心”,“身有所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可见,主要是说如何通过管理好自己的感情以达到修身的目的。人心有愤怒、恐惧、好乐、忧患等这些感情,做事容易发生错误,但不是没有感情才能“得其正”。圣贤不是没有喜怒哀乐这些感情,而是如何让这些感情表现得恰到好处。什么叫恰到好处?无非就是当喜则喜、当奴则怒,改忧患就忧患、该恐惧就恐惧——情感的表达切中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不使说这些感情本身就是错的。孔子说颜回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这是笼统的说法,其实是所有的感情,都不迁,也就是说感情都是针对当下的事情,当喜则喜、当奴则怒。其实这是不容易做到的。我们普通人,要么沉浸在过去情绪的延续中,要么神游未来,反而无法关注当下。我们应当清楚地知道当下的状态,观照当下以心应事的心境。这样感情的表达就容易到位。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说法叫“活在当下”,其实以前的儒释道都讲这个。儒家讲“念兹在兹”,道家讲“不将不迎”,“将”就是牵挂着过去的事、迎就是惦记还没有来到的事。,,永远不活在当下。这里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焉”这是个成语了,“焉”是代词,表示这里,这里是哪里?就是当下。心若不在当下,那对自己所处的处境、自己的生命状态都有没有自觉了,没有了自觉,也就没法控制了,颠倒混乱,完全失控了。

而然感情表达恰到好处的关键,在于恰恰是在于慎独。为什么说“意诚而后心正”?前面说了,心正这部分主要是说了人的感情,诸如愤怒、恐惧、喜欢、忧患等等。人的感情能否表现恰到好处,根本上决定于人的心念、动机是否端正。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的表现,都是基于自私自利的动机的,我们愤怒是因为别人有损于我们的利益,我们恐惧是担心失去好处,我们喜欢是因为一个人或一件事能给我们带来好处等等。这样的感情,都是人心收到外物的奴役和牵扯,所以萦绕心里,久久不能平复。而圣贤的喜怒哀乐,基于公心之上,基于无私的念头,所以感情的表现容易到位。例如,很多普通人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常常会升起嫉妒心,这是为什么?看到别人好,不应该高兴才是吗?为什么反而“不爽”呢?这个不爽的嫉妒的根源就是个私心——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但是圣人不是这样的,圣人见贤思齐,成人之美,愿意看到他人、万物都各得其所,圣人所忧虑的,就是万物不得其所。

所以说心念动机端正了,感情也就容易表现到位了。感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表现得当,那对外物的应对,也就很少出现偏差了。这就可以笼统地说,修身修的比较好。                        


修身与齐家

     “齐其家在修其身者”,这一段是由修身到齐家的道理。“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辟”是偏斜不正的意思。人对一件一件事情的感情反应,积累起来,就容易形成对某人或某事的相对固执化的价值立场。此章中的亲爱、贱恶、畏敬、哀矜等与正心章中的愤懥、恐惧、好乐、忧患什么关系?愤懥、恐惧、好乐、忧患此四者是人随机发用的情感,是针对某件事情,偶然性的情感应对;而亲爱、贱恶、畏敬、哀矜乃是人对于某人或某事已经相对固定化了的价值立场。比如,偏爱自己的儿子,就觉得自己的儿子都是好的,甚至连儿子身上的缺点也觉得好;恨自己的仇人,觉得仇人作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好的,即便看见他做好事,也觉得是出于虚伪。等等。周幽王喜欢褒姒,爱自己的妻子本身没有错误的,但是不能“好而不知其恶”,更不能不明是非,烽火戏诸侯,博得美人一笑,结果亡国了。这就是因为没有修身,而不能对身边的人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也就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不能管理好家庭结果导致亡国。“之其所畏敬而辟焉”,敬畏一个人也是如此,最常见的就是自己面对自己的领导上司或者长辈,尊敬领导上司或长辈无可厚非,但是这个时候,很多人一味服从,就不敢坚持正义。这是很糟糕的了,在这种情况下,敢不敢“犯言直谏”,这体现了一种人格教养;“之其所哀矜而辟焉”,有同情心本身是好事,但“可怜人往往有可恨之处”,可怜人做了不好的事情我们能不能合理判断,是不是会一味原谅,这也很重要;“之其所敖惰而辟焉”,也有那么一种人,我们已经习惯了轻慢于他,忽视他的存在,甚至他做了重要的事,我们也视而不见,这都是偏颇的。所以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对事物的判断不能固化,要全面。喜欢一个东西,知道它的缺点;厌恶一个东西,知道它的美好。这样才能把家里的关系理顺。

         齐家与治国

       “治国必先齐其家”,齐家是治国的根本。国家的治理不仅仅是通过物质和制度,还要靠价值认同、伦理秩序。国家不仅仅有地域的内涵,,国家还是一个精神文化的共同体。一个制度、组织之所以能运行得好,要有对共同价值观的认同。儒家强调的国家的核心观念从家庭里开始培养。儒家强调以德治国,“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一定程度上说,。核心价值观不是说空谈,而是能落实在日常生活里面,过去就有这种文化环境来教化。儒家教化的功能和宗教的教化功能不太一样,它没有日常生活之外的一套独立体系,而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例如以前的宗族制度、书院、乡约、各种渗透于生活中的礼乐仪式等等,本身就起着教化作用。“君子不出家成教于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把德性观念彰显出来,就足以引领国人。孝、悌、慈都是家庭里培养起来的道德情感。乃是这些道德感情都可以推到公共生活领域,“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必须能够深入人心,能够有普遍的社会认同才可以。孝悌慈的观念,可以说把公私领域连接起来,能够深入人心。从家庭里开始建立道德感,这是中国人普遍的人伦情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式这个意思。康诰曰:“如保赤子。”保,是呵护;赤子,婴儿。婴儿还不会说话,但父母都知道他们的要求,因为父母爱自己的孩子,父母自然能体贴孩子的要求,父母的心跟孩子的心是相通的。官员对待百姓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如果没有管理国家大事的知识,知识是可以学的,但是心首先要摆正——要有真实的爱民之心,这样的话知识就学得快了。“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没有先学会养儿育女,然后才嫁人的,这是说,治国都是边学边干,关键要有爱民如子的诚心。“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家庭是构成国家的基本社会单元,国家风气的根基在于家庭秩序。尤其是具有公共影响力的家庭。古代社会,更是有家国一体同构的的特点。古代的王朝,,这个家族的德行风气,。“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偾”是指败坏。商纣王有一句话很有名,他说“我生不有命在天”,认为自己的王位是天命注定,谁都无法改变,于是放纵自己,胡作非为,结果众叛亲离,最终亡国;到周代就不一样,周初“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观念可谓深入人心,老天爷没有偏私,因此要敬德保民,天就辅助谁。“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尧舜以身作则,自己先行仁义之事,老百姓纷纷效仿;桀纣做一些暴虐之事,对百姓暴虐无道,人民也效仿。所谓“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老百姓效仿的是你做的,而不是你说的。如果要求老百姓父慈子孝,但自己,就无法实现教化。老百姓看人做什么,而不是说什么。“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只有自己先做再说,这话才有公信力;当然说了再做到也可以。但如果说了不做,那就会失去公信力。

所以,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恕道的问题。很多人喜欢教育别人,命令别人,给别人挑毛病,但是自己做不好。这就是不能“恕”。“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恕”,内心跟他人是通的,对自己和对别人是一个标准。很多人往往是双重标准,对别人的要求自己不做到。只考虑自己的要求,不考虑他人对自己的要求。“严于律人,宽于待己”,这就糟糕了。所以,要让老百姓明白道理,首先要以身示范。要求百姓做的,自己先做到。这叫恕。

古人讲完了道理,要引《诗经》,这是强调自己说话的根据;再者,在古时,《诗经》的教育是比较普及的,《诗经》是一个对话平台。《诗经》的教育不是讲干巴巴的道理,而更给人以一种直观性的感受。让人在反复吟诵中,得到一种情感的纯话。《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自己的品行没有什么差错,才能成为四方之人的楷模。这里讲的是如何通过齐家,达到治国;如何把在家庭里培养起来的情感,推到治国。而这个推的方法,也就是忠恕。


治国与平天下

《大学》讲“平天下在治其国”,核心的内容是谈如何在治国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治国的文教精神,由此感召天下。用现在话语,好比说以文化软实力推广到天下。这其中核心的几个观念,强调的是以仁孝治国、以忠恕为政、任用贤才、德本财末、不与民争利等等。“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上具有国君等在高位者,要想百姓孝悌、爱国,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孤”实际是弱势群体的代表,《孟子》里说:“鳏寡孤独”。一个国家为什么要关心弱势群体?不仅仅对弱势群体本身有影响,更是给全体人民以安全感,增强国家的向心力和认同感。这是国家正义的象征。“君子有絜矩之道”,絜矩之道就是忠恕之道。絜矩就是测量方形所用的工具,絜矩就是一种原则。什么原则呢?“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不想你的上级怎么对待你,也不要这样对待你的下级;不希望下级怎么对待你,也不要用这种方式对待你的上级。等等。这是一个从政的原则。“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讲的也是一种忠恕之道。“忠”是衷心,自己最真实的内心,而不是私心。“恕”是能够感同别人,推己及人。朱子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做事情的时候能够超越自己私人的利益和立场,进而通情于他人。这就是忠恕知道。,就是“以百姓心为心”,体谅百姓的要求和立场。当政者在想求富裕的时候,首先想着百姓也有如此需要,不能与民争利。为政者要有公心。这是由治国到平天下的一个道德基础。因为时间关系,这部分我们讲的比较粗略,但核心的意思还是清楚的。

    我们利用两次课的时间,把古本《大学》的基本文意和思想要点介绍了一下,这个介绍是比较粗略的,但对于初学来说,已经可以了。希望大家回去后继续学习。对经典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读懂意思是第一步,经过长期磨炼,深造自得,步步落实为现实效果,这才是最终目的。


编辑:陈昭颖

文案:候焯潆 曹煊茗

审核:董卫国老师

南书院

幸福人生交流◆弟子规夏令营◆师资培训班

医启蒙◆诚明课堂社团联合会◆义工研习班

群书治要研修◆少儿国学班

电话:0510-86189607

jnshuyuan@163.com(活动报名邮箱)

jnsyzyz@163.com(志愿者邮箱)

官方QQ:305464072

官方QQ群:281984379

官方微信号:JYJNSY2012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