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爱斐儿:北京散文诗概貌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北京散文诗概貌


爱斐儿

作者简介

爱斐儿著名诗人。出版有散文诗集《非处方用药》《废墟上的抒情》等。


        北京,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也是中国散文诗的发祥地。

 

        早在“五四”前夕,北京就成为中国散文诗诞生的摇篮。在北京编辑出版的《新青年》杂志率先为散文诗摇旗呐喊, 19175月号,刊载了刘半农的《我之文学改良观》一文,首倡散文诗和无韵诗,这是我国第一次正式从文体学上输入“散文诗”概念;19181月号,发表沈尹默、刘半农、胡适3人的9首新诗,其中沈尹默的《月夜》被愚庵(康白情)称为“在中国新诗史上,算是第一首散文诗”。191989月间,鲁迅以神飞的笔名在《国民公报》“新文艺”专栏发表第一组散文诗《自言自语》;192412月起,又在《语丝》杂志上开设“野草”专栏,题鲁迅收入散文诗集《野草》的作品,最初也是发表于在北京创刊的。当时,在北京报刊上发表散文诗的还有周作人、冰心、朱自清、许地山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又成为中国散文诗的复兴之地。1985513日,中国散文诗学会在北京成立,这是散文诗在中国复兴的重要标志,有力推动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散文诗创作的繁荣和发展。北京散文诗作家无疑是当时散文诗创作队伍中的一支劲旅,比较活跃的有柯蓝、刘北汜、王宗仁、刘湛秋、刘虔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北京散文诗创作出现了新的繁荣发展。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我们”散文诗群的诞生。2009417日,“我们——北土城散文诗群”(简称“我们”)宣告成立,在主要发起人周庆荣、灵焚等人周围,迅速汇聚了居住在京的一大批实力诗人,如潇潇、黄恩鹏、唐朝辉、爱斐儿、大卫、唐力、北塔、娜仁琪琪格、安琪、沉沙、夏花、木寻、贝里珍珠、欧逸舟、李浩等,很快在北京乃至全国掀起了一阵散文诗创作热潮,也引发了诗歌评论界对散文诗的更多关注。如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都先后召开“我们”散文诗研讨会和读诗会,以多种形式应和着这次散文诗运动的蓬勃发展的态势。另一个标志是,一些一直以写作分行新诗为主的诗人,也开始了散文诗文体的写作,像西川、王家新、骆英、树才、车前子等知名诗人,就是以这样自然的方式进入了散文诗的写作。由此可以看出,北京确是中国散文诗的一个重镇。

 

        今天所选的诗人中,有的长期执着于散文诗文体的写作与探索,有的是因为在长期写作分行新诗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表达需要一种更合理的文体去承载,于是他们便选择了散文诗。这些作者现在都定居北京,大都远离了他们成长背景中的地域,加之他们个人丰富独到的人生阅历、写作经验,相信他们更懂得什么样的文体去表现现时代人与激变中外部世界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冲突,也更清楚什么样的文体更能负载他们的诗歌诉求和审美的意识,更清楚如何在他们的散文诗中解脱枷锁,还精神于自由、舒张,弹性、锐利、丰盈、冷峻。所以,他们的散文诗足可代表北京散文诗的多个侧面,供作观豹之窥。

 

        刘虔是一位资深散文诗前辈,深厚的人生积淀,一颗敏锐的诗心,娴熟的写作技巧,让刘虔前辈保持了旺盛的创作力。他的散文诗拥有更冷静的观察、更从容的表达、更洗练的笔触,更深沉的哲思,更悲悯的情怀,带给我们的是更深远的思考与颖悟。

 

        西川的散文诗喜欢从细微处入手,从自审开始,以剥茧抽丝的方式,有时甚至不惜动用解剖的手段,结合自己沉稳、准确的手法,一点点、一层层剥开附着在生活表面的伪饰,让我们看清一个个虚假的现象之后人性的真实、道貌岸然之下隐匿的脆弱和卑微。生活除了用来赞美,也需要用来审视,这是情感与理性的共舞,也是智慧与审美的必然。

 

        王家新长期从事诗歌写作和诗歌翻译的经历,让他的写作更为清醒和自觉,也让他更懂得删繁就简的意义,所以,他的散文诗不铺排、不粉饰。他从生活中撷取的片段,有时像一面镜子,有时像一枚钉子,有时像一条线索,有时像一把刀子,有时像一幅剪影、有时像一枚火星,他只负责把一切认识世界的工具交给你,就像一个国画大师,他只挥洒少许笔墨,却把更多的表达交给留白。

 

        周庆荣的散文诗品质坚实、硬朗,笃定,而又闪现着温暖的光芒。他的写作,向来先要选取一处能够纵览或俯瞰的独立的高度,以理性思维为主线,辅以情感的推动力量,展开对人生、历史、社会的深入体察,态度明确,有极强的方向感,将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和爱的情怀,尽皆融入思与诗。无论批判或者颂杨,他都会以豁达的心胸,留给他热爱的一切一条光明的出路,而他自己则选择在忍耐中独守黑暗,并成为黑暗中最明亮的一部分。所以他呈现出来的散文诗世界,自然、平和、丰富、博大、节奏舒缓而明朗,读之有种化平凡于不同凡响的审美力量。

 

        灵焚,是一个诗质特征很明显的诗人,是散文诗与理论可以并驾齐驱的创作者,具有极强的文体意识和执着的探索精神,孜孜以求的是散文诗的真与善,爱与美。作为一个哲学家诗人,他掌握着一把打开万物之间相关相连而又矛盾纠结的金钥匙,他由此可以自由出入时空、天地、历史、人文之间,撷取自己需要的那部分,放在他自己的文字熔炉中炼金,制作出一篇篇意象繁复、语境流丽、景象华美的散文诗篇。他的散文诗,不但镌刻着一个诗人诞生于苦难而又顽强超越苦难的心路历程,同时,他也试图把贯穿人类生命始终的一个巨大天地时空的变迁,制作成一个精美绝妙的微缩景观,以散文诗的形式留下他精雕细刻的时光。

 

        潇潇的散文诗带着她丰富的生命经验,是一个人月浅灯深中与黑暗博弈的结果:真诚、清醒、忧伤、辽阔,把爱与美、伤与痛、思与诗,同置于她的执着与感性之中,营造出只属于她自己的诗歌殿堂。

 

        树才,作为一位诗人、翻译家,他的散文诗很好的结合了中西方诗歌中艺术中抒情与象征主义的传统,并完成了将其融合、打破、消解、重构的步奏,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诗歌艺术形式。他的散文诗在平静的基调里,埋下深深的哲思,语言张弛有度,带给你音乐般的节奏感,引人遐想或沉思。

 

        黄恩鹏是一个钟情于自然山水的诗人,我把他的散文诗《过故人庄》视为他的代表作。他试图在自己的散文诗中构建一个心灵村庄,诗意田园,为自己也为我们挽留一个永远不会重现的故园村庄。“从今天起,我把大地上每一个村庄都叫故乡,把每一个人都认作我的乡亲”。这句诗,敞开了诗人一副包容众生的大情怀,诠释了“自然中心主义”的大乡村理念。《过故人庄》无疑唤醒了我们内心的某种状态 ,田园也许就是你灯下读书的某个瞬间,田园也许就是你下班途中令你驻足观看的某个辉煌落日,田园就是愿意把自己内心托付的空间,无论世事多么烦嚣,一个人若有了对自然山水至情至性的热爱,即可陶然地保留自然的大美,不会失去田园的人,必为自己天真的性情找到最好的居所,必是一个人的生命有了壮阔的担当。

 

        杨锦,是位从事散文诗写作时间比较早的一位诗人,也是一个细心生活的人。细心得看得见一只羊的眼泪,看得见一只相思鸟飞过大槐树,也看见一只鸵鸟把头埋进了沙子,这些细心和发现是因为作为一个背井离乡的诗人,他通过观看、遥望、回望,才能看到远在身后的家乡,以此来缓解内心强烈的漂泊感。他所见所想的一切,始终不能远离他的原乡,因为他的成长在那里,他的牵挂在那里,他的爱在那里,所以,他看到的世界总是带着他所出生的蒙古草原那种质朴、本真、辽阔和苍凉的印迹。

 

        侯马是个很善于在诗中埋下伏笔和线索的人,但他自己却喜欢不动声色,无论是在生离死别面前,还是在是是非非面前,,他仍然能够做到像一个旁观者。这是一种定力,是基于一种见惯、一种看透的清醒。是啊,诗人、警察的双重身份,把他置于了美善和丑恶人性的边缘,那是怎样一种烈火焚心却又如临深渊的感受!但是他能做到把爱恨情仇化作云淡风轻,因为他非常了解这个不懂恻隐的世界,他早已学会了平衡和化解,他只是默默地在词语中留下证据和线索,证明这个世界他的确来过,并拥有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洪烛是个才华横溢、内心情感异常丰富饱满的诗人。他的散文诗,常常萦绕着浓得化不开的恋爱般的情绪,让人觉得他不是深深地爱过,就是在深深地爱着。无疑,一个爱着的人是幸福的,因为自己有爱可爱,因为他可以为此生活在诗歌里,因为这些爱的理由能够坚定自己存在的意义,因为他可以使用文字把这种爱固定、保鲜,这样他就再也不用担心他会失去这种爱了;并且他有能力让我们这些阅读者感染他爱的情绪。

 

        沉沙也是一位较为资深的散文诗人。他的散文诗保留着中国散文诗写作中较传统的部分,通过对一个情景、一个事物侧面,或一个片段,时而生动、时而凝重,时而直白、时而隐晦,他的思与诗相伴,情与景交融。

 

        北塔作为一位资深诗人,他对散文诗写作的努力和探索一直就没有中断,而且越来越显示出他对象征手法的成熟运用。写作和不断的游历正在他的身上发挥诗性的作用,他已拥有了一种纵观全局的大视野,并从容地游走于时空天地间,往来于中外古今,他让我看到一位 诗人想要构建的散文诗殿堂,正一砖一瓦地成为现实。

 

        娜仁琪琪格写作散文诗时间不长,但是她的散文诗却有自己清晰明丽的纹路,让你分明看见美好与美好之间的最终相遇,就像诗人本身的美好必然带给我们美好的文字,我们只要耐心等在这里,就终究会等来她飘然而至。这是一个手捂伤口却仍然会为你微笑祝福的人,她即使被冷风穿透心肺,却依然会在文字中为你留下温暖的柴薪,只因她明白自己正在包容的一切,皆来自生活所赐,只有懂得珍惜的人,那些砂砾才能变成珍珠,那些冰冷的石头才能变成温润的宝石,那些伤痕才能变成美丽的刺绣。

 

        安琪是一个无诗不欢的诗人。诗歌仿佛早已主宰了她的生活和灵魂,更多的时候,她仿佛不用去寻找诗歌,而是被一只诗歌的手推动着,她只是被迫飞快地记录这些稍纵即逝的词语,所以她的诗歌有极强的纪实性和现场感。有时候她觉得诗歌正离她越来越远,本能地焦灼感,又促使她去拼命的寻找诗歌,这时候她与诗歌,有一种与她若即若离的牵扯,这也为她的写作留下了理性思考的地带,让她可以缓口气,好好梳理自己与诗歌的关系,她这时候所写的一般会是散文诗。

 

        夏花的散文诗,总是充溢着内心最原始丰沛的感受,让灵魂的独舞在一个深远阔大的远景中华丽展开,如一种不计后果的心灵性的表达,营造出的深挚、强烈的抒情意味,让她的诗歌显现出一种自然而又高贵的文化气质。

 

        木寻是一位年轻的80后诗人,所以她的诗透出敏感、多思、多梦的气息。诗歌仿佛是她用来观照自己的镜子,镜子里保留着经过的影像或记忆;而她面对的是一个小切面里巨大的景深,给我们留出只言片影的空隙,让你猜度词语之后的故事,而她喜欢写出许多谜语,却不想公布谜底,或者只想让她想要知道的人知道谜底。但聪明的诗人知道,这世界会有许多人热衷于猜谜。

 

        贝里珍珠散文诗显示出了一个成熟诗人的特质。我一直认为,一个好诗人最少应该拥有以下三种法宝:丰富的阅历、想象力、驾驭词语的能力,贝里珍珠无疑是一个拥有这三种法宝的人。她的散文诗情绪饱满、想象丰富、语言灵动飘逸。她轻盈自如地出入于现实与冥想之间,完成她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提炼、象征和隐喻,读她的诗你会有种踩着词语跳舞的感觉。

 

        李浩也是一位80后诗人,但是他的散文诗看起来并不年轻。他自己说,“我的诗很难懂”,但也恰恰是这种“难懂”把他和别人的散文诗区分开来。这是一种思维模式的不同。年轻的诗人已完全抛开了中国传统诗歌中习见的意境和教化的思维模式,以及景物重现的习惯,而是把他眼中现实的和经验的世界打碎、拼接、糅合、再现出来。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把毫无关联的事物重组在一起,再赋予它紧密的结构、内在的韵律,在谋篇布局中,不动声色地安置下他的批判和象征,看得出,他在尝试一种新的散文诗写作,我们期待他带给我们更多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而我自己的散文诗写作经历,更像我与散文诗文体之间的发现和被发现,这种彼此的发现,大大地缩短了我与自然万物的距离。很像彼此的一面镜子,自然与心像以此为镜,彼此投照,呈现出自然的脉络和精神的纹理,构成一幅自己的诗歌版图,既有琼楼玉宇、地脉江河,也有花草树木、人间烟火,既有风霜雨雪、亦有星辰日月,凡一个人所见、所思、所感的一切,都在我的散文诗里做了最细致的描摹。散文诗,它算得上我写给现在的生命交响曲,也算是写给未来的时光骊歌。

                                              2015.3.8日于北京品元居  

 

——本文刊登于《湖州晚报》.散文诗月刊2015.3.29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