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处暑知秋近,两地枫叶凉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处暑节,去暑,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天要渐凉了。


四季更替,秋又要来了。以前在江南,读郁达夫《故都的秋》,就很喜欢,想把自己渗透进字里行间里,亲身体验一番北平城的秋,北国清、静、纯的秋便成了一种向往。


去年夏末来的北京,住在亮马桥破旧的保安楼外围的平房里,才刚刚稳住阵脚,秋就来了。


北京城的四季还是很分明的,然而四季转换之间,来得最贴切的当属北京城的秋了。相较于其他季节:城里的春天除了日益温和的阳光有所彰显,别无其它;盛夏太阳毒辣、街道边虽绿影婆娑,炎热仍然让人无暇顾及这些景致;寒冬之际雾霾又重。是故,我最爱富有韵味的北京城的秋了。秋来得清、来得静。初时,酷暑消退,南归的大雁把蓝天抬得很高,天蓝得没有一丝杂质,让人心碎。几场秋雨过后,就有些凉意了,目之所及的街道会有积落的黄叶,你会真切感受到秋的容貌,留恋之间也你许会思些什么。总之,北京城的秋是真实、自然而细腻的,它会让你慢下来、静下来,甚至有过念头想要远离喧嚣。


夜间的风会带着深深的凉意,平房区没有热水器,在公共卫生间里冲凉出来会冻得瑟瑟发抖。围着床单看书到深夜,听得出蟋蟀们已经力不从心,过道里昏黄的灯火照见夜归的人。周末会有朋友来访,就像黄的、红的落叶点缀秋的色调。几平米的空间里,大家的交流显得更加亲密无间。那段时间是心最静的日子,也是最喜欢的日子。


现在与故乡的秋别了一年,又很想念。故乡在江南,属于秋的时间很长,层次很分明。


初秋,还笼罩在盛夏的阴影里,“秋老虎”很热,但凋零已初见端倪。树叶零散着在摇曳在在树枝上,草也有泛黄的迹象。人们很期待起风,因为这时的风轻柔舒缓,没有热气。


南方多雨,四季皆如此。秋雨也连绵,但不像春雨那样酥润,秋雨的性格更“干脆”,站在窗边看雨水滴答在落叶上,会有人督促我添一件衣服,真的是一场秋雨一场凉。


中秋时间最是热闹,远山上的枫叶红了半边天,黄橙橙的稻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常怀念小时候的秋忙,大人们无暇顾及修理我们的调皮,在草垛上打打滚,然后躲进园子里捉迷藏,熟透了的橘子挂在树上,懒得摘下来,直接剥了皮用嘴咬。


等闲下来了,就是深秋了。树枝光秃秃的,一点都不好看。世界的色调变了,由浓丽的油画变成了素描。夜里会下霜,早上阳光照在枯草坪上,那些细微的冰晶会一点点融化。我们静静地等着,等着冬天来临,等着过年。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这不能怪谁,因为,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我是四季的孩子,在江南里向往北国的秋,又在北国的秋天来临之际想念江南的秋景。借用郁先生的话: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二零一六年八月,在北平

//

两地秋景赏

北京的秋|摄影大片

(图源:南山Nathan

静谧的小巷子里秋意正浓

北京路边最多的就是槐树了

黄昏时也是一片金黄

街道、经典、校园,秋、不约而至

秋天的北京,夜景是最好看的,天蓝的出奇

人们的生活兴致最高

怎能没有香山落叶


农村的秋|图片

(图源:网络

秋天的山是五彩缤纷的

金黄的田野


记忆最深的农忙

怎能少了芦苇、圆月和火烧云

更少不了南瓜和柿子

秋深了,冬天近了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