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为什么父母的付出回报的却总是孩子的厌烦?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紧张的期末终于结束,孩子们欢天喜地地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暑假。但孩子们的暑假常常又不完全是假期,总会被家长们给报的各种“兴趣爱好”班填满。家长是一番好意,“暑假这么长,总得学点什么吧?! ”孩子们很多时候却自有主张,并不领情。

 

昨天我带孩子们去游泳,在俱乐部门口就看到了这样一对的母女。母亲一面不断地数落孩子:“我都给你交了钱了,你不学啊?怎么这么不懂事呢?”一面催促着孩子赶快去换衣服,“在家里没完没了地磨蹭,都迟到了,赶快赶快!”孩子则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没精打采地刷卡,换钥匙……看孩子进去了,母亲就坐在大堂的椅子上看手机。

 

等我们游完,我和女儿在大堂里等弟弟出来的时候,又看到这位妈妈。她不断地往更衣室的方向张望,来回踱步,焦躁不安的样子,后来干脆进到更衣室里,把女儿带出来,一边走一边说,“我这儿花着钱搭着功夫陪你,你还耷拉着脸给谁看啊?还磨磨蹭蹭的,不知道等会儿吃完饭还学英语呐?”女孩儿默不作声,蔫头耷脑地跟在后面。

 

相信这位妈妈也是为女儿着想。想让孩子在假期中多学点东西。但传递到孩子那里,好像就变了味儿。家长们投入金钱和时间陪伴孩子是出于爱,但如何将你的爱意更好地传达呢?以下几点是我在抚养自己孩子和做亲子咨询过程中的思考,仅供参考。

 

首先,不要用你的付出“绑架”孩子。你是花费了金钱,投入了时间,但如果不是心甘情愿,不计回报地付出,请你停止这样做。对孩子来说,这是种巨大的压力,对你而言,它会增加你的怨气,久而久之让你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当关系疏远以后,你说什么对孩子来说都会大打折扣听不进去。想办法找一个平衡,让自己愉快一点,比如孩子在学游泳的时候你也游泳健身,或在附近连瑜伽、阅读。你不是想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吗?那你自己的兴趣爱好呢?很多时候,感染比催促更有带动的力量。

 

再有,催促要适可而止,要允许“沟而不通”。不能因为孩子不听就没完没了,甚至用否定孩子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比如上面那位母亲说的“怎么这么不懂事呢”。因为孩子的自我概念是模糊的,尤其在儿童期,自我概念来自于“镜像自我”,即把别人眼中的样子当作是自己的样子。而父母作为孩子的重要他人,会成为孩子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参照系,给孩子提供自己中心价值的线索。所以你说的评判的或否定的话可能会进入孩子的自我概念,形成他/她的自卑。

 

在咨询中,我们常常发现抱怨孩子不够自信的父母有严重的指责习惯。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指出,指责作为一种应对姿态,常常对应的是内在的深深的自卑,他们需要通过指责别人,证明别人比自己差来证明自己是好的。也就是说,当你指责孩子,非要证明你是对的他是错的的时候,不仅可能形成他的自卑,同时也暴露了你的自卑。否则,你是对的很重要吗?你比他/她多走的路多过的桥都白走的啊?你可能会说,你这么做是为了避免他/她走弯路啊?那么你看看大自然当中的路、河哪一条是直的呢?这就是自然的状态。放松点吧。你只能给他/她建议,路还是要他/她自己走的。

 

那么怎么能够尽量帮助他/她走得好一点呢?你可以和他/她一起制定计划,而不是你说他/她做。充分地尊重他/她,把他/她纳入到指定计划的过程中来。遇到问题,多问他/她想要怎么处理,先让他/她拿出方案来,你再给意见。计划是他/她自己指定的,实施起来他/她就会上心很多,省得你老催啦。做得好的时候再夸夸他/她,夸地具体点,有眉有眼有根有据的。然后大家皆大欢喜。

 

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保护的需要,当沟通的环境是尊重的、协商的、富有感情的、好玩儿的,沟通便会顺畅。相反,若是指责的、控制的、说教的、冗长的,人就自动开启防御模式,让沟通难以进行。有关沟通的事儿下次单写吧。写长了怕你不看。祝你和孩子过个愉快有意义的假期。


作者简介:


韩捷微信号 lovewithwisdom-):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Macquarie
University
文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世界医学最高认证学会WMECA完形治疗执行师、国际注册高级家庭咨询师。500小时以上个案咨询经历。擅长婚姻情感咨询,亲子关系咨询,压力情绪管理以及睡眠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

“陪伴你发现最好的自己。”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