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农村问题】农民工返乡的代际差异及生成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N村的实证分析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一、研究视角与方法

本文以生命历程理论为分析视角,从返乡动因、目标和适应性等方面考察不同代际农民工群体返乡行为存在的分化形态,揭示影响这种代际差异的心理和社会机制,解读不同代际农民工群体真实内心世界。案例来自于对江苏省S市N村返乡的第一代农民工以及他们子女(新生代农民工)的访谈。N村现有人口3460人,外出的农民工近1780人。目前返村定居的第一代农民工14O0余人,新生代农民工仅120余人,大多数在市区或县城定居,少数在苏南定居。访谈到第一代农民工20位,新生代农民工25位。

二、从生存适应到寻求发展:农民工返乡的代际差异

1.从收入本位转向家庭本位

农村人口返乡是“生存压力”和“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两代农民工而言,面对人生中的重要事件如结婚、生育、子女上学等现实问题,不一样的心理体验和行为选择反映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个案显示,第一代农民工似乎不太在意生命历程中的特殊事件,他们的内心深处牢牢遵守着打工是为解决生计问题的初衷。与此相比,面对结婚、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三个人生重要转折点,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对亲情、自我发展和子女教育更加关注。

2.从回归乡土转向扎根城市

由于成长经历、个人诉求、文化素质、社会心态的不同,两代农民工对返乡栖息地的选择有明显的分化。个案显示,大部分受访的老一代农民工都愿意呆在乡村,不愿跟随子女到城里生活。与此相比,从N村整体看,新生代农民工中只有120余人返回农村定居,其余大部分都留在市区或县城。他们向往城市生活的强烈欲望以及农村生活的单调乏味使他们尽自己所能的留在市区或县城,成为城市人。

3.从追求幸福转向身份诉求

对两代农民工群体而言,返乡后的生活维系仍然是他们关心的主要问题,但是他们对生活的意义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解读。在第一代农民工看来,尽管返乡后收入水平明显下降,但他们认为享受天伦之乐是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对返乡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虽然返乡后经济收入的绝对值减少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活质量的降低,回乡后相对低的生活成本,使他们有了实现梦想的可能性,他们希望通过努力能够提高生活品质。

三、结构规制到主体突围:农民工返乡代际差异的生成机制

1.制度结构变迁的推拉作用

在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社会场域中,户籍制度与城市高定居成本导致了大部分农民工的回流预期,农村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加快了第一代农民工群体返乡的数量和速度。对于以返城定居为目标的新生代而言,大城市的户籍管理、社会保障等“推力”将他们推向了返乡之路。同时,流出地中小城市户籍门槛低、融入可能性较高等“拉力”,为农民工回归清除了结构性障碍。

2.家庭生命周期权重递增

第一代农民工选择回流受家庭影响的程度较小,回流的主要因素是个体生命周期的衰退和打工经济收入减少。与此相比,家庭生命周期对新生代农民工影响较大。随着结婚生子,他们转变为家庭中承担责任的父母,会更多考虑家庭角色。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多为计划生育政策推行后出生的一代,面对着“421”的家庭结构,子女教育、老人赡养是新生代农民工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他们的返乡意愿与其个人家庭角色相伴相生。

3.文化模式的代际传递

第一代农民工对乡土怀有眷恋,对城市他们依然保留着过客心理”和候鸟式流动的生存逻辑,乡土认同是决定他们返乡的文化动因。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虽然乡土认同已经逐渐淡去,但以血缘为纽带和以家庭为本位的文化精神内核仍然占据核心地位。城市漂泊无根的生存状态与传统文化传递的稳定安宁、血脉亲情,两者之间的认同张力促使他们选择返城置业,就地实现市民化。

4.空间流动的主体建构

如果说第一代农民工的返乡选择更多的是一种被动与无奈的话,那么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则体现了更大的行动自由和选择空间。一方面,他们返乡的追求已突破了物质需求的满足,更体现了追求身份认同感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和努力是建立在对返乡利弊、自身社会资本评估的基础上的。通过返乡回流,新生代农民工能够实现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动员。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两代农民工返乡生活史的比较,研究发现:其一,与第一代农民工返回农村定居有别,新生代农民工返乡从一开始就交织着返乡与市民化双重目标的过程,返城置业成为他们返乡的普遍选择;其二,农民工返乡不仅是制度性结构的推动,也不只是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选择,而是在制度结构、家庭生命周期、文化代际传递基础上的主体建构;其三,与第一代农民工基于个体生命周期和经济收益递减的返乡选择不同,家庭生命周期和社会、心理收益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在国家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背景下,把握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真实所想、所需和所盼,对于制定切实有效的返乡政策,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原载《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7期,有删减。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学系)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