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中国近现代绘画:一座尚待充分挖掘的金矿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做艺术品投资首先要考虑增值问题,如果手里的艺术品卖不掉就遇到大问题了。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是不是能买到,像投资宋代、元代绘画的主要风险就在于机遇,因为这类作品一旦出现在市场上就会被大资本追逐,一般人几乎没有机会买到。中国近现代绘画作品的存世量大,既有买到的机会,流通性也很好,属于艺术品投资的主流板块,也是收藏的主流板块。比如徐悲鸿先生创作的《九州无事乐耕耘》,1996年在嘉德拍出了190多万,2005年在荣宝拍出了1700多万,当时人们觉得这个价格已经很了不起了,但2011年又在保利拍出了2.668亿元的天价。由此可见,投资近现代绘画也是很赚钱的。


虽说古代绘画作品能买到就是便宜,但买到之后要在一两年内就实现价格翻番也不容易。而近现代绘画的存世量大,艺术性非常突出,艺术价值也很独特,短时间内就能实现大幅度的价格翻番。不过,现在只是在华人圈里这样认为,受到全世界认可的还是宋画,西方人不会买宋代以后的东西,但华人对这一块的文化价值是很能理解的。



 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设色纸本,150cm×250cm(网络图片)


主流板块仍待挖潜

所谓中国的近现代绘画,其实就是民国时期的艺术。民国艺术重要吗?非常重要。民国的艺术发生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交汇点上: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家即将转变成现代国家,一个具有如此文化体量的古老国家要从古代文明走向现代文明。这种历史的文化对撞、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对撞非常地耀眼和重要。同时,东西方文化的对撞也发生在这个交汇点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体验。应该说,这样一次对撞产生的火花和艺术痕迹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上也是非常重要的。过去人们对这段历史的研究不够充分,还需要对它加以重新的认识,其中的很多信息就蕴藏在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里面,所以说它们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都非常重要。


通过解读民国艺术,我们可以获得很多重要的经验,看清楚一个文明在实现转型的时候,社会要付出怎样的成本。拿美术教育来说,徐悲鸿把西方的美术教育引入了中国,中国人的审美眼光、方式和角度都因此发生了变化,判断艺术品的标准也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得到了重新的塑造。当然,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中国传统的审美与西方审美相互抵触、相互融合的过程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经验。这个过程中,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是走了弯路?西式教育和中式教育相互替代的时候,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失败的?都值得我们一一总结,虽然分析的是美术领域的问题,但它又折射出全方位的社会现实。


有很多画家,像林风眠、吴冠中、赵无极、,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当然,也有一些画家固守着中国的传统艺术,像潘天寿、齐白石、黄宾虹,他们的作品也在逐渐被世界所了解。所以说,中国的近现代绘画板块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有非常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加以重新认识和解读,这个板块未来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今天我们认为价格偏高的作品,随着大家的不断解读,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之后也就不觉得高了。



 林风眠《拈花仕女》,设色纸本,65cm×65cm(网络图片)


大家对近现代绘画的认识不同,理解的深度不同,这恰恰为参与这个市场、获取投资回报提供了机会。比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市场没有充分认识到林风眠作品的艺术价值,他的作品价格过千万的至今也不多。但实际上,林风眠的重要性不亚于徐悲鸿:第一任京华美院的院长是林风眠,后来才是徐悲鸿。再后来形成了北方的京华美院与南方的西湖美院并立的局面,这两所高等艺术学府就是中央美院与中国美院的前身,种下这两粒艺术种子的人,北方的是徐悲鸿,南方的就是林风眠。现在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林风眠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性,但他的画还没有拍出价格上亿的,显然他的作品被低估了。在林风眠之后才有吴冠中、、赵无极等世界顶级的美术家,可见他太重要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反映出我们对民国艺术的研究还很不透彻。



 吴冠中《长江三峡》,木板油画,58cm×43cm(网络图片)


近现代绘画领域的概念非常丰富,信息至今还没有完全被解读,有非常多的课题可以做,谁做得好,谁就能收获未来的财富。很多近现代画家已经故去了,所以作品的社会存量很稳定,这是一个相对恒定的市场。这样的一个市场,筹码的锁定性比较好,价格也就容易得到认定。比如,市场上潘天寿的作品相对比较少,那价格就会偏高,因为能买到的机会少。


近现代绘画市场的另一个特点是作品存量大。市场交易必须有大量的筹码,要能跟我们社会中过去三四十年中实现的财富积累相匹配。近现代绘画是可以实现这种匹配的,因为它的量比较大。如果在市场上买不到徐悲鸿、齐白石、李可染等人的画了,他们的作品价格就会走低,因为大家不去关注了,这跟古画市场不一样。近现代书画市场必须有量的支撑,有东西可流通,这是这个市场的特点。


总之,中国近现代绘画之所以能成为主流板块原因有三:第一,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解读;第二,有足够的存世量,足够支撑市场;第三,市场相对恒定。


寻根究底必有收获

目前,张大千的作品是近现代书画市场价格的领跑者,原因首先在于他的画量大。张大千很勤奋,创作速度快,作品通俗易懂,又有学术性,特别符合市场的需求。



 张大千《晴岚烟云》,设色金笺纸本,37cm×45.5cm(网络图片)


张大千有他的特殊性,他在晚年时研究出的泼彩山水画法打开了中国书画表现的新空间。而早年间,他的绘画主要是画传统。在民国时期,画家们有各种各样跟世界主流文化对接的方式。比如,徐悲鸿的特点是“以西革中”,用西方的绘画方法来改革中国绘画方法;齐白石是以民间绘画的很多东西来改革传统文人画的很多东西;张大千则是“以古革古”。民国画家大多对接的是清代绘画,而张大千直接对接到了唐代,所以叫“以古革古”。他有一个计划叫“血战古人”,意思是说只要是古人能画的我都要会画。张大千是在传统绘画领域里走得最远的民国画家,他在研究前人绘画方面下了很大工夫,比如他是仿石涛的民国第一高手,张大千仿石涛画作被收藏家当作真迹收藏的故事有很多。



 张大千《泼彩荷花》,设色纸本,69cm×134cm(网络图片)


在穷追本源的过程中,张大千发现了绘画艺术的最根本道理,以至于后来变革出了泼彩画法。当他看到瑞士风光之后,发展出了这样一种用世界性语言表达的绘画艺术,从而奠定了其华人艺术佼佼者的地位,成为中国艺术的骄傲。


张大千能找到这种世界性的艺术语言,还要得益于之前拜访毕加索的经历,后者对他的作品有很深刻的批判。张大千曾邀请毕加索去看他的画展,毕加索回答说:我已经看过了,但是看到的都是中国古代的绘画,没看到张大千的画。毕加索是用这种方式来激励张大千,让他画自己的画,不要重复前人。于是张大千就去游历西方,当他看到壮丽的瑞士风光后,对中国传统笔墨的山水表现技法做出了创新,创作出了泼墨、泼彩作品。这类绘画既有中国传统绘画的语言,又有西方现代绘画的抽象语言,现在的市场价格很高。张大千把传统的中国绘画变革成为了色彩的表达,一种水墨的表达,体现了一个东方人对抽象美的理解,有了一定的世界意义。这也呼应了前文讨论的问题:当现代文明跟一个古老的文明对接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呢?就会发生这种很特别的事。这是建立在一种审美经验基础之上的创新,外国人做不到,只有张大千能做到,而且做得很漂亮。


其实,市场对张大千泼彩作品的这种认识也是近十年才有的。张大千在世的时候,人们认为他画这种画是在开玩笑,所以他的泼彩绘画在市场上的价格并不高,只有他的传统绘画作品才能卖出高价。后来,张大千的泼彩作品被台湾做电子生意的商人以很便宜的价格大量买走,因为他们能理解其中的现代性。他去世之前,又有一些日本的华人订购这种泼彩画。张大千去世后,这批画陆续流入市场,才逐渐有了价值。



 吴大羽《无题-19》,布面油画裱于纸板,54cm×39cm,在2015年保利春拍上以1035 万元成交。(网络图片)


20年前,投资者看到张大千的泼彩画时都避而远之,因为买了也卖不掉。可见大多数人对民国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研究得还不够透彻,只有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民国艺术中重要的文化信息被不断发现之后,作品的价值才会逐渐得到发现。所以,现在张大千作品的价格走高并不是偶然的。


我们把张大千现象研究透了之后,还可以举一反三地研究民国时期的其他艺术家。很多民国时期的艺术家此前都被市场忽视了,比如近三年才被人认识的吴大羽,他的油画完全是抽象风格的,以前没有人会买,很多人甚至都没听说过有这位画家,只是最近三年以来他的作品才卖得越来越贵,而且他的这些作品确实也非常漂亮。总之,民国美术仍然是一座未被充分开采的金矿,其中有很多值得深入挖掘的财富,用心耕耘的人就会有收获,这也是值得我们参与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 | 刘尚勇(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副主任、北京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

载于《投资圈》杂志10月刊



响新时代之需 |应新投资之求


微信 ID  investcircle


请长按此二维码关注我们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