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20-50岁,你该这样经营自己的人生(再忙也要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来源 | 摘编自台湾《Cheers》150期


历经52岁卸任日本麦肯锡顾问公司总经理、、参选东京都知事(等同于东京市市长)失利等重大转折之后,大前研一回顾自己长达25年的上班族生涯,撰写了《后五十岁的选择》一书,与读者们分享自己对职场的种种体悟与观察。


他指出,身为一名上班族,无论你正值20世代(指20~29岁之间的人,以下类推)、30世代、40世代或50世代,对个人及公司而言,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因此,如果不能及早认清自己的年纪,正确判断出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并为接踵而来的挑战预做准备,到了即将退休的50岁上下时,将不得不面对与同事们「命运大不同」的情景;如果大环境欠佳,还可能提早遭到资遣。


大前研一强调一个观念:人生是连续不断的过程


因此,你每个阶段所采取的策略,都将大幅影响下个阶段的表现。


换句话说,唯有认真看待职业生涯中的每一段时间,年老后才能安然退场,拥有幸福的人生


那么,我们应如何掌握每个时期的学习重点,避免影响自身的未来发展?


透过管理大师的经验分享,面对往后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你将能描绘出更加清晰的蓝图!


20几岁时

你该拒绝「一个指令,一个动作」


大前研一认为,真正优秀的经理人,在20世代就会崭露头角,创造自己的事业。


他举例,松下幸之助从12岁就开始做学徒,学习实务经验,25岁时创立松下电器(Panasonic)。


盛田昭夫少年就在家族事业中接受磨练,大学毕业后才创立东京通信工业(即后来的SONY)。


藤田田在大学时代就成立贸易公司,日后更成功引进快餐文化,打造出日本第一间麦当劳。


大前研一指出,这些成功经理人最大的共通点,就在于「不把自己视为一个上班族」,并且持续保有独立思考的习惯



因此,他们不曾被繁重的例行公事所「驯服」,反倒藉机把握机会学习,挖掘出自己的才能。


一般而言,20几岁的上班族多半离开校园不久。


由于经验不足,容易被主管质疑「有没有听懂我的意思?能不能顺利完成我交代的任务?」


但是,当主管指示你「去做」时,你是否曾停下脚步、仔细思考为何要做?或者,有没有更有效率的做法?


如果只一味想着完成上司的嘱付,长久下来,可能演变为一个指令、一个动作的行动模式,甚至因此让你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大前研一为例,他在取得博士学位返国后,即顺利进入日立制作所(HITACHI)工作。


当时,这间公司被尊称为「世界的日立」,是日本最受尊崇的重点企业之一。


但是,在任职工程师的2年内,大前研一始终对高层放弃自行研发、由外国引进技术的取巧做法不以为然。


由于多次进言无效,他在29岁时毅然离职,才因此找到更能发挥长才的舞台。


度过20世代的方式,将对你往后的职业生涯造成难以想象的影响。


切勿人云亦云,以免你的独立思考力悄悄溜走!


30几岁时

你该全力以赴,远离「魔之15年」


30几岁,是最适合上班族全力以赴,一步步迈向成功的阶段。


大前研一指出,无论待的是什么样的公司,在进入职场10年后,面对所有该学习的事物,不只是学会,更要完全精通、做到连自己都无法挑剔的程度为止


因为,这是上班族学习能力最强的黄金期,一旦过了这个阶段,许多人就只能停留在原地了。


30几岁的上班族,不仅累积了足够的实务经验,体力、精神、能力等各方面也都处于巅峰状态。



为达到理想目标,往往可以一天20小时以上全心投入工作,因此,这也是接手管理职务的最佳时机。


除此之外,这个阶段另一项难能可贵的特质,在于「仍保有转换跑道的可能性」。


由于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尚在起跑期,仍保有相当程度的余裕,即便有心转职,为「改变」而付出的代价也相对较小。


举例来说,在离开日立之后,大前研一决定转换跑道,进入麦肯锡顾问公司,投身陌生的管理领域。


身为菜鸟、又得经常向年纪比他大上一倍的企业主提案,他总是比同事花费更多的时间反覆假设、实验,甚至跑遍全国实地访谈,最后才充满自信地整理出结论回报。


他甫出版就引起热烈讨论的第一本着作《企业参谋》,正是他在麦肯锡前3年的个人笔记集结而成。


36岁时,他就正式升任为日本麦肯锡顾问公司总经理。


尽管拥有上述种种优势,对30世代的上班族而言,仍有一个得特别留心的陷阱:避免陷入「魔之15年」


这是大前研一自创的词汇,泛指自认为已熟练各种能力、不打算继续学习、也没有离职意愿的阶段。


通常在35岁左右发生,并持续到离开公司为止。


他形容,此一类型的上班族已经丧失所有目标和上进心,每天的工作彷彿「只算减分的纸牌游戏」,只盼不要被扣分即可。


长久下来,和升迁之间的距离自然也日渐遥远,只好安静等待退休了。


40几岁时

你该多观察前辈,订出「工作外的人生目标」


如果你已经步入40以上的年纪,不妨环顾周围,想想那些与你同期进入公司的优秀同事们,如今人在哪里?


大前研一指出,40几岁的上班族应该正视现实了──在主管们的眼中,「值得升迁」与「留在原地」的职员名单,到了这个阶段,已经再明显不过。


而随着年龄增长,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那么,如何避免面对这种情况?


大前研一建议,与其空泛地想象自己的未来,不妨锁定部门内一位令你「服气」、年资又高于你10年左右的前辈,长期观察他的职场生涯。



他在公司最得意的时期是什么时候?目前担任什么职务?处于什么状况?大家都怎么评论他?


同部门的资深同事,是最值得你参考的观察对象,因为你们身处在同一个环境,吸收着相同培养皿中的营养成分。


观察过程中,也许你会出现「要是他当时这样做,现在会过得更好……」的想法。


这些建议,请直接赠与你自己,因为资深同事的现状,很可能成为你不久后的未来。


由于已经踏入职业生涯的中后期,大前研一给40世代上班族的另一个建议,是「找到工作之外的人生目标」。


就他个人而言,由于自觉身为知识分子,理应有一份社会责任,因此在49岁时创立了市民运动组织「平成维新之会」,,并在3年后毅然辞去麦肯锡总经理一职,参选东京都知事。


即使最后的参选结果不甚理想,但是勇敢踏出第一步,去实践工作以外的人生目标,始终是大前研一口中「不曾后悔的选择」。


50几岁时

你该勇敢“Reset(重置)”你的人生


到了50几岁,已经隐约可以看见职业生涯的尾巴,预测自己所能到达的最终高度了。


大前研一建议,在退休的前5~10年之间,上班族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一次总盘点。


这个行动隐藏着两层意义:回顾过去努力的成绩、审视未来30年想要的生活。


人生过得幸不幸福,才是这辈子是否成功的判断基准」他强调。


所以到了这个阶段,一切都要从结果反推回来思考,什么样的事情令你幸福?此生有什么重要目标还没达到?


总盘点的时候,务必对自己完全坦诚。


一旦发现「不做会留下遗憾」的事情,不妨勇敢“Reset”你的人生!



这个动作,也等同于过去人生的「总结算」:


一般来讲,认真经营各阶段职业生涯的人,此时往往能拥有比一般人更优渥的条件,依照自身意愿,从容进行人生Reset.


2005年,62岁的大前研一也勇敢Reset了自己的人生。


自麦肯锡退休、,他不仅在世界各知名大学任教,更创立商业突破(BusinessBreakthrough)研究所,发挥所长,致力于培养更多企业管理人才。


现在的你,身处在文中的哪一个阶段?在看完管理大师以自身经验为基础,为20~50岁上班族分别拟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术后,不妨也套用在自己身上试试。


只要循序渐进地踏稳每一步,拥有让你充满自信、每天都获得满满成就感,最终顺利退场的工作生涯,绝非不可能!


职业生涯两阶段,埋头工作外的重点任务checklist。


大前研一建议,上班族可把自己的职业生涯略分为两大阶段。20~40岁为「目标冲刺期」,40~60岁为「退休准备期」,两阶段的重点任务各有不同:


目标冲刺期(20~40岁):


多提出一些大胆创新的想法「惊艳」你的主管,千万不要自我设限!


多看新闻,适时捍卫自己的权益,也关心社会上的其他人都在做些什么。


培养出不可取代的专业能力。这是获得晋升的基本条件,更关系到能否由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形成正向循环。


退休准备期(40~60岁):


写出「上了年纪后想做的10件事」,其中要包含5件室内活动,这样即使体力衰退,也能持续维持,到老都要保有个人兴趣!


盘点你职业生涯中最核心的一样才华,持续加强它。万一突然遭到调职或裁员,到下一间公司也能快速建立个人价值。


挑选适当时机,将自己长年累积的实战经验传承给后起之秀,逐步为公司培养新生代人才。


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说钱。


钱哥送你一本电子书

《如何在30岁前赚到1000万》

关注【说钱】回复“千万

免费领取,先到先得!

   

喜欢此文,欢迎留言、点赞支持钱哥!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