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黄太吉兵败2016,半数工厂店已关闭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黄太吉,这家互联网餐饮玩家中的传奇,从卖煎饼果子起家,A轮几千万B轮1.8亿元,一份商业计划书刷遍大街小巷,还要颠覆搞餐饮生态,最高时估值达12亿元。


以前也总有人问:黄太吉这么难吃,为什么资本要投他?答曰:投陈赫这个人。


如今互联网+的浪潮逐渐褪去,真相终于付出水面...



黄太吉走向没落,半数工厂店已关闭


一开始黄太吉就定位自己为互联网公司,但无论是早期卖煎饼还是今天做外卖,落脚点都是餐饮。为了做大生意,并吸引资本方的注意,之后,,只可惜兵败2016。


曾经,和黄太吉签约合作的有12家品牌餐企,包括700Kcal、黄记煌、仔皇煲、一麻一辣、青年餐厅、东方饺子王、局气、很久以前、有饭,目前2/3已出走。



曾经,黄太吉曾经建起的10个产能中心(即外卖工厂店),目前已经关闭了5个。当年陈赫的目标是在北京开30家,已成昨日黄花。


2016年的黄太吉正面临最大危机。



曾经红遍中国,如今走下神坛


2012年,黄太吉在北京建外SOHO开出了第一家煎饼果子门店,当时赫畅利用其丰富的营销经验,迅速让黄太吉煎饼果子成为火爆单品。



最开始,黄太吉利用与传统餐饮截然不同的事件营销、名人营销,创始人通过亲自在微博发起活动、互动,在线上聚集粉丝,在线下门店消费粉丝,吸引人们到店消费,商业模式比较简单,说白了就是卖煎饼。


1.0时代的黄太吉欲做中国的麦当劳,研发产品、扩张门店、运营社群,致力于成本结构改造,以煎饼果子为核心打造中式时尚快餐连锁品牌。


“高富帅煎饼”的狂欢期、新鲜期过后,消费者开始抱怨黄太吉不好吃,即使黄太吉把店铺消费时间延长到午夜,花力气培育市场,将煎饼作为午餐、晚餐的消费者依然不足以带动整个餐厅的流量。


事实上,黄太吉在消费者口中的口碑一直不高。在大众点评上,黄太吉在北京的约21家门店中,除去2家缺少资料的门店,仅3家门店的顾客评价平均分值超过3.5分。


既然煎饼果子一个品牌走不通,那就多品牌,按照这个思路,黄太吉迅速调整方向,在CBD商圈密集开设新品牌连锁店。


2.0时代的黄太吉开发爆品小餐厅,很快,“牛炖先生”炖菜、“大黄疯”小火锅、“从来”饺子馆、“来得及”外卖,众多黄太吉旗下的新品牌一个接一个地冒了出来。黄太吉还投资了“叫个鸭子”、“一碗冒菜的小幸福”等餐饮品牌,希望形成协同效应,意图占领白领午餐消费场景。


但黄太吉求胜心切,开发新品牌需要独特手艺及一定时间的培养期,还有付出高租金,高固定成本,核心还是看消费者。半路出家的团队缺乏成熟的多品牌管理体系,运营资源被多品牌分散后,原先的营销优势也未能充分发挥,消费者对其他品牌的认知远不如煎饼果子。很快,一些品牌开始关闭。


3.0时代的黄太吉,最大的特色就是为合作商户提供外卖产品的代加工服务,让第三方餐饮品牌入驻黄太吉外卖平台,向其提供半成品或准成品,这次转型才可以说是全新的玩法,想通过品牌店+工厂店的新形式,深度整合上游产业链和终端用户,进而重塑餐饮市场格局。


曾经黄太吉自营物流配送团队超过400人,但是物流配送运营成本高昂。黄太吉工厂店的租金成本、设备成本、人工成本同样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以“工厂店”模式为卖点的黄太吉外卖模式中,黄太吉为商家代加工以及配送的成本转嫁给了商户本身,每单的抽成比例高达40%-50%,而且商家还要自行对C端消费者进行补贴。相比之下,提成15%-30%的美团、饿了么、百度已是仁意。


曾入驻其平台的某品牌向筷玩思维透露,之所以选择退出黄太吉外卖平台,主要原因就是没流量,每日订单量很少。


从做外卖到帮人做外卖,商业模式逆转却掩不住尴尬。遇到了新美大及饿了吧等巨头的快速崛起并截留,且自身模式瓶颈进一步被放大,黄太吉在C端没有吸引到足够的流量导致转嫁给B端合作商户的成本过高,是导致商户“暂停”与黄太吉合作的主要原因。



总之,赫畅要搞餐饮生态的想法不错,资本也愿意埋单,但终究抵不过时势、不成熟的商业模式及只爱美食正逐渐抛弃快餐的消费者。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