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海宏教授琴童家长课 | 如何防止与戒除坏习惯?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 在金庸的小说《雪山飞狐》中有一段故事:胡一刀与“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苗人凤在万丈悬崖上决战,打了几天几夜不分胜负,最后,胡一刀发现:每当苗人凤要使出一个招式之前,总会耸一下肩──原来,当年苗人凤练功时,每当做不好这个招式,他父亲就会用藤条抽他的肩膀,挨抽的他就会耸一下肩,最终绝招炼成了,耸肩的动作也成了习惯。当胡一刀掌握了他这个习惯性动作之后,看到他耸肩,就知道他下面要出什么招式,于是胜负便成定局。”


在人生的很多关键时刻,决定最终结果的往往不是理性,不是能力,而是动机与习惯。所以家长们要把养成好习惯、防止与戒除坏习惯当做教育的头等大事来看待!


上一期的海宏教授琴童家长课为家长讲解了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其实,好习惯的养成与坏习惯的养成,遵循的都是同样的心理学原理。因此,如果想防止孩子养成坏习惯,家长们只要利用上一节的原理,反向使用就可以啦!

如何做?四个“防止”


1、防止重复


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的一个坏毛病,如果不及时纠正,一犯再犯,时间长了就会养成坏习惯。这种担心,其实就是担心“行为因重复而被强化”。

好行为是这样,坏行为也是这样,只要经过多次重复,就容易成为习惯。

家长与教师们对于纠正坏毛病,禁止坏行为重复发生的神经都绷得比较紧,因此,我在这里就不再多谈了,我想重点谈谈后面几个要注意的事项……


2、防止快感强化


很多家长看到这里,可能都想跳过去,因为“我从来不会奖励孩子的坏行为,绝对不会给他快感强化”。别着急,看完下面这个例子,再对照自己平时对待孩子坏行为的方式,看看到底有没有给过孩子的坏习惯快感强化。


我的朋友有个两岁多的孩子,攻击性特别强,在家中经常抓伤妈妈的脸,怎么说也不听,导致妈妈的脸上经常有一道道的血痕;在学前班也是个小霸王,经常欺负小朋友。这孩子还有个很怪异的行为:一见到陌生大人,就要叉腰拦住人家的去路,然后去踩大人的脚。


家长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当孩子刚刚开始有自我意识的时候,会有很强的成就感需要——要看到自己的意志能够变成现实,要看到自己对世界的影响力有多大。


孩子爱抓母亲的脸,就是因为这个动作,可以获得母亲更多的关注,更强的反应。而每次孩子在抓母亲脸的时候,母亲激烈的动作反应与对孩子的特别关注,就给孩子带来了成就感,这种成就感的快乐,就实实在在地强化了孩子抓人的行为。


而孩子在学前班欺负小朋友,是由于两种需要同时得到了满足:优胜需要──其他小朋友害怕自己;成就感需要──看到其他小朋友强烈的反应,以及老师对自己更多的关注。正是这双重需要的满足时获得的快感,强化了这个孩子的攻击行为。


这个例子是为了提醒各位家长,孩子的许多坏行为,都是因为家长在不知不觉中给予的快感反馈而被强化了,经过几次有效强化之后,就变成了坏习惯。

记住,要想防止孩子的某个坏行为发展成为坏习惯、坏毛病,最好的办法,不是在孩子做出了这个行为以后,对他进行惩罚,而是在孩子做出了这个行为以后,让他没有快感体验的产生!


请各位家长注意,所谓的“没有快感体验的产生”,并不等于指责批评、大发雷霆,甚至体罚,因为家长的这些激烈反应很可能反而给孩子带来了成就感的快乐——你的反应让他看到了自己的力量。


那家长要问了,如果连惩罚都会让孩子获得快感反馈,那如何阻止孩子的坏行为发展呢?


让他没有快感体验的最好方式是:让他觉得自己的行为“很没意思”,“真没劲”。


比如:

孩子在练琴的时候,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要喝水、吃东西,花样特别多,家长当然知道,这些都是孩子逃避练琴的借口。很多家长会在孩子提出这些借口的时候,禁止孩子去,揭穿他们的小花招。当然更多的时候,家长也仅仅是阻拦一下,训孩子两句,最后还是放孩子去了。


这样做有问题吗?

有!而且是大问题!


几次下来,就会形成坏习惯——只要一练琴,就想上厕所,到最后,可能孩子自己都分不清到底是真的要上厕所,还是仅仅为了逃避练琴了。


那家长应该怎么做呢?很简单。


简单地说,就是根本不把孩子的各种借口当回事儿,随他去,让他自己都觉得自己的借口很无聊,很没劲。


很多家长不良的教育策略,会使一个本来“很没劲”的行为,变得很有意思,叠加了成就感需要、优胜感需要等多重需要的满足,获得了极大的快感反馈,结果家长的“教育”变成了“教唆”,反而催化了坏习惯的养成。


3、防止快感依赖


也就是防止对坏行为带来的快感产生依赖。

很多孩子打电子游戏上瘾,如果家长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孩子往往有以下特点:

而在电子游戏中,这一切需要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过关斩将、一级一级打上去,让孩子有巨大的成就感体验;

战胜游戏中的对手和网络上的竞争者,让孩子感觉自己很强大,优胜需要得到极大的满足;

网络游戏中还可以组队合作、和队友聊天,让孩感受到支持、理解、关怀,得到亲和需要的满足比现实生活还要多;

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体验到自由自在的感受……


总之,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的需要,在游戏中、在虚拟世界中,却能够获得充分的满足,他生活中的全部快感几乎依赖唯一的来源──电子游戏!这种情况下,戒除游戏瘾就非常困难了。事实上,很多成年人也沉迷于电子游戏中,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建议所有家中有电游成瘾问题(或其他行为问题)的孩子家长们,反省一下自己:你可以给孩子提供哪些快乐,来替代孩子在电子游戏(或其他行为)中获得的快乐。

无论是防止还是戒除某种坏习惯,都要在现实世界中,为孩子找到积极、健康的活动,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获得快乐。


4、防止阻放强化


阻放强化有三个特点:相对于“奖励强化”,它是无形的;它的强化作用会更强;它会全面迁移到各种情境中。


阻放强化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需要家长们格外警惕,因此在之前的海宏教授琴童家长课中,专门用一节完整的课来解析如何分辨并防止阻放强化。

下周二(1月17日),“雅马哈钢琴”微信公众号将为大家带来海宏教授琴童家长课:

转自微信公众号【七耳兔】

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



幸福而又温馨的一幕一定是这样的:妈妈爸爸在宝贝的床前,一起阅读可爱的绘本......

“这天,七耳兔坐在山坡上,发现东边原本蔚蓝的天空染上了一缕缕的黑色,越来越浓,而且范围越来越大


‘冒黑烟的方向好像就是七彩谷呀,该不是七彩谷出事了吧?’七耳兔边自言自语边站起来向黑烟的方向眺望。”

——节选自《拯救七彩谷》
(周海宏/著  楼云/绘)

此次小编推荐的是小家伙七耳兔、嘟嘟兔和中国民族乐器小伙伴的一次奇幻冒险《拯救七彩谷》。在这本绘本里,生动的绘图直观的展示了乐器的外观特点;七耳兔和嘟嘟兔的冒险故事讲述了每件乐器的性格特点;搭配上“配乐故事”中展示的乐器音色特点,可算是全方位无死角的为孩子和家长们带来一场民族音乐之旅。


如何与七耳兔一起踏上冒险之旅,共同《拯救七彩谷》

点击文末蓝色字体“阅读原文”


周海宏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


周海宏,著名音乐美学家、音乐心理学、教育学家。长年从事音乐审美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成就卓著。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奖者,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会副会长,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


近年来致力于严肃音乐普及工作,经常在国家行政学院、、中组部培训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各大部委、企业等等举行讲座,受到广泛好评。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