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电影《巴彦岱》:听“老王”讲那段朴素的民族真情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电影《巴彦岱》中,主人公“老王”与维吾尔族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剧组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124日电 (杨梦瑶)一部名为《巴彦岱》的新疆本土电影即将公映。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人公“老王”下派至新疆伊宁市巴彦岱镇。他勤学维吾尔语,与维吾尔族村民一起在田间地头耕耘,共同度过了一段温馨而和谐的岁月。有心的观众会发现,“老王”的故事与当年王蒙先生的经历如出一辙。

近日,记者采访了电影《巴彦岱》出品人、总制片人李德华。李德华的另一职业身份是,中国新闻社(以下简称“中新社”)新疆分社社长。此外,远在北京的本片导演董玲亦接受本报记者电话专访。他们都表示,《巴彦岱》意欲探寻和启迪当下新疆各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

通过“老王”的所见所闻

展现维吾尔族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巴彦岱》中,虽然男主人公是‘老王’,但我们讲述和展现的重点是维吾尔族人民。通过‘老王’的所见所闻,展现维吾尔族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意欲探寻和启迪当下民族间的和谐关系。”该片出品人、总制片人李德华对记者说。

巴彦岱,蒙古语意为“富饶之地”,原为清代“伊犁九城”之一的惠宁城故址,曾驻戍屯满、蒙古族官兵两千人,因地沃水丰,是当时重要的“旗屯”之地。如今,巴彦岱已是自治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自治区科普示范镇。

若非王蒙先生曾在这里生活,或许很多人都不知晓这座距伊宁市西郊8公里的城镇。

1963年底,王蒙携夫人和两个儿子举家迁到新疆,1979年才折返北京,在新疆度过了16载光阴。其间,19654月,自治区文联将王蒙安排至伊犁巴彦岱务农。

在新疆,王蒙的足迹遍布天山南北:吐鲁番、喀什、麦盖提、和田……在新疆的经历,使得王蒙的文学创作焕发“二度青春”。离开新疆后,王蒙以“脱缰”之势创作逾百万字的大量作品,其中绝大部分均为他在疆期间的见闻和感受。小说、散文、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浓烈的“恋疆情结”。而巴彦岱,则是这种“情结”中最为生动、强烈和感人的集中表现。

在散文《故乡行——重访巴彦岱》中,王蒙写道:我将带着美好的记忆,带着相逢时候的欣喜与慨叹交织的泪花、分手时的真诚的祝愿与“下次再来”的保证,带着巴彦岱的盛情、慰勉和告诫,带着这知我爱我的巴彦岱的一切影形声气、这巴彦岱的心离去,不论走到天涯海角……

电影《巴彦岱》中的主人公“老王”,在巴彦岱劳动期间,不仅掌握了维吾尔语,还和这里的少数民族村民们结下了深情厚谊。他的经历,与王蒙曾在巴彦岱的生活和遭际,暗自呼应。

李德华告诉记者,拍摄影片的想法源于去年8月,王蒙书屋在伊宁揭幕这一活动,“当时我也参加了,便想通过叙述一位在这里深入生活过的人的故事,从而展现维吾尔族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在新疆本土电影作品中,各民族融合共处的故事,总是讲不完。《买买提的2008》《乌鲁木齐的天空》等影片,均有这样的情节和故事,那《巴彦岱》主创们又是如何寻求突破和创新的?

对此,李德华详细诠释道:“在专家学者们莅临的看片会上,新疆大学副教授王敏认为,此片首次用别样的方式讲述民族关系。影片没有刻意表现不同民族之间的不同表象特征。譬如服饰,电视剧《阿娜尔罕》里,维吾尔族人头戴小花帽,男士身着袷袢,女士身着艾德莱斯长裙。而在《巴彦岱》中,导演董玲是这样处理的:不论是维吾尔族,还是汉族,他们都身着颇具那个年代特色的灰蓝色衣服。民族间的不同表象特征被弱化,共同体现了时代的特征。”

导演董玲表示,影片还从诸多细节展现维吾尔族人淳朴、善良、智慧的一面。正因这些特质,赢得以“老王”为代表的汉族人的尊重,“‘老王’的房东有一句台词:维吾尔人一天要想到五次死亡。想到死,就不会做坏事,想到死,才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及知道生命的可贵。巴彦岱的村民对生活的态度积极乐观。”

董玲还坦言,影片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和观念融入片中人物的言行中,于细微处感染“老王”,“维吾尔人有句谚语,人生在世,除死以外,其他全都是‘塔玛霞’。塔玛霞即玩耍、休闲之意,这种顺其自然甚至略带游戏的精神,也影响到了‘老王’在巴彦岱的生活状态。”从2013年萌发创作诉求并付诸拍摄,李德华介绍,五易其稿,才完成电影《巴彦岱》剧本创作。据悉,影片中以汉语对白为主,辅之汉语字幕的维吾尔语对白。

通过这部影片

映照出热爱新疆的人们应怎样生活

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理论研究室主任巴赫提亚·巴吾东观看过《巴彦岱》,他感慨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应该从对外在文化的学习开始,在环境的哺育下获得真情和爱的滋润,而世界需要尊重和爱来和谐。影片《巴彦岱》很好地诠释了自然淳朴的爱和人性的美。

展现维吾尔族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是《巴彦岱》所讲述的重点,而本片为当下新疆本土电影展现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做出一定探索和尝试。

受访时,李德华说,若说“老王”在巴彦岱的收获,当属掌握维吾尔语和受维吾尔文化之浸润。

影片伊始,“老王”30岁出头,戴着眼镜,来到和往昔生活迥异的巴彦岱,在伊敏老爹家欢迎他的“欧德莱西”晚宴上,村民们载歌载舞,而镜头另一边的他,却沉默孤寂。

而影片结尾处,在村民为“老王”饯行的麦西来甫上,与村民共舞的“老王”,泪流满面,他用流利的维吾尔语说:“我爱你们,也爱巴彦岱……我舍不得离开巴彦岱,也舍不得离开你们!”

导演董玲还介绍了另一处情节:本片最后一个镜头,“老王”的女儿出生了。村里的维吾尔族妇女用传统方式为孩子洗礼,祝福孩子一生平安。据说,王蒙的女儿看到这一段,泪流满面。

《巴彦岱》并未采用刻意说教意味的宣传,而是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通过“老王”的经历和视角,展现了一段民族真情。

“老王”在巴彦岱的生活经历,是主创们欲表达的真挚诉求:在多民族聚居的大家庭中生活,各民族只有抱着相互信任、彼此尊重、吸收对方文化的态度,才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李德华说,影片所讲述的年代,新疆各民族之间关系融洽。

董玲举例进一步说明:片中,“老王”向巴彦岱村民讨教维吾尔语时,也与身边不同年龄段的维吾尔族村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当“老王”面临批斗时,村民都一心想保护他免受灾祸,便将“老王”家里的沙发作为替罪羊进行批斗、游街。

“诚然,通往和谐共处的道路并不平坦,还需民族间彼此包容。此片呈现的是那段历史,通过它,观众看到民族和谐共处的记忆和生活状态,我想,回顾过去即展望未来,从而映照出我们应该怎样生活。热爱生活热爱新疆的人们,应该对此警醒。”李德华说。

《巴彦岱》将于1213日在北京举行首映式。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