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人工智能将会取代医生吗?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什么是医学人文呢?”

在中国医师协会2016人文医学年会上,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余可谊大夫讲解,医学人文首先是一种专业素养,是每个医生都应该拥有的基本素养。医学人文这个基本素质,更重要不是知,而是在于行。实际上,医学人文素养是医疗实践当中,让我们做出正确决策,从而保护医生和患者的重要职



      我是北京协和医院骨科的一名普通医生,我想从自己成长的过程来谈一下对医学人文和协和精神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让我们看一张世界名画,这张油画的题目叫“穆勒医生”。我们可以看到最右边有一缕清晨的阳光从窗口照进来,但左边桌子上灯还亮着。画面的中心是一个躺着床上的生病的小孩,母亲显得非常地担心和忧伤,趴在桌子上打盹,双手还在祈祷,父亲则用坚定的眼光看着孩子,也可能是看着医生。医生经过一个晚上的抢救,显得疲惫,但他仍然全神贯注地看着孩子,在思索着下一步的治疗,地面上有用过的药水和丢弃的纱布。经过整晚的努力,孩子的病情初步稳定。这是英国画家路克菲尔德斯的作品,很好地诠释医学人文精神。这张画的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躺着床上的生病的孩子,所有人的关注和努力都是为了这个孩子。这很好的体现了”Patient comes first(患者至上)”的人文理念。




     

医学人文首先是一种专业素养,是每个医生都应该拥有的基本素养。医学人文这个基本素质,更重要不是知,而是在于行。实际上,医学人文素养是医疗实践当中,让我们做出正确决策,从而保护医生和患者的重要职业素养。但是,医学人文素养不是一个医生先天就拥有的素养,它是需要后天培养,正如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在这个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先建立正确的理念,然后做到知行合一,要在实践中奉行学到的医学人文理念;而作为老师,则应该言传身教,从某种程度上讲,身教重于言传。

为什么说身教重于言传呢?我想分享发生在我身上的三个小故事。我记得1998年我刚到协和实习的时候,第一个轮转的科室就是妇产科,我当时挺开心的,因为当时来协和实习就是受到林巧稚大夫事迹和精神的感召,协和在自己的心目中犹如医学的圣殿,能来协和实习非常地荣幸。我记得那时候我跟郎景和院士上了一台手术,当时他是妇产科主任,虽然那时还不是院士,但已经是国内外公认的医学大家了,而我只是一个刚来协和的小实习大夫。当时郎大夫指导一位高年资的医生做一台子宫的手术。手术当中突然一个小动脉破了,血一下子就喷溅到我的手套上。我很认真地拉勾帮助显露,很快我的老师就把出血处理好了。这个时候,郎大夫他拿了一块纱布轻轻地把我手套上的血迹擦拭掉。这个细节我一直牢记在心中。不管是对病人、还是对年轻的医生,郎老对人的关爱显得特别自然而然,我想他的这个动作肯定不是经过思虑的,而是近乎本能的动作,但这种关爱让我记忆一辈子。

还有一个小故事,我跟着一位骨科教授轮转学习。我们医院骨科是非常有名的脊柱畸形治疗中心,会收治很多脊柱侧弯的孩子。一般脊柱侧弯的孩子做完手术要卧床2-3天,第一次起来,按照我们医院的常规是需要医生帮她扶着坐起来,我们也经常这么做。有一次查房,我记得应该不是病人第一次坐起来了,但是我的老师亲自把孩子扶起来,正好她的拖鞋不在脚边而是在床尾。这个时候我看到我的老师蹲下来,把拖鞋拿过来,亲手给小孩子穿上,让她站起来。前面的举动很普通,但换成我自己,后面那部分我可能会选择用脚把拖鞋踢过来。这个时候我的老师的举动感动了我,虽然他蹲下来的那一刻显得很谦卑,但我心目中感受到了他人性伟大的一面。我没有对这个老师说出我的感受,但是这个场景我记下来了。

最后还有一段经历,是我2003年在美国TSRH医院学习的感受。这是一家慈善的儿童医院。当时我跟着Sucato医生,他那时还比较年轻,但已经在学术上非常有成就,英俊潇洒还喜欢吹口哨,用现在流行的话讲就如同我心目中的“男神”。尽管他是高富帅,但他对孩子特别地和蔼。每次小朋友进来的时候他都会问候他,并向他介绍自己。他自己不是坐着看病,而是站着看病,让小朋友坐在一个高高的椅子上,感觉到一种平等的交流,或者是他会蹲下来与孩子交流。而且我看到医院的环境和布置非常注重细节和人文。例如,门诊的环境颜色刷出小朋友喜欢的颜色,门诊诊室的名字不是几号诊室,而是足球、篮球、棒球,或者是春天、夏天等。这些细节在我们国家的医疗体系中是非常缺失的。TSRH医院主要治疗有先天畸形的各种孩子,他们的的理念是“You are not disable, you are just special!”(你不是身有残疾,你只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仔细品味这种理念让人真的非常感动。目前,我们国家的医学技术与国际上的差距是越来越小,但是“对待病人之道”是我们需要继续向欧美国家学习的东西。



     协和的人文精神体现在很多方面著名医学家张孝骞经常提及的就是从医应该做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这段话不仅每个协和医生都牢记,中国有很多医生也很喜欢引用源自《诗经.小雅.小旻》的这句格言,正是体现了我们医生对生命的敬畏。郎景和院士说,医生给病人的第一张处方应该是关爱,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不仅是关爱病人,也关爱学生。我们的赵玉沛院长,他提出的办院理念是病人亲人,提高病人满意度待员工如家人,提高员工幸福感这一方面体现了Patient comes first的理念,另一方面,也很好体现了高金声老师所倡导的“关爱病人,首先从关爱医生开始做起。  ”的理念当然,当前中国的医学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譬如,中国医生的价值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另外,坦率地讲,目前中国医生整体缺乏公众的信任感,这是长期以来积存的问题。这里面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在面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时候应对不当。比如说方舟子与肖传国的论战,我们医生整体上就没有做出很好的回应。我记得当时中国医师协会还没有成立,如果这样的事件在美国发生,首先是医师协会站出来向公众做一个交代。如果说肖传国的手术方式存在问题,医师协会会指出问题的所在,并停止肖的执业资格;如果哪些病人其实是适合做这种手术方式的,但是某些病人在手术适应证上出了问题,也会做一个交代尽管方舟子作为一个公民,有质疑的权利,但涉及到专业的判断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士。这样的不良事件多了,民众对于医生的信任会逐渐下降乃至丧失,重建信任就很难。还有目前我们的医患关系紧张,在某种程度上,不仅是病人不相信医生医生也不相信病人,甚至有人提出要把每个病人当成敌人来提防,这是要反思的问题。医院暴力的频发对医生群体的伤害也很大,造成了医生安全感缺乏和普遍的职业倦怠情绪。

   那面对这样的时代,我们是否应该心怀不满,愤愤不平呢?我觉得应该把握住两方面的平衡。既然选择医学职业,我们就要把这个事情做好。我想我们应该做到“菩萨心肠、金刚怒目。”首先作为一个医生,要有爱心,菩萨心肠在先要对病人做到尽心尽责;但是对暴力,也要坚决抵制,不管是身体的暴力、还是语言的暴力,都不能姑息纵容要坚决斗争,要做到金刚怒目。

所以,医生还是要修炼的,医学人文要做到知行合一尤其是在当今的环境下做到非常难。如果我们不是真正的去实践体现医学人文的东西,只是停留在说的层面,没有从自身做起,实际上就没有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知,这是王阳明非常重要的哲学理念。好的医学人文不仅仅是给病人关爱;面对自己的同行,对上级医生,对老一辈我们要尊重,这个是中国文化的孝道;对下级医生,年轻的医生要提携、教育;对社会我们要有责任感,不光是把病人的病治好,我们要考虑疾病对患者的家庭以及社会卫生经济学方面的影响

好的医患沟通,需要做到“同理心”“个体化策略”,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也要注意识别危险信号,做到预防医院暴力,保护好自己。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因为很多时候,可能不见得是你的问题,可能是病人在其他医院,或者是在医院其他的环节,比如门诊的挂号处和收费处,受了很大的委屈。他到你这来以后,你要识别病人的情绪,这个时候他很焦虑或者是很忧郁,你要采取不同的状态,采取不同的策略,这个是医生需要学习的地方。

美国的著名的阿图医生医患沟通分成三种模式,一种是家长型,就是权威式的不容置疑,我要你怎么样就怎么样做,这个是传统的一种模式;第二种是资讯型的,就给你提供许多种选择只是告知,但不告诉你应该如何选择;第三种就是解释型,就是共同的决策,把不同治疗方案的利弊讲病人和家属,然后共同制定治疗方案譬如说做手术,得到好处的是病人,受苦的也是病人,所以说最终做决定应该是病人本人,但是我们会用我们的专业知识给他讲清楚,给他一个好好的指导,共同进退这种模式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越来越多的病人喜欢这样的模式。

为什么要跟病人共同决策,因为我们的时代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病人自主权利意识的崛起,这是一个全球的趋势。例如互联网作为工具,让大家找到非常多的信息,包括疾病的信息,一些病人可以自己下载阅读非常专业的医学论文。如果受过高等教育,认真在这个领域学习三个月,某些方面的认知甚至有可能超过医生。而且,医生的权威性也面临很大的挑战,包括医院的医疗质量更多的披露,对它内部的医生,同时对同行也产生很大的压力。

马云说,30年后,医生可能会失业,我感觉我们要冷静思考马云的言论,他说的话有一些道理。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我们医生更多可能通过人工智能来帮助决策。我们的手术机器人不会完全取代外科医生,但会使我们更加强大。另一方面,我也更加感觉人文的东西才是医学真正非常核心和本质的东西,技术再怎么发展,也代替不了人文关怀,并且我们这种关怀是带着专业知识的关怀。我们应该不忘医生的初心,医学到底是什么样的,尤其是在新的时代下,技术的进步会不会让医生失业,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我心目中,新技术的发展,应该是辅助医生,让我们变得更强,而不是取代医生。

   协和在中国是有特殊地位的,这个地位是我们前辈铸就的时代造就的,在大家的心目中协和医学的圣殿。当然,每一个协和人,不是说戴上了协和工牌,就成为一名协和人具备协和精神,这是需要修炼的但无疑,协和提供了一个非常良好的环境,前辈们可以熏陶着你成长。协和是这个时代医学人文的守望者

 


最后,从大环境来讲,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来改善中国的医疗环境、医患关系,但从微环境来讲,我们自己要做一个有人文精神的医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在这个时代,既然选择了医生的道路,尽管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我们要坚持,还要去努力做出改变,而不是单纯被动地去接受现实。王阳明去世的时候,有人问他还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夫复何言?”这是人生非常高的境界,通过不断地修炼,这个世界上他想做的事情,能做的事情都已经尽力了,没有留什么遗憾。这个高度不是普通人能达到的,但是我们心向往之。我希望,在这个时代我们去做一个会坚守、去奋斗的医生,在人生的最后交出满意的答卷


编辑:杨莹莹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