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习习古风,歌我心志:在人大附中学写古风诗是种怎样的体验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上方“章黄国学” 可订阅!

习习古风,歌我心志

王强



古风虽古,其教学的次序却宜安排在近体诗之后。这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首先,虽然古风创作发生在近体诗产生之前,然而“古风”这一概念的明确,却是在近体诗产生之后。古人明确了近体诗的文体特征之后,才将之前那些有别于近体诗的诗体称之为“古风”,进而在与近体诗的比较中,古风的种种特征才明晰起来,古风的创作技巧才被有意识地加以探索;二来相对于近体诗的格律森严,处处立规矩,古风更像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破”,先立后破,我们才更清楚该破什么,又该如何破,进而能在律诗和古风之间游刃有余。





在我们三个人看来,在中学开设一门诗词写作的课程,其关键在于解放老师和学生的思想,突破几个不利的积习。


首先,要带着学生跳出文学鉴赏的视角,转而从创作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诗。我们如果还是教学生去品杜甫的忧国忧民、李白的豪放俊逸,去研究这一句好在哪,有什么表达效果,什么艺术色彩,那就和语文课没有区别。我们要把视角切换到创作的角度上来,比如王勃的“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这句诗为什么令人心生感慨?它在倒数第二句提出了一个问题,最后一句没有回答,却写了一个景。我们发现,很多诗歌都是这种模式,它自然就会产生令人感慨动情的效果,我们把这种手法叫做以景结情。但是我们不是要去鉴赏手法,而是要去运用。



这就要提到第二个要点,就是对诗词的解读必须深入到技术层面,不能讳言技术。比如虚词的运用法、叠词的运用法、句子的节奏变化、长短句的配合法甚至是平仄韵脚与抒情脉络之间的关系,我们都应该带着学生一起去研究总结。我们总觉得谈技术是在肢解诗,其实不然。任何高深的艺术境界,归根结底,都是由某些技术呈现出来的,离开技术谈境界都是妄言。诗词教学的课程化,某种程度上也是诗词创作的技术化。


哪些词语应该是古风的?哪些句式应该是古风的?又有哪些主题是古风的?怎样写才更像古风,这是我们课堂上一直在研究的问题。


比如有一位同学写的诗句“草枯木叶危,鸟啼燕南飞。”同学们表示不像古风。经过讨论,改作“木叶何危危,劳劳燕南飞。”就有些古风气象了。


比如又有一位同学写道“年年春相似,相思满枝桠。”经过探讨,大家觉得改做“相思何所似?郁郁满枝头。”同时,将原句分为四句来说,就会好很多。


为什么?我们发现,古风中很少有堆叠意象的句子。“草枯木叶危,鸟啼燕南飞。”草和木叶、鸟和燕,两组意象分别在一句中堆叠,就会显得精巧有余,质朴不足,改后则显得骨气硬朗。另外,“危危”“劳劳”这一类叠词的使用,也会增加质朴的气质。比如《诗经》中“伐木丁丁,鸟鸣嘤嘤”“鹑之奔奔,鹊之彊彊”等句子,都提示我们古风的“骨感”,与其意象的稀疏和叠词的运用有很大的关系。



古风写作的小技巧比比皆是,不仅没有一部现成的教材做以穷举归纳,似乎比较有系统的讲解也难以寻觅。于是我们就近取诸身,远取诸古人。我们讨论古代的经典作品,讨论同学以及老师的作品,研究字法、句法、章法。如此一来,古风写作课就成了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讨论课。


此外,我们还需要重视模仿。我们这个时代标榜求新求变,一谈写作就是要突破藩篱,自抒胸臆。我说这就是个误人子弟的说法,我们可曾见书法老师教孩子不要临帖,随心所欲么?写诗如练字,临“帖”百遍诗自高。


有的学生写了这样一句诗“遥望远方人寰处,不见帝都见晨雾。”题目是《咏雾霾》,我表扬他写得好,有古风气象,他不好意思的说这是仿写的《长恨歌》里的句子,不是他自己的思考。我当时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古人还讲究“用古人语”、“无一字无来处”。化用《长恨歌》,又写出新意,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却很惭愧?这个模仿不仅不是问题,恰恰是全篇最精巧的地方。所以我又专门跟他们讲模仿的意义,讲黄庭坚的“夺胎换骨”,鼓励他们大胆地去模仿,教他们如何去翻新。





古诗之平易近人,在于格律宽松;古诗之难以入门,在于无法可循。相比于律诗、词那一套严谨的格律,古风只有几个最基本的要求。可是押韵的规则、换韵的规律,这些基本的要求做到了,写出来的诗左读右读仍然不像古风,这是为什么?因为古风的根本恰恰在于一种“古”之气象。


古风、律诗和词,形式不同,美学特征也不同。律诗如君子,文质彬彬;小词如佳人,温婉秀美;古风如壮士,慷慨不羁。要想把诗写出“壮士气象”,其根本的办法,则是要走进古人的精神世界。


古风,是古体诗词中的游侠,不拘一格,潇洒自如。它最古老,然而却最自最能表达诗人心中那些天马行空的思考。思考是诗的灵魂,更是古风的灵魂。所以古风创作,不避其粗,不避其俗,不避其特,唯在一真字。所以学生写《咏期中考试》《夜证哥德巴赫猜想》这样的作品,我都是非常赞赏的。《古诗十九首》能够打动我们,不正是在于其情思之真么?我希望通过这样一门课,不仅能够让学生写出像样的诗词来,更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抒情达意的载体,培养健康爽朗的性情。


(图:古典诗词课第二期结课合影)


附学生作品:


夜证哥德巴赫猜想有感

高二20班  张云柯

大树飘零秋雨天,孤灯挑尽未成眠。

雨打屋檐辗转思,魂魄未归赴堂前。

案前字墨皆未干,穿堂风冷刺心尖。

提笔却无灵感生,胸中包含萧瑟情。

忽闻哥德巴赫一猜想,便于无心想处梦魂惊。

偶数无穷如浮云,均可划为两素分?

千古英杰皆失色,仍信铁杵磨成针。

惊雷震颤下笔处,峰回路转得大悟。

数海遨游破竹势,秋雨骤歇泣情愫。

游刃有余立得证,忽复惊醒叹此梦。

叹吾不若英杰处,尚需努力可成栋。

回首望向窗外天,秋雨化雪雪更寒。

若问世上何人可破此万古难,唯有质朴诗人吴雨川!

呜呼,唯有质朴诗人吴雨川!


注:吴雨川,张云柯的同学,理科学霸,好诗词,词句质朴,遂得“质朴诗人”的雅号。


相关链接:

在人大附中,老师这样教学生写古诗词

北大博士在人大附中教古典诗词,有什么诀窍?


(封面及插图作者:千力)

  【作者介绍】

王强,人大附中语文教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与解村、昌盛两位老师开设古典诗词写作课,负责“古风创作”部分。


主持说

一直以来,语文教学或传统文化教育一直有许多新论。王强老师在本文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比如从创作角度理解诗词,不惧运用技术解诗、鼓励学生摹写名篇、思考是诗的灵魂等等,都是语文学习应有之义,却被近年各种新论所不屑。好在理论是灰色的,实践是鲜活的,王老师的古诗词创作课,正是对诸多新论的有力回应。


  【栏目主持】

何杰老师,北京师大二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员,北京市级骨干教师。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研究所

长按二维码关注

微信号: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创丨版权所有丨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责任编辑:梅茹瑜  高铭婉

美术编辑:张臻  孙雯 高佳玉

专栏画家:黄亭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