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 提案|委员关注学术期刊发展、编辑权利保护、文艺创作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邬书林:推动学术期刊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
本报讯 (记者赵新乐)3月5日,全国、,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需要政府部门多措并举,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

邬书林对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建议:

第一,要在资源配置方面对学术期刊予以倾斜。完善学术期刊审批制度,加大优质出版资源供给。积极支持重点高校、科研单位和规模性出版企业创办面向优势重点领域、前沿空白领域和新兴交叉领域的学术期刊;积极支持创办瞄准学术前沿、加强国际交流的外文学术期刊和电子期刊、网络期刊等新的出版形式的期刊。

第二,开展学术期刊集约化、数字化发展试点工作。以共同主管主办单位、出版单位、规模性出版企业、专业学科联盟、先进数字化平台等为纽带,推进学术期刊多模式集中办刊和集约化建设。开展学术期刊集群化发展试点工作,对试点单位给予出版资源、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倾斜扶持,支持试点单位开展跨学科、跨系统、跨区域等的兼并整合,,引导规模性学术期刊出版企业进一步整合资源、融合发展。

第三,将精品学术期刊纳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范围。集中财政和各方资源,对精品学术期刊进行重点扶持。继续深入推动“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将精品学术期刊纳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范围,实施“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品牌工程”,通过专项经费支持和相关配套政策,打造一批学术质量高、社会效果显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名刊。

第四,健全学术期刊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建立体现学术期刊编辑职业特点的资质认证、考核评价和职业晋升体制,激发、保护学术期刊编辑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和锐意进取的职业精神;改革科研经费和学术期刊项目经费分配、管理体制,允许经费适当用于学术期刊编辑、管理人员的劳务报酬和考核奖励;在中国出版政府奖等评奖和培训项目中,增加学术期刊人员比重,鼓励和促进优秀学术期刊出版人才成长。

第五,加大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力度。从国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基础设施建设的层面,加大对优秀学术期刊和学术期刊集群的奖励和支持;更好地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经费、项目引导作用;认真落实相应税收优惠政策,免征学术期刊出版企业的所得税、增值税,切实减少期刊出版机构经营成本;积极鼓励社会捐赠学术期刊,捐助企业可享受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个人捐助可抵扣个人所得税。



郝振省: 加强编辑知识产权保护
□本报记者 赵新乐

全国、,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应该加强对编辑知识产权的保护。

郝振省认为,编辑作为出版机构的核心资产,是精神产品的选题策划者、组织实施者、质量提升者。解决编辑的责任、义务与权利相对等、相平衡问题,对于我国建设出版强国、文化强国,建设创新型文化强国,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然而,一直以来,在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对于作者著作权的保护都给予了极大关注和高度重视,处于强保护状态,而对于涉及编辑权利的条款和内容却处于弱保护状态。

郝振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可组织对我国出版事业中编辑存在的价值、承担的责任、负有的使命、享有的权利等进行一番学理方面的考量与研究,给出理论的说明与实际上的界定。在此基础上,遵循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对正在修订的《著作权法》进行补充性修改完善。同时,对《出版管理条例》《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等进行相应的修改、补充、完善。

郝振省表示,可以先推出一个关于编辑责任、义务与权利相平衡、相对应的法规性文件,然后在施行一定时期后,把成熟的内容上升为法律。



冯骥才:让孩子体验传统文化
□本报记者 杨骁 赵新乐

今年是全国、作家冯骥才第35次参加。3月3日傍晚,。

每年冯骥才参政议政的言论和建言献策的提案都备受关注。半个多小时的采访,冯骥才所谈的话题既有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问题,也有村落旅游问题,还有创作文艺精品的问题。

身为文化学者、文化遗产保护者和教育工作者,冯骥才不无忧虑地谈到传统文化如何与当代生活融合的问题,他认为,在社会急剧转型的时候,特别是在网络传播的时代,多元的文化发生碰撞,包括粗鄙、时尚、快餐式,甚至是低俗在内的消费文化正在抢占主流。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的精神、道德准则、价值观,也包括审美和风范等与当下生活融合不起来。冯骥才说:“当大量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密集地进入年轻人的世界,这样的冲击,会使年轻人与历史文明出现断裂。要把它融合起来,不是用什么作品能够解决那么简单的事。”

冯骥才今年的提案之一是《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对传统生活文化的参与和体验的提案》。“为什么老年人会把节日当回事?因为他们有童年的记忆,有对节日的情感。”冯骥才回忆起自己的童年,讲述了一个故事,他小的时候在清明节被老师带去郊区,看见地里的草芽长出来了,柳树条变软了,老师折一段柳条插在湿的泥土里。当时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老师告诉他:“插进去后可以长出一棵树来,别的树枝插进去不会长树,只有柳树条可以。”回来的时候大家都用柳树条编成花环套在头上。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让孩子接触传统文化,首先要让他喜欢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的最好办法是体验,而不是在课堂上教授,最好的方式是由感性到理性。传统文化不是书本上的概念,而是表现在文学艺术当中以及节日和生活当中。”他建议,可以让孩子收集谚语、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音乐等,通过自办展览或自媒体等传播自己的收获,会使他们对传统文化由衷地产生兴趣。

冯骥才写了一辈子书,文艺创作是绕不开的话题。“要搞文艺创作就要静下心来,必须符合文艺创作的规律,精品是很难出的。要想出精品,不能是任务性的,要给艺术家时间,支持艺术家去大胆创作,不能分题材,作家想写什么由作家自己选择,创造好的艺术氛围。”冯骥才表示,他很喜欢高满堂写的剧本,“他用了很大的功夫,人物刻画都很好。精品需要一个长期的创作过程,应该鼓励原创,一个时代如果缺少原创,文艺作品就不会出现高峰。”


( 责任编辑:徐平 


独家|专业|原创|深度

微信ID:chinaxwcb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请勿擅自转载,有意转载的公众号请联系QQ:80670690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