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在“人民的名义”面前,普通人如何成功突围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最近非常火的一部剧是《人民的名义》,我也看了几集,虽然剧情扑朔迷离,但是凭直觉我很快意识到一个问题:怎么掌握权势的人都或多或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为了验证我的怀疑,我在网上搜到了《21世纪经济报道》整理出的人物关系图谱,果真如此!这个剧的原型就是由一个小的利益集团组成的官场,无论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牵涉其中。



最近一周我连续做了几场学生讲座,虽然名义上是技术讲座,但每一场都会有学生问及职业规划方面的问题,也要求我分享个人的职业经历。


他们有很多困惑,比如就业时如何在众多求职面试者中脱颖而出?比如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如何站到浪头之巅,跨越阶层,构建自己的上升通道?


这些问题,无不让我和《人民的名义》这部剧结合起来。在阶层越来越固化的今天,那些仍然渴望向上攀登的学子,他们该如何绝地反击实现梦想呢?


入行新兴产业


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今天,经历了近70年的和平年代和近40年的飞速发展,在某些成熟的产业,尤其是需要资源支持的产业,已经形成了上升与阶层跨越的壁垒。普通家庭出身的人,可能会由于没有可利用的关系而无法挤进比较重要的位置,甚至有时候很难取得在其中工作的机会。


但在新兴产业,比如互联网产业,由于更新频繁,技术因素占据了更为重要的比重,所以机会勃发,大家以能力论英雄,不需要资源关系。


在新兴产业中,既然能力决定了你拥有多少机会,那么你只需要去提高相应的能力就可以了。这些能力如何获得呢?怎样去实现能力上的自我突破呢?


看准趋势

看准趋势是一个重要的能力。你选择进入互联网行业,就是选择了适应未来的趋势。但是,互联网行业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状况,有的领域代表过去,有的领域方兴未艾,还有的是面向未来。


比如,以同样为人提供信息服务为例,早期门户网站提供的是比较传统的产品,,凭借强大的编辑团队和规范提供咨询服务;而搜索引擎产品通过抓取、搜索、文本分类等手段,以自动化方式提供新闻,你在搜索的时候,就能搜到来自全网中的相关资料。。


到了今天,移动新闻的客户端,不需要人工的编辑推荐和编排栏目,每个人所看到的内容都不一样,因为在你看新闻的时候,就给系统提交了偏好,系统进一步学习和积累偏好,为你提供你想要的内容


所以,同样是提供信息服务,我们也要选择能够代表趋势的,并不是说进入互联网你的未来就一蹴而就了。



扎实准备

选择进入互联网行业,是需要有相当的准备的,尤其是对于当下的大学生来说。如果你出校之前,连搞个技术上的独立完成研发任务的能力都没有,那么你还是不够进入互联网的资格的。


我这次在某些城市的知名高校做分享,问到那些大学低年级的计算机相关的同学,除了学习学校的C语言等编程课程之外,是否还有意识地学习一些流行技术,是否在用工程和产品的思维来做项目等,结果举手的人是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因为这些学生很明显没有做好未来进入互联网行业的准备。


那么该如何准备呢?以当下最流行的AI方向的工程师为例,倾向于招收计算机相关专业、数学系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如果要想取得求职资格,必须在以下四个方向做充分准备:


1. 数学与计算机基础,比如微积分、概率论、数理统计基础与数据结构、逻辑等计算机基础课。

2. 扎实的编程语言功底,至少掌握Python等方便数据分析与AI库丰富的编程语言。

3. 基本的工程能力,熟练操作Linux,熟练各种环境构建,并结合工具解决问题,做基本产品展现。

4. 了解机器学习、深度学习领域基础算法,同时学会使用相关的框架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


有了以上四点的准备,才能说具备了在AI领域入行的资格。其他领域,无论是Web开发,还是PHP开发都是如此,都有自己的技术栈,所以,要想顺利进入互联网行业,就必须有相关的准备。


获得推荐机遇


对初次就业的毕业生来说,获得机遇的最好方式就是找人推荐。


这有两点优势:一是推荐者提供了一定的背书,构建了一定的信任基础;二是能够直接面对比较对口甚至核心的人,如果你是被推荐到创业公司,可以直接面对技术总监、HR负责人,甚至CEO、CTO等。


当然,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如果你这个人不靠谱,那么推荐者在目标公司人员心中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了。


一般来讲,你的技术过硬,就职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无论笔试还是面试都很好过。但是不同的公司你可能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去应对。


技术强的公司会更重视你的基础,包括算法基础、编程功底、对原理的重视等;技术弱一些的公司更重视你能不能干活,能不能解决公司当下面临的问题,一般来说就是能不能把产品做出来。


当然,对于技术人员来讲,最好找一些技术强一些的公司,你可能在大牛的带领下学到更多。但是只要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够强的话,在技术比较弱的公司也反而能更快地受到重视和认可,也能得到更多的锻炼,成为公司的核心。


具备企业经验


上面说到的面试成功,只是入行的门票,不能说明入行成功。如果你在校期间没有企业经验,你就很难胜任手上的工作。


我这次在某全国Top高校做分享,与AI专业的研究生交流他们的实验情况,当问及数据量与数据是怎么来的时候,我得到的答复是,自己抓取几十万量级的数据,从开源的数据中利用百万级条目的数据。



我不禁哑然,这与工业界的数据量远远不在同一个量级。以我个人过去带人的经验来看,在企业高强度工作一个月,收获与进步比在学校一年都来得多。


学校学习的场景与企业场景差别巨大,从入职到入手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拿我的经历来说,我曾经从软件行业转入互联网行业,曾经从工程师切换成为一个创业者,这中间都经历了巨大的转变。


我当初做软件的时候是在Windows环境下,用的是C#,也做浏览器应用。做互联网行业的时候,首先面对的是环境的切换,Linux,并且很多操作都只能在终端上操作,这就要求学习命令行,学习 Vim编辑器。除了开发之外,作为工程师也得一定程度地参与环境维护,比如Shell、工具、软件安装等,还有就是数据量,动不动就数千万条、数据量几百G。


这些从理论上来讲,你可以慢慢学,但是如果你在学校没有企业经验,要想快速地完成转型入行,你在整个试用期间都需要像海绵一样,使劲地去吸收。这对个人成长来说,是非常值得的。


工资之外的收益


人的职业成长,应该规划得像牛股一样,一路直线上升未见得是好事,一种曲折稳步上升的状态,才是理想的职业发展曲线。


在人们的求职中,趋势、平台、能否学到东西、是否处于核心岗位,比当期的薪资更加重要。对于人才来讲,工资之外的收益可以划分非直接的现金回报和期权。


非直接的现金回报

1. 能让你收获大环境的红利。比如,加入一家分享经济的创业公司比加入一个企业软件公司更能获得行业快速发展的技术红利和该行业人才紧缺情况下的收入红利。


2. 公司提供的平台。团队决定了一个公司的靠谱程度,所以初入职者不要拿到Offer就加入,要先分析公司所处行业,历史发展与团队情况,可以让有经验的人帮助分析比较。


3. 学到让你进步的知识。能够学到东西,对我们非常关键。没有学习就没有进步,更别提上升。进步不是拼资历和熬年头,而是不断成长,进入核心。所以,在互联网这个年轻人辈出的行业,淘汰率很高,你要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和进步。


4. 位于核心岗位。当平台一样的时候,你是处于核心还是非核心岗位有相当大的差别,如果你干的是BAT、TMD这样大公司的边角的工作,可能还比不上一个A轮公司的主要工程师,前者比较难有出头的机会,也很难得到实质性的锻炼,而后者可能随着团队的发展,有机会与前者的核心人员同台演讲。


期权

上面讲的是在职业中非直接的现金回报,这些回报对于职业成长非常重要,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也会转化为现金回报,不过不那么直接罢了。


除了上述这些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现金收益,甚至这种收益会比工资来得更可观,那就是股票期权。


好的创业公司、已经上市的公司,一般都会给稍微核心一些岗位的员工授予期权。在股票可以交易的情况下,一般是4年期行权,每年可行使25%,对于拿到股权期权的员工,公司又处于一个好的发展势头的情况下,如果股票可交易,这个收入会比工资来得更为可观。


以美股好未来(代码:TAL)为例,2015年12月,股价大致为每股50美元左右,最新的股价为106美元,如果在2015年年底被了授予4000股好未来期权,到现在可行权的数量为1000股,每股的差额收益为56美元,按最新的汇率1美元=6.8835人民币元,则可以获得差额收益为38万人民币,去掉税收也在30万人民币以上,我相信这是一个还算不错的收益,虽然在北京买房还很遥远,但是改善生活还是可以的。


    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个人发展和公司发展,并获得由此带来的红利和成长收益。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我的一个朋友,现在是产品大牛。她当初从Top3名校毕业,加入公司谈薪资待遇时,她说不要工资,全部换算成公司期权。这得到了当时产品老大的刮目相看。当然毫无疑问,她入职后进步速度非常快,今天的成就也非同凡响。


职场软技能


职场的素质我们分为硬技能与软技能,硬技能指的是安身立命之本,以工程师为例,那就是你的技术,你能否或参与或独立编程开发出真正的产品。


但是在职场中,软技能与硬技能同样重要,甚至在某些时候更加重要。


我把软技能总结为态度、认识和行为细节。良好的态度主要体现为主动、积极、正能量。认识则是知识积累和远见。行为细节则细化到各种礼仪与待人接物。这里简单展开阐述一下。


态度

职场中你会遇到很多情况需要以良好的态度去应对,比如,你接受的任务有一个难关,必须在一定的时间之内解决克服,我们这个时候应该充分发挥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因为你不解决,耽误的是整个团队。


职场是一场开卷考试,只要达到结果,形式和过程可以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积极加班攻关、向同事或者主管求助,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向百度或者Google搜索前人的经验和解决方案。


再比如,在公司里面,难免会有一些同事追求的是朝九晚五,你的上司能力可能还不如你,你可能不但需要做更多的事情,而且可能需要加班加点,在这个时候,在没有切换平台之前,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努力做好自己,不用管他人如何,因为学到的、成长的,都是你自己的。


认识

认识的厚度决定事业的高度,认识的积累则来自于不断的读书和思考,最后形成的是远见。


在最近的一些有比较多高年级同学参加的讲座中,只有一到两个人知道《浪潮之巅》这本书,而在一场有较多低年级同学参加的分享中,没有一个人读过这本书。


大学是非常好的读书时期,除了本专业的书,还应该多读相关的课外书,每年读几十本书并不夸张,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老师在大学时一年的读书量达到了200本!


即使工作了以后也应该不断学习,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和变化的时代中,你如果每年读超过五本书,你就能打败90%的人!


行为细节

行为细节是潜移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注意的,它需要长久的培养和修养。专门讲职场礼仪的课程非常多,我就不在这展开,只想讲几点与求职者关系非常密切的。


1. 常见电话与邮件礼仪。接到电话要问清楚细节,以免在见面的时候丢三落四,打出电话要问人家是否方便,邮件要好好写标题,要好好写正文,落款签名。附件也有附件的格式和文件名标准。


2. 面试的礼仪要注意的也有很多,第一点就是守时,据我在一个多达200人的HR群里的调查,HR童鞋被放鸽子的比例达到了40%。


第二点就是自信,你参加面试,要表现出你能胜任工作的自信,即使暂时不能也有让自己学习能达到胜任工作的自信。


第三点就是积极,不抱怨出身,不抱怨自己的上一份工作。


第四点就是举止,正视面试官、不做小动作,离开时注意处理好现场,跟人道别,感谢面试机会,等等。


3. 试用期的行为。除了前面讲的工作态度之外,我主要分享三点:


第一是你必须不断地谦虚学习,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之内迅速了解业务、了解团队。第二是做好积极的工作汇报,有进展和问题都让上司知道。第三是不在岗要请假,即使想结束试用期,也应该写正式或者非正式的离职信,而不是人间蒸发。


上面这些,从态度到认识到行为,虽然并不是决定录用你的决定性因素,但对你的职场发展却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所以,也应该给予与硬技能学习同等重要的重视。


“人民的名义”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让我们认识到了这个社会成熟产业圈子的关系重要性。我们作为普通的吃瓜群众,就必须寻找新的产业和行业作为切入点,看准趋势,获得入行技能,同时辅助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重视软技能,最终实现良好的职业发展,成功突围。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