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宝宝发热别慌乱,镇定从容看这篇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对于爸爸妈妈来说,最担心孩子生病,每当孩子因发烧哭闹、难受的时候,恨不得能自己亲身代替,跟着着急、上火,往往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本次整理了宝宝发热时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护理方法,请爸爸妈妈们仔细阅读,当宝宝发热时就不会再慌乱了。

 

一、体温测量方法

发热是指体温(肛温)超过38℃,孩子的发热原因有很多,感染、炎症、肿瘤,以及代谢免疫等原因均可引起发热。

 

1、测量

宝宝发热时,家人常用额头、手或者嘴唇去贴宝宝的额头,感觉有些热就认为宝宝是发热了,这是一种非常不靠谱的检测方法,准确体温必需用体温计来测量。

 

2、体温计选择

常见的体温计有水银、电子、红外三种,推荐妈妈们使用电子体温计,水银体温计虽然准确但容易破碎,水银泄露挥发容易被人体吸收造成急性汞中毒;红外测量的为体表的温度,与实际体温会有些误差。

 

3、判断发热的标准

正常体温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并不是恒定不变的,一般清晨2-6点体温最低,下午4-8点体温最高,波动范围在0.5℃-1℃之间,儿童代谢率高,体温也会稍高于成人。

根据测量的部位不同,体温的参考值也不同:

耳温38℃以上为发热(3月龄以内的婴儿不推荐;测量时将感应端置于外耳道,3岁以内婴幼儿要把耳廓向下后方拉、3岁以上向上后方拉,两耳温度以高的为准,当孩子患中耳炎时耳温不准确,运动后、吃饭后或喝冷热饮后,应等待30分钟后再测量)

口温37.5℃以上为发热(口温需要孩子配合,适合大一些的孩子,避免使用玻璃水银体温计,喝冷热饮应30分钟后再测量)

腋温37.2℃以上为发热(运动、洗澡、喝冷热饮应30分钟后测量)

肛温38℃以上为发热(腹泻患儿不适用、便秘患儿不准确,测量时让孩子俯卧,体温计感应端抹一点油类润滑后慢慢轻柔插入宝宝的肛门1.5-2.5cm深,排便、洗澡应30分钟后测量)

 

二、就医原则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发热的原因和处理措施也不一样,家长想判断孩子发热的原因很因难,要不要马上看医生呢?对此儿科医生是如下建议的:

 

1、三个月以内的婴儿

三个月以内的婴儿只要体温高于38℃,就应该立刻去医院。

1到3个月的宝宝发热,很大部分是自愈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但也有较大比例是细菌感染所致,尤其是新生儿期间(0-28天),10%以上的发热可能会是严重感染所致,比如菌血症、脑膜炎、肺炎等,鉴别起来很难,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又很不完善,容易导致严重后果,需要医生做些检查才能将风险较低的那部分孩子筛查出来,家长自己在家是无法判断风险大小的,所以千万不要拖延,一旦量体温高于38℃就马上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请医生诊断原因。

 

2、三个月以上的孩子

三个月以上的孩子发热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状态,出现以下任一情况都要及时就医:

体温40℃以上持续24小时或体温38.5℃以上持续72小时;

发热的同时伴随剧烈呕吐、腹泻、全身或部分身体抽搐、吞咽困难、呼吸急促、口唇发紫;

喉咙痛、耳朵疼、身上出皮疹或淤斑;

精神烦躁或萎靡、昏睡昏迷、口干眼陷尿量减少甚至无尿、囟门明显凹陷;剧烈头疼、颈部发硬、囟门明显凸出;退热24小时后体温再次升高。

排除以上情况,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病情拿捏不准或无法自行退热处理,也需要及时就医。

发热时如果体温超过41℃,就需要考虑是中暑脱水等产热散热失调所引起的体温上升,必须使用物理降温法快速降低体温,尽快送医以免危及生命。

 

三、发热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发热时很不舒服,昏昏欲睡,满脸通红、浑身发烫,家长往往都是心急如焚,担心孩子得了重病,即便知道是自愈性的病毒感染,也会担心烧得厉害会不会出问题,焦虑和担心会让很多家长做出不理性的选择,比如自行给孩子吃抗生素、复方感冒药等,乱服药物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要比发热本身大得多。

发热虽然会让孩子不舒服,但目前并没什么证据能证明发热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也不会烧坏脑子,除非是少见的热性惊厥持续状态和中暑。相反,体温升高可以减少孩子体内微生物的复制和繁殖,也可以提高人体的炎症反应,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的清除,发热对孩子的病情恢复是有利的。

孩子发热比成人频繁很多,原因是孩子接触的细菌病毒太少,免疫系统不完善,一旦遇到没接触过的细菌病毒更容易造成感染,所以很容易发热。发热是免疫系统起作用的表现,当孩子的身体努力和病毒细菌作战时,家长不要心急,要给孩子战胜病菌的时间,孩子的免疫系统也在和病菌接触过程中不断完善。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发热的频次也会越来越少,所以发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既然发热是有利的,所以不要一发热温度还不高就马上给孩子退热,而且有些病毒感染之后就是要烧好几天,退烧药只能短期内将温度降低一些,不能预防热性惊厥,也不能缩短生病的过程,你再心急也总还是要烧上三五天的。


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是体温骤然升高或降低导致大脑出现异常放电活动,从而引起全身肌肉的痉挛性发作,大约有4%的宝宝在婴幼儿时期会发生1次或多次的热性惊厥。热性惊厥通常发生在体温急剧上升时或者发热开始的24小时内,偶尔会发生在退热时。表现为全身僵直、双眼上翻、四肢痉挛或抽动,并可伴随短暂的意识丧失。

不是所有的宝宝都会发生热性惊厥,热性惊厥有非常强的家族遗传性,只有一小部分的宝宝对体温的骤然升高和降低有反应。而且热性惊厥没有温度的限制,并不是说高烧才惊厥,有些宝宝发热到40℃也不会发生抽搐,但有些宝宝可能某次发热到38.5℃就可能发生抽搐。

宝宝一旦在家中发生热性惊厥,家长千万要保持镇静不要慌乱,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好宝宝。

当宝宝发生惊厥时让宝宝平卧在地板或床上,远离坚硬和尖锐的物品,防止误伤;把宝宝的头侧向一边,防止呕吐误吸;松开宝宝的衣领或任何影响呼吸畅通的衣物。不要摇晃宝宝,更不要强按宝宝的身体,不要掐人中、往嘴里塞东西,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声光等刺激。抽搐一般持续数秒到数分钟就结束,如果抽搐持续超过15分钟,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宝宝抽搐后要到医院找医生检查确认是否是热性惊厥,或是其他病症。

 

三、护理措施

对于三个月以上的孩子,如果孩子精神状态正常,不影响吃奶吃饭、还有劲玩、会跟大人互动,那说明精神还不错,可以选择在家里自行处理。无论是选择就医还是自已在家观察,都应该按照以下方式护理孩子。

 

1、饮食

发热中的宝宝往往食欲不佳,厌食拒食,事实上因为发热,宝宝对水和食物的需要量比平时还要多,补充水分是头等大事,一定要多喝水。

宝宝生病食欲下降时,家长要尊重宝宝的胃口,不要强迫宝宝进食。生病时消化系统功能减弱,身体也可能处于高致敏期,不要尝试给宝宝添加新的食物。饮食上要给予容易消化的营养食物,少食多餐,单次食物量约为平时的2/3即可,总量可比平时多10%-20%,避免过量进食增加胃肠负担。小宝宝要多喝奶,添加辅食的宝宝除了增加奶量,还可以适当增加米粥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的摄入,喝些清淡的汤也可以。等宝宝身体恢复时,食欲自然就会好转,补上生病时丢失的营养。

 

2、降温方法

(1)物理降温

采用温水擦浴方式,可用37℃左右的温水浸湿毛巾擦试宝宝的额头、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让皮肤血管扩张把热量散发出去,湿毛巾擦试后留在身上的水份蒸发时也能带走一部分热量。温水擦浴这样的物理降温退热效果有限,有可能增加孩子的不适,应在穿太多衣服、中暑等体温过高的情况使用,不建议在其他发热的情况下采用。

退热贴根本不能退热,还可因局部皮肤过凉造成宝宝不舒服,宝宝皮肤娇嫩,更容易引起宝宝皮肤过敏,完全不推荐使用,更不要给没有语言表达能力的宝宝使用冰枕,容易造成局部冻伤。

用酒精或白酒擦浴可能经皮吸收引起中毒,不能给宝宝用酒精或白酒擦浴。

穿衣服要穿轻薄吸汗的,厚度以孩子舒适为宜,可以开空调,不能给发烧的孩子捂汗。

进行物理降温时,如果宝宝有痛苦烦躁、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表现,必须立即停止。

 

(2)药物降温

退烧药的作用就是改善孩子的舒适度,大人发热时38℃就觉得非常难受,孩子对发烧的耐受能力似乎强于大人,有的孩子发热39℃的时候一样可以玩。

什么时候给孩子用退烧药呢?因为退烧药也可能产生副作用,一般不推荐在38.5℃以下给没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孩子用药,但对有心肺功能不全、贫血、糖尿病或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孩子,因为发烧会加快代谢,也会增加氧气的消耗量,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增加心输出量,为避免心衰,代谢不稳定等情况,可以在38.5℃之前用药。发烧也容易诱发癫痫发作,所以有癫痫的孩子也应该更早给药。

任何一种药物都不是绝对安全的,世界卫生组织和儿科医生认为对婴幼儿相对更安全的退烧药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宝宝发热,对乙酰氨基酚退热起效快,控制体温的时间大约为2小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随着剂量的上升疗效也上升。对乙酰氨基酚副作用相对较小,对胃肠道无明显刺激,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但要防止大剂量对肝的伤害。

布洛芬用于6个月以上宝宝发热,且发生高热时可以使用布洛芬。布洛芬退热相对平稳而且持久,控制体温的时间可以持续6-8小时,对39℃以上高热的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更强,退高热的效果可维持4-6小时。布洛芬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主要是轻度的胃肠道反应和转氨酶升高,偶尔可影响到凝血功能,在脱水、血容量低、心输出量低的情况下,偶尔可发生可逆的肾功能损伤,过量服用可能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癫痫发作等情况。如果宝宝患有肾脏疾病或其他慢性病,或者在发热过程中出现脱水,请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使用布洛芬,降低潜在风险。

退热栓剂不要乱用,对不能口服药降温的孩子可以使用退热栓剂,栓剂通过直肠黏膜吸收,但是剂量不容易掌握,且不适用于腹泻患儿,通常在呕吐严重、热性惊厥等无法口服降温药时偶尔使用。

绝对不要自行在家给宝宝乱吃抗生素。

 

3、按需用药

退热药物仅在需要时临时使用,并不是固定隔几小时就要吃一次,原则上建议体温达到38.5℃时使用,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并非绝对如此,还要参考宝宝的表现,如果宝宝精神好、能吃能玩,暂时可不必使用。如果体温38.5℃是在寒战期测得的,意味着体温很可能还会继续升高,可根据宝宝的情况和护理经验考虑是否用药。

用药剂量是根据宝宝的体重来计算的,参考年龄只是估算,如果与同年龄段的宝宝相比体重上有明显的偏重或偏轻,就更要按体重来计算,以免发生剂量不足或过量。

退热药不建议连续使用超过7天,未经医生指导,不可同时使用其他含有同种成分的复方感冒药。目前治疗感冒发热的药物多为复合制剂,各种纷繁的药物商品名称背后,复合成分和比例各有不同,因此,儿童应避免使用复合制剂。自行使用非处方药时,家长不仅要关心药物说明书上的服用剂量和疗效,更要关注药物成分,避免因药物成分叠加而过量服用对宝宝带来伤害。

需要注意的是,体温下降需要通过增加人体散热来完成,主要是通过皮肤发汗、尿液排出等来完成。所以要达到理想的退热效果,必须让宝宝摄入足够多的液体,不然退热药物就不能发挥退热的作用。

 

4、不要交替使用两种退热药物

中国以前的退热指南认为对超高热的孩子,可以交替使用对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但目前最新的指南已经明确不推荐联合或者交替使用这两种退烧药,因为这样会增加用错药或用量的风险。所以建议只选用一种,用药量和方法参考说明书使用即可,不要自行减量或加量。

 

四、发热三个阶段的护理

发热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宝宝的护理都不一样,家长要注意分清宝宝所处的阶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措施不得当,会使宝宝更不舒服甚至加重病症。

1、寒战期

表现:全身发抖、手脚冰凉、面色苍白,体温介于正常和高热期之间,会在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内迅速升高至高热期。通常寒战期的表现越明显,高热期的体温越高。

护理:根据需要适当保暖,尤其是四肢末梢(双手和双脚)。不适宜进行物理降温,可以在必要时适当服用退热药物,注意补充水分和食物。

2、高热期

表现:全身皮肤发烫、面色红润、呼吸心跳加快、口渴、食欲不振、全身疼痛、倦怠无力,体温达到最高。

护理:根据舒适度为孩子选择减少衣物或盖被,必要时使用药物降温(体温38.5℃以上),如结合采用物理降温,最好在退热药物服用30分钟后再进行。

3、退热期

表现:大量流汗、体温开始下降、呼吸心跳逐渐恢复到正常,口渴、食欲不振、全身疼痛、倦怠无力持续存在。

护理:勤擦汗、勤换干爽衣物,根据需要适度保温,补充水分和食物预防脱水。

 

五、总结

我们必须非常清楚,发热是很多疾病初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发热能够有效地抑制病原体微生物对人体的侵袭,促进人体恢复健康、增加人体免疫功能,但同时会使人体处于高代谢、高耗氧、胃肠道功能减弱的状态,持久的高热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更大。所以发热时要大量的补充水分,合理的使用药物,让人体感觉舒适,使疾病向着好的方向转变。

自行在家处理时,最重要的还是要观察孩子的精神反应,警惕一些严重疾病的表现。对于宝宝来说,2岁以下的孩子持续发烧超过24小时,2岁及2岁以上的孩子持续发烧超过3天应该去医院,任何年龄体温反复超过40℃也应该去医院。

总之,心里没底就先去医院让医生看看,按照医嘱对孩子进行精心、洽当的护理吧。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