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插座价格联盟

改命:五行炁的定慧修养的方法.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预测命运轨迹的方法,有古代子平命理的方法,并不难学。了解生命现象背后的形成原理就难了。我通过术数来认识生命、研究如何改命所花的精力,比研究预测命运花的精力多得多。


        从开始的不信命,到发现生命的确有宿命所定的常数,难以突破。随着实践得多,又发现人生也不是,后天各种因缘,使得生命轨迹会发生变化。


        常人因为知见的执着,以为这个肉体、这个思想就是自己,越是自以为是,越是被命运困住。因为他不知道,这个身心正是业习所呈现的果报。所谓“我认为如何”,皆五行之气的唯识所现,逃不出业力果报的范围。


        说到改命,这个问题太大了。什么是命?宿命如何形成?生命的缘起组成、五行气的内涵、身心相互的作用、改变的方向、改变的方法等。这些都是生命问题,细细研究起来,几乎涵盖了所有现代科学和古人的文化经典。


        就只好长话短说,作一简略介绍吧。


        按照古阴阳家的方法来认识这个世界,充斥于一切处的,无不是“炁”。一切万物无不由此一炁所生。因为炁有动静二种变象的相对,因此便有“依他而起”的“五行”——炁的五种特性永远运行变化。



        炁,聚则成形,散则为炁。可见不可见、有形无形的一切,都是炁所生,只因聚散而有外相的不同。(现代量子力学的研究,物质最细小单位基本粒子快速生灭,九成以上是虚空,以及许多波理论与此契合,不一一引证。)


        预测师、风水师眼中的人和物,就是一团炁而已。每个事物禀赋的五行之炁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存在形态。(大概现代物理学家也是这种感觉?)


        五行之炁,即炁所具备的五种属性、五个频次、五种力。看用什么角度来解读。如《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将五行化五脏的作用,分别用火水、 木金、土之“离心、向心、升、降、中和”五种力来表示。



        无边的宇宙,小到一粒沙子,乃至空气,乃至黑洞,都是一炁所生,都各有五重特性分布的不同,谓之五行。天地一太极,人体小太极,一物一太极,每一个事物都同时包含五行之气,只是多寡厚薄的程度不同。


        人体也是如此,五炁化生五脏,开窍于五官,对应皮毛骨肉血。人体也是五行之气的化生,已无疑义了。


        古人传下来的五行学说,在中医方面得到很好的运用,产生了中医理论和诊断学、中药学。在中医里面,非常突出的一点,就是身与心的一致性。即五行学说,同时涵盖了生理与心理的特征,心物一元。


        心物一元,不仅心理与生理有直接的关系,还包括了物理。如《黄帝内经》: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人活着,生理上赖呼吸空气和进食地味而延续,心理上一方面受到生理的作用,一方面因对境的外相,而产生认知的功能,由于先天固有的习气业力(或说本命所带的干支五行之炁),引发一系列心理活动。


        五行学说所揭示的心物一元,是意识与外物的同步统一性。“色不自色,因心故色;心不自心,因色故心。”相应的根尘相对而产生识,能知与所知是一元的整体。




        五行可以代表我们的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内根外境和合就产生了识的作用,因为五行炁相互含摄,而非绝对分开的五种元素,因此第六意识本身就存在于五行之中,我们在前五识认知事物的时候,离不开第六意识的了别分析过程。


        了别分析需要有所缘,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这个生克的作用关系,就是执取对境的意根——第七识,因为五行之间有这种生克的执取关系,所以我们人在熟睡之后,虽然前六识停止了运作,只要身体器官不坏,因为“有分心”的作用,生命依然保持生长。


        只要命局中五行干支之气没有太过不及,后天岁运的流转,引动命中业习种子现行,构成一切生命现象。这些后天的遭遇和感受,复又熏入原命局中,很对应唯识学中“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这句话。生命就是这样一个先天影响后天、后天影响先天的过程。(注①)


        命理学就是在中医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加入了“十神”来指代社会人事的关系,依然通过五行干支的生克变化,来指代财官祸福的得失。算命,算的就是生命因、缘所起的果报现象。


        一个人的命运的确有与生俱来的常数,出生时所禀赋的五行炁与心理习气的坚不可破,决定了一个人很难改变自己,很难改变命运受命数作用下的走向。当然,后天国运、天灾人祸、教育社交因素,也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这种改变如果没有心智上的成长、内省自觉的过程,很多时候只是改变了禄命的层次而已。



        命理古籍《三命通会》的三命:正命、随命、遭命,出于王充《论衡·命义》。正命:也称为正命、受命、大命或寿命,是指人一出生,即禀承上天所赋予寿夭贵贱不同的命;可细分为年命与禄命。年命:指怀胎时,各人所禀承天地之气有厚薄,所以生命有寿夭久暂。禄命:指怀胎时各人所禀承星辰之气有尊卑,所以禄命有贵贱穷达。以上是吾人一经出生就已注定了的正命。(注②)

        随命:是指行善得寿得贵,行恶得夭得贱,随所行而善恶果报不同。遭命:是指)行善反而得夭贱,行恶反而得贵寿,(或遭遇国运人事的变乱)因与果相违。


        有别于王充的分法,我认为人的生命由三个方面组成:慧命、禄命、生命。生命就是这个肉身,约同于正命之年命;禄命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依赖的财官名利;慧命,则是人的心理意识状态、精神修养、学识见解、性情意向综合决定生命层次的智慧因素。(注③)


        虽然每个人的出生条件不同、家庭教育不同,但参加学校教育、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是一样的,而命运却千差万别。导致命运各不相同的主要原因,是每个人的慧命不同。可以说:肉体新陈代谢,福禄厚薄无常,慧命是决定身命、禄命、在五行炁变化过程中永远对生命起作用、决定生命层次的根本。(注④)


        风水调整所起的作用,即尽量优化人的居住环境,调动物理五行炁来和谐身心;也有的预测师意识到心物一元的作用,便以为只要通过食物营养的全面补给,生理健康便能带来心理的健康和福禄富贵的好运,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真正能改变命运的,只有从心地上下手,内省自觉开发智慧,修养慧命。



        人受父精母血、中阴而入胎,这股五行炁运行不止,生克变化,而有人我是非、祸福得失的生命现象。禀受五行之气的厚薄多寡,决定一个人生理寿夭和福禄贵贱。改命如果只是想拥有更多的富贵名利,而不识生来死去做主的慧命修养,是不能够称得上是改命的,祸福果报的无常,人并不能够主宰或恒常地把持。因此,古今的圣哲,在旁人看起来,过着和常人一样的生活,也在生老病死中。但是,他们在平凡中澡雪精神,磨砺心智,自净其炁,待这一期生命果报结束,新一轮的五行炁组合时,生命状态得以升华。


        再进一步来理解五行炁清浊决定“识”的生命层次问题,真正慧命的提升,当下生命境界就有了转化。禀赋五行之浊气使得所见都是颠倒和烦恼的,智慧通达,觉性长明,五行之炁清,则所见是如实和自在的。法尔如是,因见到五行炁本自清静,没有另外的造作去超脱什么。孔子《系辞》“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


           五行之炁相互含摄,万物互盗,其中五种属性永远消长周流不息。我们的生命从结胎出生,到成长的每一天每一刻,无时不在变化。常人因为五行炁的流转,心理意识的流动,如瀑布黄河奔涌不息,永无了期。随着这股势力的作用而念起念灭,做不得主。若意志一坚定,摆脱这股流转生克之力量的束缚,从“知止”入手,截断众流,心念澄清,这股力量对心念的影响必会减弱甚而转化。



        如修出入息、念佛、打坐、持咒、观想等方法,都是从“心一境性”的专注上,从心地着手来修持慧命。曾参《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是首先需具备的基础,能止住心念之流的同时,就是福德的成就,起码不会身陷烦恼和恐惧中妄为。在定力初步坚固后,来观察这个物理世界,一切无常变化,缘起如幻,执着与妄想得以消除,不再随境生心,才谈得上净化心念,自净其意,智慧通达。


        人生天地之间,不可能摆脱五行炁的作用,随时受到物理作用的影响。但“心物一元”的道理,智慧生命的修养,心念澄清圆明,由内在心念的净化,认清变相的无常而不为境界所转,无事于心,于心无碍,便能够改变物理世界对于生命的作用。如吃五谷杂粮,由于各生命五行炁清浊的不同,有的动物会食用粪便,有的人则挑食或食而不知其味,得五行之清炁者,则可以如实感受进食的身心触受转化过程,甚或由于身心的修养,而到达“气满不思食”的境界。


        成就慧命的修养,净化五行炁的层次,离不开知止的功夫,也离不开借助于五行炁的一切作用。我们一切教育、社交、语言和善行,起心动念的觉知和反省,都是平常心性成长的助行。由心念的转化进而转化生理,身心气质的变化,就是自我慧命修养变化的直观结果。



        道家借用《易经》八卦符合,以“乾卦”之纯阳,来代表生命由染转净,随变无碍的成就。孔子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是完成慧命修养的明证!


        身心修养的方法,离不开“定、慧”两条路。每个人的生命并没有他力的主宰,有慧命心识的作用,五行炁层次的同气感召,都是自心造作、自作自受的。有志于完成自我人格修养、超脱于生命现实烦恼和恐惧者,应该诚意正心、自求多福,在内省自觉的内明之学上用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我竟穿越古代,做了一名阴阳先生了。,不拘流派的做学问方式(台湾东西精华协会课程中有《易经》《命理》《中医》等课程),以及融通东西文化的精神,帮助我打开心结,确定求学的方向,从中受益匪浅。南师留下的诸多著述和品学兼优的弟子们,继续影响着无数后学。


,右为马宏达先生。


        下面摘引马宏达先生在南师百年诞辰纪念文章中谈到的身心修养方法:

        

精神免疫法


        今天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因素,分散着人们的注意力专注力,人心极为散乱不定,精神出问题的概率自然高企。

        有个方法,或可助人免于精神疾患。

        简要说,就是练习专注当下,专注当下正在做的事,由此入手。吃饭就是吃饭,做事就是做事,练习随时随地专心致志。专注就是对思维念头的管理,暗合止观定力的培养。

        不论动或静,专注久了,熟练了,对内心的管理能力就增强了,基本能做念头的主了,就不会被杂乱的念头奴役了,可免于陷入精神疾患。换言之,精神出问题,除了身体因素外,一定是从心念散乱失控开始的。

        倘若有能力有兴趣,进一步修习,则可直观体验到——而不是用理论先入为主去套现实——当下所专注的事物,包括身心,都在变化无常中,本来就是无所住的。熟练了,对本无所住的事物自然减轻烦恼。乃至观照到身心内外一切事物是瞬息万变,每一样来不及分析判断就变去了,于是暂且不分辨不判断,尽管让变去的变去,不阻拦,只管专注观察照见这无数的变化。

        如此,渐渐可体会到一定程度的心无挂碍烦恼解脱。换言之,若烦恼了,必定没有专注于当下,而是跟着变化无常的境界跑了,散乱了。其实烦恼也是变化无常的,不要纠缠它们。

        要起用时,比如思考、做事,就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专注力强了,管理内心的能力自然增强,做事效率自然提高,也节约了心理散乱所浪费的精力与时间。如同凸透镜聚光可点燃物品,散射光就做不到。

        动与静如此练习专注,慢慢可以过渡到“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修养工夫。专注观察觉照,或专注思考、做事,即“生其心”。万事万物本来变化无所住,如其本来照见之,不挂碍之,即是心无所住,可解脱烦恼恢复自在。

        如此,则放得下拿得起,不影响正常做人做事。此法不拘形式,人皆可习,至少可管理自心,少烦少恼,免于精神疾患。

        实际上,“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入世出世圆融不二的方法,是解脱每个当下烦恼的良方。若问“了生死”,无所住自然在“了生死”,因为生死是执迷生灭无常现象的结果。若问“如何是本来面目?”做到了“无所住而生其心”,有一天自己会明白。


-----------------------------


        注①:每个人的宿命命局,即出生时间的干支组合,以年月日时四个时间参数记录的业习种子,也可谓唯识学所讲“第八阿赖耶识”在此生起主要作用的一部分。年月日时四柱是六十花甲子的一部分,所有人的生命、所有物理世界,都是这六十甲子指代系统所构成,则众生的“第八阿赖耶识”也可谓是一个共同体,心心本来无二,后天业习的沾染有别。若能通过“定、慧”的修养而突破自身宿命命局的束缚,则能体证到人我无别、物我无别,天地与我合一。


        注②:年命:指怀胎时,各人所禀承天地之气有厚薄,所以生命有寿夭久暂。禄命:指怀胎时各人所禀承星辰之气有尊卑,所以禄命有贵贱穷达。王充在此对年命和禄命的定义,限于对命理的认知而有所偏颇。五行炁的厚薄决定生命寿夭是对的,但禄命——贵贱穷达,是各人所禀承星辰之气有尊卑,这个说法是源于古人“天人合一、同气感召”而产生的偏向玄学鬼神的说法。

        所谓星辰之气,也就是出生当时,生命所处的时空所受星辰干扰的作用,具有磁场同频的感应,近于现代物理“量子纠缠”的共振。禄命的贵贱穷达,不是看出生当时星辰的尊卑,依然看当时星辰干扰的作用,五行炁的分布结构组合,决定生命果报的优劣。夫妻命运果报当时所感召的子女,交合时空五行炁正与夫妻命中果报相合而感,有缘的中阴入胎,即此有缘的五行炁组合,冠以中阴之名。上面原文,使人有解为“星宿下凡”的误区。

        至于为何不以怀胎之时的干支五行炁来作为一个新生命的宿命果报,而以出生啼哭开始计算,因生命是分位假立的缘起,胎儿住胎、出胎会迷,依赖于母体寄存而心智未开,更多取决于母体的生命果报状态,受母体大太极果报影响较大。出生后十二经络运行,决定禄命及部分八识作用的呈现。此所以古人自周朝开始重视优生学。


        注③:心为正报,肉体、富贵名利为依报,依报随着正报而转,故心为根本。也可理解慧命、生命、禄命为法身、报身、化身。


        注④:中国道家的说法,有先天一炁、元神。在民间则理解为“灵魂”,认为有一不变的灵魂生命接续于分段生死,作为每个人生命的根本。“慧命”与此有别。若认为有一灵魂不死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则依然是法执,在慧命而言,依然是见思惑未除。慧命并非一条灵魂一样的生命,而是智慧成就的形容。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